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囊性肾癌CT病例

 zskyteacher 2017-06-28
医学影像


医学影像app,打造伴随医生快速成长的影像学习社区,与影像园(xctmr.com)一起提供最全面的影像案例库、基础知识、影像技术及考题等,为医生提供最佳的医学影像参考。

 

【临床病史】:男性,45岁;主诉:左腰部肿块20年余(以前为B超发现及B超复查);现病史:腰部有酸胀,但无明显疼痛,也无畏寒发热,无血尿。

【影像图片】

平扫:

增强

术中所见:左肾上极见一囊性肿块,大小约14X13CM;张力较大,穿刺后见囊内流出咖啡色液体,囊壁较厚,内壁粗糙不平,位于前内侧有一约4X3CM隆起,组织坏死。

病例结果:

相关文献摘要:

1:囊性肾癌与肾癌囊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以囊性方式生长为主的肿瘤,后者是实体癌的广泛出血、坏死囊变而成。据Hartman等(1986)统计,囊性肾癌占肾癌总数的10%~15%,囊性肾癌的发病机制总体上还不很清楚,但认为可能是:(1)肿瘤出血,坏死,囊变;(2)囊肿壁发生肿瘤;(3)肿瘤阻塞肾小管形成囊肿并将肿瘤包绕于囊内;(4)囊肿起源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部分以囊性方式生长,囊壁和囊间隔覆盖一层或多层肿瘤上皮细胞,呈乳头状在囊壁或向囊内生长。确切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囊性肾癌的CT表现各异,根据本组影像结果显示,囊性肾癌主要有以下CT表现,(1)平扫囊内平均CT值较单纯囊肿偏高,约15~20 HU,而单纯囊肿CT值 一般为10 HU以下。(2)囊壁连续性中断,向邻近肾实质浸润低密度影。(3)囊壁厚薄不均,有向囊内或囊外凸出的壁结节,可明显强化。(4)部分囊壁模糊。(5)平扫囊内密度不均者,增强扫描囊内可出现不均匀强化,CT值可达35 HU左右。(6)冠状位后重建图像显示为不规则形囊性肿块。(7)囊壁弥漫弧形钙化,良性单纯囊肿很少见,是否为囊性肾癌的典型征象尚有待商榷。

2:囊性肾癌好发于中老年人,约占肾癌的2%~15%。病理组织学可将囊性肾癌分为4种类型,①单房囊肿性囊性肾癌,②多房囊肿性囊性肾癌,③肾癌囊性坏死,④单纯性肾囊肿恶变。由于囊性肾癌与单纯性肾囊肿在术前难以作出可靠的鉴别,误诊率相当高。因此提高囊性肾癌的术前诊断率是临床医生的迫切要求。

    3.1囊性肾癌的诊断

由于囊性肾癌与单纯肾囊肿不易鉴别,因此,囊性肾癌常常被误诊为单纯肾囊肿。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出现,虽然囊性肾癌的诊断率有所提高,但仍然不尽如人意。CT和B超是目前常用的检查方法。综合运用各种影像学方法,可以提高诊断率。CT上可见单发或多发的肾囊肿,以单发的囊肿多见。单纯肾囊肿表现为囊肿壁光滑,增强扫描无强化。囊肿内容物呈水样密度。与单纯肾囊肿不同,由于肿瘤内部有出血,囊肿内可见不均匀的内容物,似呈棉絮状。囊肿壁不均,平扫时囊壁的密度为30~50Hu左右,增强后为50~90Hu。厚囊肿壁(大于1mm),且附着处存有实质性成分的CT征象提示肿瘤。由于单纯性肾囊肿可以恶变,因此,当囊肿壁突然增大,囊肿出现内容物时,要高度怀疑囊性肾癌。CT,特别是薄层增强扫描是早期诊断囊性肾癌的可靠方法。

    B超上可见囊性肾癌为边界较规则的球状体。一般将肾癌分为三种形态,囊肿型,分隔型和结节型。分隔型和结节型在B超上可见到不规则的分隔,呈高回声。囊肿型在B超上可见一个或多个囊肿样液性暗区,与单纯性肾囊肿无法区别。多普勒B超是区别单纯性肾囊肿与囊性肾癌的重要手段。囊性肾癌可见较为明显的血流,血流呈抱球状或条状血流。分隔型和结节型可见血流位于分隔区。而单纯性肾囊肿无此表现。这是鉴别两者的最重要的要点。当单纯性肾囊肿出现囊肿内出血、钙化时,两者区别不明显,此时,多普勒B超上由于钙化等无血流表现可资区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