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的爷爷是谁

 p0oouuu 2017-06-28

苏轼的爷爷是谁

导语:苏轼的爷爷是谁?苏轼的爷爷是苏序。苏轼出生的时候,他爷爷苏序已六十三岁。传说中的苏序爷爷是一位有主意沉默寡言的老农,如果不是苏序爷爷的压力和督促,很难想象苏洵能够从二十多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考不上,复读,再考不上,再复读,足足考了二十多年。直到四十八岁,才和两个儿子一起出名。

苏轼的爷爷是谁

苏东坡的祖父叫苏序,健壮而好酒,豪放而野逸,聪明而怪诞。当别人囤积白米时,他却以米换谷,使人不解。待到灾荒来临,开仓放谷,先亲朋后穷人,原来谷子可以保存多年不会腐烂,足见他足智多谋。当他的二儿子——苏东坡的叔父考中进士时,他将送来的告示、官帽、官袍、手笏一并包在包袱里,让人背在身上跟着,自己骑驴进城,惹得路人皆笑。虽然他的有钱有势的贵族亲家看不惯,而苏东坡却以为这个整天和朋友一起喝酒寒暄的“自由思想家”的纯真,只有真正的文人才能欣赏得了。苏东坡很尊重他的祖父,后来给人书籍写“序”时,都改为“引”字.

苏轼和苏辙是苏洵的儿子,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爸爸。三人占了“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个位置。

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分别为苏洵、苏轼、苏辙,又有“一门三学士”之誉。故可用“唐有韩柳,宋为欧阳、三苏和曾王”概括。

苏轼的爷爷是谁

苏东坡原来的名字叫苏轼,东坡只是他人到中年被贬谪到黄州时自己起的号——“东坡居士”的简称。苏轼这个名字实际上很土。轼的意思是“古代车厢前面用于扶手的横木”,就是“车扶手”、“车把”的意思。你想,一个人叫“苏扶手”、“苏车把”不是很土吗?他弟弟苏辙的名字更惨——辙,就是“车轮压出的痕迹”,就是车辙,车轱辘印,比如“重蹈覆辙”,延伸为“方向”的意思,苏辙实际上叫“苏车轱辘印”。

我们猜想这两个名字是他们的爸爸苏洵给他们起的,因为他们的爷爷不识字,目不识丁。这两个名字起得很大胆,很具想象力。说明苏洵这个人很有创意。我们现在没有父母给孩子起名叫“张方向盘”、“李雨刷”、“王车灯”的。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人一般都有名、字、号。苏东坡的字叫子瞻,还有一个字叫和仲,苏辙的字叫子由。瞻的意思是往前或往上看,比如高瞻远瞩;和仲的意义就非常厚重了,既有“致中和”的意思,又表明他在家排行老二。“致中和”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简单地说,就是恰到好处。这就颇有境界了。子由的由是缘由、由于、经过的意思。古代人的名和字一般有联系,苏轼的名、字联系起来就是“扶着车扶手往前看”,苏辙的名、字联系起来就是“沿着车子经过的地方向前走”。

中国古代就把车子作为身份的象征,车子的质量越好,越气派,乘车人的身份就越高。

苏轼对车子的崇拜来自于他的老爸苏洵,而苏洵对车子的崇拜来自于他的爸爸苏序。

如果不是苏序爷爷的压力和督促,很难想象苏洵能够从二十多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考不上,复读,再考不上,再复读,足足考了二十多年。直到四十八岁,才和两个儿子一起出名。这期间,他还写了大量当时还不能面世的文章,后来有二十集文集存世。这种坚持和毅力在古今中外都是罕见的,他所忍受的压力和痛苦也是常人难以理解的。那么,苏洵吃得了苦学之苦,经得住一次又一次考场失败的打击,他的精神支撑是什么?他如不成名誓不为人的劲头从何而来?

苏轼的祖上都是种地的农民,直到他爷爷苏序,家里积累了一定的财富。我们根据史料和苏轼后来的情况判断,苏序一家在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一带属于中产偏上阶层,但苏家到底有多少土地,因为没有明确的记载不得而知。由于苏家以土地为生,并没有经商,在苏家老二苏涣做官之前也没有一人做官,所以,苏家即使富足,也富不到哪里去。

苏轼出生的时候,他爷爷苏序已六十三岁。传说中的苏序爷爷是一位有主意沉默寡言的老农,他喜欢喝酒,常常在自家的院子里躺在藤椅上晒太阳。有两件体现这位不识字的农民沉稳、英明的故事流传了下来。一件是,他的二儿子,也就是苏洵的二哥、苏轼的二伯苏涣中了进士,官家欢天喜地地前来报信,正赶上苏序爷爷在乡间的田埂上喝酒。有人告诉他喜讯,他一句话没说,头也不抬地继续喝酒。后来,居然醉醺醺地把官家的喜报和下酒的牛肉装在一个大口袋里背着回家了。另一件,有一年,苏序爷爷预测可能要发生自然灾害,就大量地储藏稻谷而不是稻米。当别人对他的这一“异常举动”不解的时候,果然,这一年遇到了大灾,别人家的米都吃光了,他家仓库里的二三万石稻谷派上了用场。

从能够储藏“二三万石”稻谷看,苏序爷爷拥有的田地还真不少。一个农民,积累了那么多财富,一方面说明苏序爷爷是个了不起的人,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北宋一朝到了仁宗时期已是一派太平景象。

正是因为有了苏序爷爷创造的财富,苏轼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才能够在愉快的读书生活中度过,苏轼的老爸苏洵才能够年年进京赶考,成了职业赶考者。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苏洵是只花钱,不挣钱。是苏序爷爷为苏洵,包括苏轼、苏辙走向仕途,走向成功,走向文豪之路打下了经济基础,做好了物质准备,为苏洵带着两个儿子在京城一举成名,提供了物质支撑和精神支撑。

苏序有三个儿子,长子苏澹,次子苏涣,小儿子苏洵。致富以后的苏序,并没有让孩子们子承父业,管理和经营那大片的土地,或者倒腾粮食买卖,也没有让孩子们外出打工,或者做一些其他的挣钱的营生,而是不遗余力地供他们读书,培养他们从小立志科举,帮助他们选择了一条考取功名、升官发财、光宗耀祖的人生道路。这对于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农来说,既是一种甩掉文盲帽子的强劲反弹,也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战略选择、战略投资。

三个儿子中除了小儿子苏洵调皮捣蛋、不喜欢读书外,老大、老二学习都非常好。老大苏澹被举为进士,可惜身体多病,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去世(景佑四年,1037年);老二苏涣在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二十三岁的时候,就一举考取进士,到京城做官去了。

苏涣是苏家第一个做官的,这在当时的眉山是一个很重大的事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苏轼后来说:“天圣中,伯父解褐西归,乡人叹嗟,观者塞途。”所谓“解褐西归”,就是脱掉了老百姓的衣服(身穿官服)回家了。苏辙在《伯父墓表》中说:“(伯父)登科,乡人皆喜之,迎者百里不绝。”

苏涣的成功对苏家影响巨大。不仅对苏轼、苏辙兄弟俩产生了“榜样的力量”,而且对苏洵也是标杆和压力。苏洵比二哥苏涣小八岁,在苏涣考上进士不久,十九岁的苏洵娶老家在眉山的大理寺卿程文应的女儿程氏为妻。结婚以后,苏洵虽然也参加过一系列科举考试,但由于贪玩等原因,成绩一直不理想。苏洵后来在《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中说:“洵少不喜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就是说,苏洵从二十五岁以后,才正式向功名发起冲击,才别的什么都不干,专门以考试为业。欧阳修在《苏明允墓志铭》中说:“(苏洵)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岁余,举进士再不中。”《三字经》中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就是根据欧阳修的说法来的。

苏洵二十八岁的时候生苏轼,再三年后,生苏辙。兄弟俩之前,还有一个哥哥苏景先,大约三四岁就死了。苏洵虽然总是考不上,但他在长期的极端艰苦的考取功名的过程中,为他的两个儿子日后考取进士并一举成名,积累了丰富的科举考试经验。

苏涣六十二岁时“无疾暴卒”,死在“提点利州刑狱”(从六品,和苏轼当时的品级相当)的任上。当时,苏洵和苏辙父子在京城都是从七品官,苏轼在凤翔府当判官(副市长)。由于苏洵、苏轼、苏辙“三苏”声名大噪,苏涣被湮没在他们的光环中,在当朝和后来,很少有人提起他。

苏轼的奶奶史氏在苏轼出生前就去世了,他是在爷爷和父母的疼爱、呵护中长大的。苏轼有个奶妈叫任采莲,喂养了大他一岁的姐姐八娘和他。苏轼为奶妈任采莲写过墓志铭。

苏轼小时候的学习环境非常优美。他后来写过这样一个故事:

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可俯而窥也。又有桐花凤四五,日翔集其间。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此无他,不忮之诚,信于异类也。

我们从这个故事中可以了解到,苏轼家的院落比较大,绿荫满庭,鸟语花香。苏轼还在另一篇文章中写道:

吾八岁入小学,以道士张易简为师。童子几百人,师独称吾与陈太初者。太初,眉山市井人子也。余稍长,学日益,遂第进士制策,而太初乃为郡小吏。其后余谪居黄州,有眉山道士陆惟忠自蜀来,云:太初已尸解矣。蜀人吴师道为汉州太守,太初往客焉。正岁日,见师道求衣食钱物,且告别。持所得尽与市人贫者,反坐于戟门下,遂卒。师道使卒舁往野外焚之,卒骂曰:“何物道士,使吾正旦舁死人!”太初微笑开目曰:“不复烦汝。”步自戟门至金雁桥下,趺(fū)坐而逝。焚之,举城人见烟焰上眇眇焉有一陈道人也。

这篇文章的题目叫《道士张易简》,说的是苏轼的“小学”老师和同学的故事。他说,他八岁开始进入“小学”读书,老师是一个道士,叫张易简。几百个孩子在一起读书,张老师经常表扬他和一个叫陈太初的同学。后来,他考进士做官去了,他的同学陈太初在郡县当了个小吏。苏轼被贬谪黄州时,有一个道士从老家眉山来黄州看他,告诉他,陈太初已经死了。有一个叫吴师道的人在当汉州太守时,跟陈太初很谈得来,经常有来往。有一次,陈太初在吴太守那里做客,向吴太守要了很多衣食钱物,出门就把这些衣食钱物全都分发给了穷人,然后自己一直坐在“戟门下”,直到死去。吴太守叫士卒来把他的尸体运到野外焚烧了,士卒们不高兴,骂道:“什么狗屁道士,让我们在过新年的时候搬运他的尸体。”这时,已经“死”了好久的陈太初微笑着睁开眼睛说:“就不麻烦你们了。”说着,自己站起身来走到一座桥下,盘腿端坐在那里逝世了。

这个故事写于“乌台诗案”苏轼蒙难之后,苏轼显然是拿自己和“小学”同学作比较来说明人生的无常,安慰遇到难处的自己。陈太初“趺坐而逝”的故事是别人转述的,并不可信。但我们从中可以知道,苏轼小时候是同学中学习最好的,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大约十一岁以后,苏轼和苏辙都被送到眉山城西的寿昌书院读书。这个书院可能是当时眉山一带最好的官办学校,有点类似今天一个城市的重点中学。学校里有一个很有名望的老师叫刘微之,是苏洵的好朋友。苏轼的妈妈曾让苏洵拜托刘微之老师,请他对两个孩子给予关照。

苏轼在这个学校不仅成绩拔尖,还留下了给他的老师刘微之改诗的美谈。有一次,刘老师写了两句诗,“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然后自鸣得意地给同学们朗读。大家都在赞扬老师的诗写得好的时候,苏轼却默不作声。刘老师就问苏轼:苏轼同学,你看了这两句诗有何见解?苏轼站起来回答:刘老师的诗写得非常好,只是“雪片逐风斜”显得雪片没有归宿感,能不能改为“渔人忽惊起,雪片落蒹葭”?刘老师非常惊讶,佩服苏轼改过的诗比自己的诗更好、更有神韵,赞叹苏轼才华横溢,前途无量。

苏洵后来修过《苏氏族谱》,他在《苏氏族谱》中说,苏序晚年不但能够识字读书,还喜欢写诗。他说,苏序写诗就像记日记,“上自朝廷郡邑之事,下至乡闾子孙畋渔治生之意,皆见于诗”。这大概是为了做个榜样让子孙好好读书吧。

《苏氏族谱》中还说,眉山苏家的祖先是唐代武则天时期的著名宰相苏味道。虽然苏味道确实在唐中宗李显复位以后被贬为眉州刺史,但是,他是不是“三苏”的祖宗也很难说,即便是,除了说明“三苏”的血管里流着高贵的血,并没有实际意义。因为,那是近三百年前的事了。

官场的诱惑对于人类可能是不可战胜、不可抵御的。即使是在当今的欧美,竞选,也是全社会最热的热点,平民、穷人梦想做官,贵族、富人同样做梦都想做官。而在中国,古往今来,做官都是人们最优先的选择。苏序爷爷虽然是个农民,但他深知,做官,做更大的官才是人生的正确方向;做官是风光的,是光宗耀祖的,有官就有一切,有官才不会被人欺负,官越大就越成功。在苏序积累了一定的家产之后,他急切地盼望着儿子能够弄个官当当。他的这种想法很强烈,他甚至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子孙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步入官场,他从来就没有想过官场上的艰辛和风险,只知道做官是农民的唯一出路,是农民永远的光荣和梦想。

按说,当时的成都已非常繁华,商业气象已跟东京汴梁差不多。眉山苏家离成都很近,苏家又有钱,他们完全可以选择经商这条路。但是,他们没有。

苏序爷爷虽然不像“三苏”那样有那么好的诗文,有那么多的故事,但仅此就给后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我们想,苏序爷爷的从容和淡定,深刻地影响了苏轼的一生,无论苏轼身在何处,他都会不时地想起爷爷喝酒时的畅快和躺在藤椅上的惬意以及总是不慌不忙的身影。在他居庙堂之高、春风得意的时候,他会想起他的爷爷;在他处江湖之远、倒霉郁闷的时候,他同样会想起他的爷爷。

遗憾的是,苏序爷爷并没有看到他的小儿子苏洵和孙子一举成名的这一天,他在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五月十一日去世,享年七十四岁。这一年,苏轼十一岁。

引导苏轼走上仕途的是他的爷爷苏序,是他的家庭出身。苏轼既不是“官二代”,也不能算“富二代”,贴切地说,他是草根出身、农民出身。而作为农民的苏序爷爷,之所以能够产生强烈的把子孙推向做官道路的愿望,是当时的科考制度点燃了他心中的希望之火。如果没有科考制度,苏家爷仨再聪明、再勤奋,恐怕也只能在眉山老家种地,顶多跑去成都做做生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