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书法百人工程 ——100名优秀书法人才培养计划 刘子安 中国书协会员,湖北省青年书协副主席,湖北省书协草书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书法院研究员,湖北书画研究院院士,安陆市政协委员。 书法作品20多次入展国家级展览,并多次获奖。 初月山房书论 ■刘子安 ○研习章草,不习篆隶,必失其厚,不兼通行草,滞于其形。今人习草,皆不逮古,乃习古不深未追其源也! ○世人学兰亭,皆以定武神龙为首选,其余以为当悟其精神耳,断不可东施效颦,况右军真迹难寻,得其三昧,必悟其用笔之道,方为兰亭之魂矣。 ○一杯清茶,一首古筝,一炷檀香,于窗前坐见江山,其境乃五合也!五合之时,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其书乃佳耳! ○时人多以唐楷为初学,窃以为不尽然,从怀仁圣教、汉隶魏碑等入手,亦可上下贯通。学书未必以先习唐楷为正道,盖秦汉魏晋先贤未见习唐楷,其书皆善矣。 ○学书贵在持之以恒,先学一体,再触类旁通。一体未精而五体杂陈,穷其一生,不得其奥。历代名世书家,少有五体皆善者,故术有专攻,各有所长也。 ○右军《十七帖》,乃小草典范。唐人怀素、孙过庭得其风神而各有其貌,可谓高山仰止。唐以下,再无小草矣! ○章草者,朴茂高古,今草之始祖也。索靖、宋克之书,无出陆机左右。学索、宋仅得其形耳,而《平复》技进乎道矣。 ○观晋唐小草,怀素《千字文》,用笔简约含蓄而具禅意,不见笔法处而笔法精绝;孙过庭《书谱》得右军中和之道,又有阳刚之气,中锋、侧锋并用,如千军万马,纵横洒脱,物我两忘。 ○二王书法,为书学典范。当今书坛弃20世纪90年代流行书风回归传统,多取法二王经典,数年成风,时人谓之展览体。二王书法本为大道,习者众多,晋唐以下,学王集大成者,不乏其人,窃以为先以二王为根基,后触类旁通兼习诸家,不失为有效之法。如舍二王帖学而皆习碑学,又岂为正道,当代书法还可观乎? ○书者,由技进道而风规自远。时下有人动辄写禅意书法,经典碑帖不临,而直奔意象,美其名曰“禅意书法”,何故?实质以佛面遮羞也!其形未得,任督二脉未通,焉得九阴真经?孙过庭《书谱》曰:“何必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于椎轮者乎!”学书必走正道,历代书法经典皆以正大气象者为上,粗头乱服者皆小技耳! ○元朝大至三年九月,赵松雪乘舟北上赴京,偶得定武兰亭。爱不释手,每日研读,有感而跋之十三则。此十三跋不仅是书中神品,也是书论箴言之作,其“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乃论书千古名句也。窥其大令遗风,松雪十三跋可见一斑。 作品选刊 草书中堂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行草对联 静坐不虚兰室趣 清游自带竹林风 草书条幅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草书对联 金石帛书载奇文逸史 雪霜月夜成大象灵光 隶书崇德效山条幅 草书对联 雨过琴书润 风来翰墨香 扫二维码 |
|
来自: 白鹭吟 > 《湖北书法百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