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起句的起法

 醉月诗苑 2019-12-29

起者或引事起,或就题起,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总之要突兀峥嵘,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或如闲云出岫轻逸自在。明谢榛【四溟诗话】云:“凡起者当如爆竹,骤响易彻”。其中分明起、暗起、陪起、反起、引起、兴起等等,试举例说明如下: 

现在从写作手法上分类给大家介绍几种:
1、明起:所谓明起,就是开口即将题面点出,毫无些许做作。
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往往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这个办法最适宜初学者。
  如杜甫之【虢国夫人】:
虢国夫人承主恩,
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
淡扫娥眉朝至尊。
题为【虢国夫人】,而下笔即直接将题面写出,此法最便于初学。直题虢国夫人的貌美不需脂粉造势(按:此诗亦见于张祜集中,题为【集灵台】不知孰是)。 
另外如:唐刘长卿的《饯别王十一南游》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大家看这是一首送别诗。
首联一落笔即写诗人远望烟水茫茫的江面,频频朝朋友王十一挥手洒泪,以表达自己依依不舍情怀。往下再围绕首联把“飞鸟、青山、一帆、落日”等旅途景物写得活灵活现,情景交融,首尾呼应,为送别增悲!
诗题虽是“饯别”,但诗中看不到饯别的场面,连一句离别的话语也没有提及,就是开门见山式直奔主题!

2、暗起:暗起者是不见题字,而题的本意暗含语句之中。
于谦之【咏石灰】: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碎骨粉身终不顾,
只留清白在人间。
题为【咏石灰】,然却不直接道出,只暗中点出题意。留与读者悬想之空间,而造成无穷之意味
又如:张九龄《感遇十二首》
兰叶春葳蕤, 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 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 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 何求美人折?
首联单写兰桂而不写人,到了第五句却用“谁知”突然一转,引出了居住于山林之中的美人。这种起法不见感遇情景,完全符合暗起要求整齐的偶句,突出了两种高雅的植物:春兰与秋桂。是这种托物起兴,烘托铺垫,渲染映衬不见题字写法。
(屈原《九歌·礼魂》中,有“春兰与秋菊,长无绝兮终古”句。张九龄是广东曲江人,其地多桂,即景生情,就地取材,把秋菊换成了秋桂,师古而不泥古。
兰桂对举,兰举其叶,桂举其花,这是由于对偶句的关系,互文以见义,其实是各各兼包花叶,概指全株。兰用葳蕤来形容,具有茂盛而兼纷披的意思,“葳蕤”两字点出兰草迎春勃发,具有无限的生机。
桂用皎洁来形容,桂叶深绿,桂花嫩黄,相映之下,自然有皎明洁净的感觉。“皎洁”两字,精炼简要地点出了秋桂清雅的特征。)

3、陪起:-先借他种事物,以引出本题来
韩翃之【寒食】诗: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腊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首句不言【寒食】,而言“春城飞花”由眼前之景况,而引出题目来,此谓之为引起也。 

4. 引起-论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说题目,而由眼中所见景物,以引出正意如我们熟悉的杜甫名作: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题为《客至》,却先以四周所见景物为衬托,以引出题面来。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 
“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不是也过于单调么!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此法与陪起相类似。
4、反起:即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如: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题旨为「喜」,而作者前半首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悲凉的境遇:年老独居荒野,近无四邻,孤苦无依,生活贫困。
而点出后半首外弟之肯来为「可喜」之事,却隐约透露出“悲”;“愧君相见频”中的一个“愧”字,就表现了悲凉的心情。
一悲一喜,悲喜交感,一正一反,互相生发,互相映衬,使所要表现的主旨更深化了,更突出了。这就是“反正相生”手法的艺术效果。
又如
钱起《送僧归日本》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题为「送归」,
写得颇有禅意,风格清空闲雅,流丽纤秀,而作者却从来处着笔,以引出本题,此种起法,即称之为「反起」。1、2句倒置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这是赠给日本僧人的送别诗。前两句不写送归,而写来处。三、四句才暗示归途邈远。
后半首不明写送归,而写海上景物,这就拓宽诗境,不受内容拘泥,使较窄的题目,能有丰富的内容,成为好的诗篇。
诗中多用了“随缘”、“法舟”、“禅寂”、“水月”、“梵声”等佛家术语,紧扣送僧的主题,寄寓颂扬的情意。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诗。

5、兴起:兴起是由心中所怀之感想,引出题目之本意,与引起不同之处,在于一---由眼前所见之景物引出,一---自心中所感怀之事物以引出。如:
【唐】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阙”,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指唐的帝都长安城。“三秦”,指长安附近关中一带地方。秦末项羽曾把这一带地方分为三国,所以后世称它三秦。
   “辅”,辅佐,这里可以理解为护卫。“辅三秦”,意思是“以三秦为辅”。关中一带的茫茫大野护卫着长安城,这一句说的是送别的地点。
风烟望五津”。“五津”指四川省从灌县以下到犍为一段的岷江五个渡口。远远望去,但见四川一带风尘烟霭苍茫无际。这一句说的是杜少府要去的处所。
因为朋友要从长安远赴四川,这两个地方在诗人的感情上自然发生了联系。
诗的开头以严整的对偶将题目具体化,不明说与杜少府离别,只是描画出“城阙”这个地方就在长安城的形势和风貌。用了托物起兴手法,“风烟”点明友人前往的地方远在四川腹地。
画出了两人举目千里,无限依依,惜别的情态,时而回顾那雄伟城阙,时而瞻望迷茫遥远的风景,一切尽在不言中。诗中惜别中有豪情,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健朗的基调。
(如:唐代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入》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材,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乡秀色,空木共氤氲。
起句写瀑布从高高的庐山落下,远望仿佛来自半天之上。“万丈”指山高,“迢迢”谓天远,从天而降,气势不凡,而“红泉”、“紫氛”相映,光彩夺目。
形容瀑布是奔腾流过杂树,潇洒脱出云气,其风姿多么豪放有力,泰然自如,借用的是庐山瀑布水的远景,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手法,取大略细,写貌求神,重彩浓墨,渲染烘托。
而寓比寄兴,景中有人,象外有音,节奏舒展,情调悠扬,赏风景而自怜,写山水以抒怀,又处处显示着诗人为自己写照。

6、对比起:即采用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
是指时间由现在倒回到过去,最后又回入现在,又叫追叙法。
除了可以仔细交代前因后果之外,还可以让今与昔彼此对应、从而让人产生无限惆怅或极大的感悟。
杜甫的《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
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
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7、问答起。
以发问起,以答结,或以发问起由,以发问结,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如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汤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了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摩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
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
“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
“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真是传神。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摩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
它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烘托出泰山之高。
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
又如:欧阳修《秋怀》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首句“岂不好”用反问句式,点明自己热爱自然而又心绪黯然的矛盾。秋天不仅令人心旷神怡,而且是五谷登、山果熟、菊黄蟹肥的季节。
这样的季节,本应令人欣喜陶醉,为什么反而使诗人黯然神伤呢?这就不能不引起读者的疑问。

8、抒情起:
开头先抒情的词句,为下文写景或记事岩开写作天地。
如: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慈母为即将远行的爱儿缝衣的生活图景,而正是这种客观生活使诗人油然而生一种对母亲的感情和赞美之情。
显然,主体——诗人体验完全因客观生活图景而生。即情以物兴。
抒情起一开始便倾出心中之概,营造一种淋漓酣恣,畅快无拘而不可遏止的气势如宿昔青云志。
(又如:杜甫《咏怀古迹》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摇落”是宋玉名作《九辩》中的用词。原句云:“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说出深知宋玉悲秋的缘由,也就是与其发生了强烈共鸣。
这里下一“深”字,既表示对宋玉理解的程度,又显出千古文人遭遇相同的悲哀。
这样,诗一开头就对吟咏对象灌注了浓烈的感情,为全篇的抒情定下了基调。)
再如: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此诗艺术构思巧妙,以“月”为线索,借景而抒离情,写出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但所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更多的是家国之恨。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9、  对仗起
是指律诗首联采用对仗,
一反律诗首联不对仗格律要求,故这种手法改变了正常律诗格律。但就写作技巧来说,它却是一种有利于表现的手法。在唐人的五、七言律诗中不乏佳作。
它的好处在那儿呢?就是可以加强起句气势,增强全篇力度。
(提示:首联对仗,颔联则可对可不对。颈联依例对仗,颔联如不对,则称这种方式为“偷春格”。)
注意:对仗起时,分句间相互关系要紧密,并要为承埋下伏笔。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如刚才我们举的例子: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开头两句分别点出送别的地点和行人的去向。从远近地理位置距离着眼,将所去之地捉对写出,一下子造了气势恢弘场面,有夺人心魄之妙。
又如:李白的《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首联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这两个分句,组成一个偶句。交代出了告别的地点。
  

10、颂扬起:此谓之尊题法,亦谓之“颂扬起”.
如明高启 《梅花》诗: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古何郎无好咏,东风愁绝几回开。
关于格律诗起句式的起法还有很多,清顾龙振于【学诗指南】有云:起句之叙法共有十五:实叙、状景、问答、颂扬、吊古、伤今、怀愁、感叹、时序、直入、引端、虚发、联句、反题故事、顺题故事等。这里就不一一叙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