分享

【6.28】关于辫子这件事儿

 方竹云天图书馆 2017-06-28

说起辫子,一般大家都会想到女生

但一个国家全体男性都要规定留辫子

恐怕只发生中国的清朝

一度,这成了西方人眼里中国人的象征

那么,当初这根辫子,究竟是怎么留起来的?

1645年6月28日

清朝“剃发令”传到江南

1

1645年的6月15日,大清的摄政王多尔衮下达一道命令。

这道命令,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

所谓“剃发”,就是要求全国的老百姓,都要和满人一样,留辫子。

事实上,在1644年清朝入关的时候,就颁布过“剃发令”,要求汉人都和满人一样,把前颅头发剃光,后脑头发编成一条长辫垂下。结果汉人反抗强烈。当时清兵虽然入关,但天下未定,多尔衮很快自己“打脸”,撤回了命令。

到了1645年,清军已经定都北京,攻破南明小朝廷的首都南京,统治力绝非一年前可比,多尔衮的心很快又痒了起来。

到底什么时候再度要求“剃发”呢?

犹豫间,正好出现了一个人,提出了一个正中多尔衮下怀的奏章。

“怒吼天王”马锦涛在《孝庄秘史》里饰演的多尔衮

2

这个人是个汉人,叫做孙之獬。

孙之獬是明朝人,中过明朝天启年间的进士。后来投奔了魏忠贤的“阉党”,在魏忠贤倒台后受到了牵连,被削官为民。

到了清军入关时,孙之獬主动投诚,满清初入关,为笼络知识分子人心,封他了一个礼部侍郎。

其实清朝入关时,投降的明朝官员也有一大批,但像孙之獬这样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的官员,倒还挺少见的——他主动把自己一家的头发都剃了,留成满人那样的辫式,以表忠心。

然后在上早朝的时候,孙之獬就满怀信心地站到了满人官员的那一列——当时清朝初入关,为收拢人心,允许明朝的投降官员穿明朝的官服上朝,所以满人官员站一列,明朝官员站一列。

毫无疑问,满人把孙之獬一脚踢了出来——连“奴才”都不是你这种人能自称的,还能允许你和我们站一列?

而回到明朝官员的一列,汉人又把孙之獬一脚踢了出来——你卖主求荣也就罢了,还在这条道路上快马加鞭,什么玩意儿!

一怒之下,孙之獬就给顺治帝上了一道奏章:

“陛下平定中原,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之从陛下也!”

意思是,如果陛下您真的要统一全中国,那就要把辫子,服饰都改成满人的习俗,不然您就不能说拥有天下!

当时的皇帝是顺治帝,但大权捏在摄政王多尔衮手里。孙之獬的这道奏章,正符合多尔衮的心意。

虽然剃发本来就是多尔衮的心意,但递送奏章的孙之獬,由此成为天下汉人人人得而诛之的对象。

3

多尔衮要求天下人剃发的样式,究竟是怎样的?

先看下面这张图片:

这是以前港台电视剧里最常见的清朝人的留法辫式。毫无疑问,这是为了避免演员要剃发。

但如果一名男性在清朝是这种辫式的话,无论在哪个时期,只可能有一个结局:砍头。

再来看下面这张图。这张图流传之广,已经到了不需要加图片说明的地步了。

《还珠格格》的历史背景是清乾隆年间,属于清朝的中前期。尔康的这个造型,已经比很多港台电视剧要讲究历史了——至少一半的头发被剃掉了。

但很遗憾,在那个时代,很有可能还是只有一个结局——砍头。因为经考证,清朝乾隆时期的辫式,也不是这样的。

那么真正的满人留的辫子,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应该是下面这个样子的:

对,这才是真正的清朝发式——金钱鼠尾。

所谓“金钱鼠尾”,就是将四周头发全部剃去,仅留头顶中心的头发,形状如同一个铜钱大小。而中心部分的头发,要编成辫子,样子就像老鼠的尾巴。这还不算,这根“鼠尾巴”要穿过方孔铜钱的孔,才算合格。

如果有人留的头发大于铜钱的大小,或者编的辫子无法穿过铜钱眼怎么办?

很简单,砍头。

顺治四年,浒墅关(苏州附近)有个叫丁泉的农民,因为只是将头顶周围剃了一圈,留的面积过大,被抓后当场斩首,他的邻居,亲戚,包括属地的县官,都被连坐治罪。

这无疑激起了汉人的极大不满。

在汉人的传统观念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妄动。孩童披发,成年则挽髻,如何能接受满人这种奇怪的发型?

顾炎武在清初曾有《断发》诗一首,其中写道:'华人髡为夷,苟活不如死!'

但满人本来也没打算让不愿剃发的汉人活,他们提出的口号是: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于是,大批的汉人,就真的不要这颗头颅了。

4

多尔衮正式颁布“剃发令”的十多天后,命令传到了江南。

彼时,正值满清铁蹄准备最后横扫江南。

江南在中国的版图中,素以温婉闻名,但在这场“头可断,发不可剃”的抵抗中,爆发出了惊人的血性。

著名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背后都是有“剃发令”激起的民愤作为推动。而惨烈的“江阴八十一日”,江阴城军民在一个退休的“典史”(相当于公安局长)阎应元的带领下,在24万清军和200多门大炮的围攻下,死守江阴城长达八十一天。

江阴城17万军民几乎无人生还,仅有53人因躲在一座塔上,逃过了战火和之后的屠城。

阎应元被俘后至死不降不跪,留下一副对联:

“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六万人同心死义,存大明三百里江山。”

把“戴发”特地强调进表达死志的对联里,也可见对“留发”的坚决。

但是,钢刀之下,最后选择“留头”的人还是越来越多,“剃发令”颁布三十多年后,全中国的汉人最终都接受了剃发。

但明火执仗的反抗没有了,暗地里的抗争还是存在。

比如很多地区流传至今的“正月不剃头,剃头会死舅”的说法。有一种说法就是,这其实和舅舅们的性命没有关系,而是“死舅”为“思旧”之口误,说的是怀念明朝的旧制,误会代代相传,以致让舅舅们在每年正月担惊受怕。

还有一个,就是孙之獬的命运。

顺治三年(1647年),孙之獬衣锦还乡,恰巧山东爆发了谢迁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军攻入孙之獬的老家淄川,将他活捉。

孙之獬的结局非常悲惨:愤怒的人们在他身上一个个地刺孔,把头发一根根地再插进去,让他经历了万般痛苦之后,斩首示众,暴尸街头。

5

在汉人们潜移默化地抗争下,满清的辫子也开始悄悄发生了变化。

清朝前期,所有人的辫子都留的是“金钱鼠尾”式。

但到了清朝的中期,主要是嘉庆皇帝即位后,清朝人的留辫方式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原来规定“金钱大小”的那块留发的地方,已经扩大到一个掌心那么大,足以容纳4、5枚金钱了。

到了清朝的后期,头发的面积进一步扩大,变成了现在很多影视剧里的“半边头发”。

如果再往后发展,是不是连前半边也不用剃了呢?

没这个机会给清朝验证了,1911年,辛亥革命一声炮响。

绝大多数中国人的辫子,就都剪去了。

【馒头说】

满人为什么自己要剃发?

目前一种最普遍的说法,是满清入关前,是狩猎的民族,披头散发,容易遮住视线。

那满清为什么要在入关后全国推行“剃发令”?

因为数十万满人要统治一亿多汉人,他们需要一种“效忠”的标识。无疑,“剃发”就是一种最鲜明的标识,标识着汉人已经顺服,标识着满人不会被同化。

那么“剃发令”算是成功了吗?

至少从大清二百多年的历时来看,算是成功的。经历了清初激烈乃至惨烈的反抗,汉人们最终都选择了剃发。

但如果把时间轴拉长一点看呢?

首先,满人怕被汉人同化,但没多久,就很快被汉文化给同化了。

其次,不仅文化,连统治结构也在发生瓦解。绝不能重用汉臣的祖制,也自陶澍始,被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批身居高位,手握重兵的汉人而打破。

至于“”剃发”这个细节,更是成了鼓舞清末各路起义人士投身革命的一大动力,他们就是要剪去那条被他们视为“耻辱”的辫子——既然你以辫子标识天下臣服,那么我就以剪辫子标识势不两立。

200多年的大清历史,说短也不短了,但放到历史的长河中,真的是短短的一瞬。

古今中外,无论什么国家,无论什么政府,无论什么政策,理想与现实,英明与荒谬,都需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而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从来都不会是一些外在的表面的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