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习惯成自然

 汐钰文艺范 2017-06-28
  这一谚语太古老,太常见,已成为榨干的柠檬。可是,它的理性内核,依然坚硬,带着无限生命力。我想起它,是因想起一则“文革”逸闻:上世纪70年代初,H在县写作组任骨干。此前,H写大字报出尽风头。后来即被借调到县革委会“革命大批判”写作组,任务是单一且确定的:替革委会王主任捉刀。
  王主任“文革”前当记者,笔头虽不灵光,但对笔杆子的功用了如指掌,对麾下的写作组特别是御用笔手H管得特别严,差不多每天布置一个题目,一个星期出一篇“重头文章”,如经验总结、调查报告,至不济也得来篇《学毛选札记》,害得H夜以继日地伏案,眼睛布满红丝,常常开通宵写稿,一早拿着一沓稿纸从房间走出,门一推,滚滚浓烟——他一晚要抽烟两包。但凡重要稿件,必署王主任的名字,尽管他有时连看一眼也来不及,一篇篇往报社和上面送。H的脑瓜子好使,稿件几乎百发百中,时被省报用为头条。每年年终评奖,王主任的“作品”都为自己赢得很多好处,被誉为“?城一支笔”,仕途看好,据说已内定为地级市第二把手。
  某年,王主任在获奖次日,到写作组去和手下分享喜悦。他特意踱进H的小房间——既非慰问道谢,也不是封官许愿,而是炫耀:“看到了吧?我那篇《南村经验》被省革委会副主任在大会表扬了,至少十三个县级革委会主任在小组讨论中提到我这一篇给他们的启发。还有,上了内参的《从反修防修战略高度看乡村集市》,地区宣传办印发到公社级。哈哈!我是不是文曲星下凡?”他使劲拍H的瘦肩,H疼得差点叫出来。
  王主任仰头大笑时,扭成一团的脸被H迷惘的眼死死地盯着。H百思莫解:这是哪里跟哪里呀?说他喝高了,不像,人家刚才在大厅和大家谈笑,并没有失态;说他吃错药也不像,向秘书交代事情清楚得很。然而,不是中邪吗?王主任勾着指头列举的文章,哪一篇不是我熬出来的!王主任身为冒名“作者”,唯一值得H感激的,是给予充分信任,愈到后来愈是放任,定稿都懒得看,更别说修改把关。然而,他居然正儿八经地对原作者说,文章全是他炮制的!不是作伪,不是幻觉,而是斩钉截铁的“认定”。
  H为了验证王主任此举出于一时糊涂还是思维定势,做了许多侧面调查。最后,得出结论:这么多年下来,“毫无愧疚地享受人家的劳动成果”这一习惯,业已成为王主任实实在在的“自然”。从“习惯”到“自然”的本质性转换,关键在无数次的重复。人对往昔印象的“自然”反应,是逐日作减法。如果有别有用心者,如“文革”中的“四人帮”,长期密集而单一地以相同谎言替换老百姓脑中正在衰减的“真实”,那么,他们是能够完成黑白颠倒地“洗脑”的。有鉴于此,古人献出成语“三人成虎”;希特勒的宣传部长戈培尔拿出“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真理”。上文的王主任也是活生生的实例,他可爱的灵魂自动自觉地进行“选择性遗忘”,一厢情愿的筛选和记取,自欺欺人如行云流水,既而顺理成章地成为“卓越写作者”。
  当下反贪腐抓作风,百姓称快。因为和贪腐一起滋生的,就是王主任之流的“自我感觉”——没有任何监督的权力,使其私欲无限膨胀;长久遭受下属和别有用心者的廉价吹捧,让他们终于找不着北,真以为伪装就是真身,面具就是皮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