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莲蓬是花还是菜?世界的真相我们能知道多少呢

 时龙飞 2017-06-29

我在一个网站上定了包月的花,其中一周送来的花里有两支莲蓬。



我回忆起小时候在湖北老家,门前有一大片荷塘,我和小伙伴们会踏着泥水去偷花。

 

荷叶用来接山泉水喝有股清香,花瓣被揪下来随意飞扬,里面的莲蓬是我们的最爱,抠出来嚼得嘎吱嘎吱,特别爽口。

 

后来长大了一些,不再当偷花贼了,上学的路上也总能买到,5毛钱一个,新鲜好吃。

 

所以我一直认为莲蓬是用来吃的,第一次见到它被用来插在花束里做装饰。

 

我盯着看了很久,总觉得这样摆着太暴殄天物,于是把莲子抠出来吃掉了。

 


我把图发在朋友圈,南方的朋友点赞:莲蓬还能当成花呀,有创意!

 

北方的朋友惊叹:莲蓬居然能生吃?

 

于是我们开始讨论:莲蓬究竟是个啥?

 

莲蓬是花

 

这不仅仅是指它能用来做插花,它天生就是花的一部分,看它的定义就知道了:

 

莲蓬(lián peng):又称莲房,埋藏荷花雌蕊的倒圆锥状海绵质花托。花托表面具有多数散生蜂窝状孔洞,受精后逐渐膨大而称之为莲蓬。



莲蓬是菜

 

银耳莲子汤你一定喝过吧,莲子炖着吃、炒着吃、炸着吃都可以。

 

在我看来,最好吃的当然还是生吃,前提是莲子够嫩。

 

这种美妙场景,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有描述: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莲蓬是药

 

它的药效被众多药书记载:

《本草拾遗》:主血胀腹痛,产后胎衣不下,酒煮服之;又主食野菌毒,水煮服之。

《纲目》:止血崩、下血、溺血。

《本草汇言》:止血痢,脾泄。

《握灵本草》:烧灰止崩带、胎漏、血淋等症。

《分类草药性》:消毒,去风,治背花。

《岭南采药录》:疗乳头开裂。

《江苏植药志》:治脱肛。

 

莲蓬是宗教

 

正因为莲花给人“出淤泥而不染”的印象,让人产生圣洁纯净的联想,所以佛像多塑造于莲座上,莲花瓣环绕莲蓬,莲花美丽精细,莲蓬厚重质朴,契合了佛教造像中所追求的庄严美和典型美的结合。

 


小小莲蓬不简单。

 

可是它真的那么不简单吗?它原本不过就是一个花心而已。

 

人定义了“菜”这个类别,把莲蓬归入了菜,它就成了菜。

 

人定义了“药”这个类别,把莲蓬归入了药,它就成了药。

 

人根据“顺势巫术”的原理将莲蓬的洁净与佛像底座的圣洁联系起来,它就具备了宗教的涵义。

 

(在《金枝》中,很多习俗和禁忌被溯源于两类巫术:一是顺势巫术,也叫模拟巫术,相信“同类相生”或“果必同因”,仅通过模仿就实现任何他想做的事;二是交感巫术,相信物体一经互相接触,在中断实体接触后还会继续远距离的互相作用。)

 

人类将莲蓬纳入自己的生活,赋予它各种各样的意义,来满足人类的需要。而莲蓬始终是那个莲蓬,它早于这所有意义而存在,也不因为人的评价而有任何改变。

 

人类得到的永远只是自己感知到的莲蓬。

 

我们甚至无法认识真正的莲蓬。

 

我们说莲蓬是固体,而它根本上是一堆由空间的分子组成的混合物,是能量和空间。

 

我们说莲蓬是绿色的,而它其实没有颜色,只不过是吸收了光里的其他颜色,剩下了绿色反射到我们眼睛里。

 

我们说莲蓬在风中发出声音,其实是它在运动中发出声波到我们的内耳里,再将压力波转换为声音。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说:诸如声音、颜色之类的性质并非取决于客体,而是取决于观察者。如果我们不去看、不去听、不去尝、不去嗅,那么所有的颜色、声音、味道和气味……都会消失不见。

 

他说:心灵天生是一张白纸、一块白板,感觉经验以各种方式在上面书写,直到由感觉而产生记忆,由记忆而产生观念。

 

所以即使是对同一个事物,每个人都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如果你坚信唯有自己的感受是正确的,那就未免太自大了。

 

公元前200年,希腊医生Sextus Empiricus提出:一个人若能一贯运用悬置判断,就能达至不动心——心灵的安宁

 

(悬置判断是不作判断,不了解就不随便判断一件事物。)

 

我们不必执着于自己对外物的判断,没有人能够了解所有真相。如果能够从别人的视角中得到一些碎片作补充,或许可以让拼图显得稍微完整一点。

 

更不必执着于自己在外人眼中的投射。莲蓬呆在那里,不同的人看到它的不同价值,这都丝毫不能改变它本来的样子。反正所谓“本来的样子”也不会被完全认识到。



这么想来,做一个神秘且傲娇的小莲蓬就很不错呢。

 

我最近在看《织梦人》,这是一本很棒的哲学入门书,强烈推荐给大家。书里探讨了一系列值得我们思考的话题,比如说认知、自我、心灵、信仰、道德……我发现一些经常在脑中思考的问题,有很多前人的智慧可以借鉴,感觉很欣喜,于是忍不住想要分享给你。前文中的部分内容参考了《织梦人》第一章。

我开始阅读更多的哲学书,也会继续整理和分享我所得到的启示。我相信:哲学不会使我们富有,却能让我们自由。




在后台回复数字,阅读其它文章:
41.   无用的时光是灵感的源泉
50.   禅与上班路上的小麻雀
76.   快乐像小鸟抓不住,不如多读三本书

回复“目录”,看所有文章的目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