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成方之“角药”由三味药组成的方剂与角药的形式是相一致的。也就是说,这类方剂本身即为某一角药的具体应用,拟总结如下。 中药:甘草 1、麻黄、附子、细辛 由麻黄、附子、细辛角药组成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具有温阳解表、扶正祛邪的作用。 方中麻黄发汗以解太阳之表,附子扶阳以温少阴之里,细辛则既能解在表之寒,尤能散少阴之邪,与麻黄、附子相伍,可兼有表里两治之功。三药合用,温少阴之经而发太阳之表,主治阳虚外感证。 临床症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手足逆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等。 中药:细辛 2、麻黄、附子、甘草 由麻黄、附子、甘草角药组成的【麻黄附子甘草汤】,具有温经助阳、发汗解表之功。本方由【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而成。 中药:麻黄 方中麻黄解表发汗,附子温经助阳,因其病势较缓,故去细辛之辛散,加甘草甘缓和中,本方亦能温经解表,但作用较麻黄附子细辛汤缓和。 同样由麻黄、附子、甘草组成的【麻黄附子汤】,与本方药同量异,也具有温经助阳、发汗散邪之功。治疗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水寒干肺所致正水兼表有水气,脉沉者。 下期:张仲景用麻黄——经方中麻黄“角药”五:联合应用之“角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