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题不在起跑线是谎言而在不公平的延续(原创首发)

 你是不一样 2017-06-30

近些年来对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大家议论颇多。其注目点更是集中在了公平与否上。换句话,就是如今的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不公平。有钱就能得到良好的教育,钱少得到的良好教育就少,无钱就没有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体现在高等教育上,也体现在各层次的教育上。所以,能不能让所有人得到公平教育的机会应是教育的或者是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也是教育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而这个问题恰恰与“起跑线是谎言”相对立。真的没有起跑线吗?人生的起点就是人生的起跑线,人生的教育初始也是人生教育的起跑线。如果说社会的起跑线是存在的,那么,教育的起跑线当然也是存在的。客观存在是无法否定的。没有起跑线似乎给教育的不公平解套了?但这改变不了教育不公平的现实。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否定起跑线说,但却否定不了人生的起点是根本不同的,教育的起点也根本不同,否定不了现实中的不公平,教育中的不公平。富翁的第二代、第三代所得到的一切是普通人百年的努力也得不到的。看看那拥有上百辆豪车的富二代,他一出生得到的那种待遇是谁能得到的?同样,教育难道不也这样吗?没有起跑线岂不是变相否定了贫富之间巨大差距的存在?当然,这种不公平岂止是在起跑线上,对于贫穷者来说,他们哪有什么起跑线,能站到起跑线上的都还是“幸运儿”,很多人连起跑线在哪都不知道啊,很多人是站不到起跑线上的。穷乡僻壤得到的是什么教育?那里的起跑线在哪?那不止是硬件不行,软件也不行啊。我国存在的支教现象意味着什么?教育在很多地方都是缺失的,或者说是极低层次的,没有支教者,恐怕教育将是失落的,而这后面自然就是受教育者的失落。这一失落让他们根本看不到起跑线,也根本站不到起跑线上。所谓的“起跑线”说是谎言也许并不错,那对很多人来说,是因为他们根本看不到起跑线在哪。但问题并不在这起跑线是谎言,而在不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续。由于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这种不公平越来越多地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这包括教育方面。而这种贫富差距的延续导致的是不公平的延续,教育不公平的延续。你可以不叫是起跑线,但你能否认一开始很多人在教育上得到的待遇就是不公平的、是完全不一样的,它叫什么?

也许“起跑线”真的不存在,人生什么时候都有起跑的机会,时代不乏大器晚成者,不乏脱颖而出者,不乏底层奋起者,只是这种人属于例外中的例外,不能成为普遍性的理由。也许过分看重“起跑线”是不妥的。可当你根本站不到起跑线上,那是什么感觉?起跑线是起码的公平机会吧?你没有考公务员的机会,你的前途当然就不会出现在政坛上,就不可能在政治上一展身手。正是能不能站在起跑线上才造成了社会上出现诸多的“起跑线上的恐慌”现象。但本质上这是对不公平延续的焦虑而不是对起跑线的焦虑。此外,我们必须清楚的是,所谓不公平不是仅指贫富之间,还有在地区之间,群体之间。我国一二三四线城市的划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地区之间差距,而这种差距的背后也存在着不公平。这是社会不公平的延续,是贫富不公平的延续。人们总是说不要过分看重起跑线,但大家都知道,高考分数线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如果你处在三、四线城市,你想上清华、北大的难度远比一、二线城市的要大得多。一些一、二线的学子炫耀自己上清华、北大,很是骄傲,那是中国的最好学府,岂有不骄傲之理?可他或她从没有想过,自己考了四百多分就能上清华、北大,他或她在考之前已经比三、四线城市的学子天然的、无形的多了二百多分在手,这是起点完全不同的典型例子。“起跑线”确实没有人划过,也没有什么真的“起跑线”摆在人们面前,因为它是无形的,影响是潜在的。事实是,不同的人不仅是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甚至还站在不同的跑道上。站在直道上的一百米与站在弯道上的一百米肯定是不同的,何况落后者不仅是站在弯道上且先天远远落后,他们离终点更远,弯道上的的人与直道上的人根本没有公平的竞争,没有跑就已经注定是输的结局。何况更多的情况是,各自跑道的终点不是相同的终点,无论是先跑到终点还是后跑到终点,无论怎么努力,那弯道上的奋进者还是个“扛大包”的,那还谈什么输赢?可悲的是竟有人不愿意承认这种现实!

不承认这种现实是不是在替谁呐喊呢?也许不是吧,但客观上总是有利于某些群体,是在替某些群体呐喊。因为抹掉起点的不同,会让人产生某种虚幻的感觉,但这种感觉与现实的距离太远,在让起点低的人更失落的同时,也会让那些富二代们感到非常地欣慰。他们也会产生虚幻的感觉,在以为一切是自己应得的同时,还会觉得没有起点的不同,他们会错误地以为是自己挣来了命运,而否认是投胎的缘故。

可见,要想改变命运不是否认起点的不同,否认起跑线是没有用的。起跑线是不是谎言并不是问题的所在,而是大家应该有同等的机会,同等的竞争机会才是问题的根本。而改变这一切的机会有没有呢?大概教育的改变是一个可能的机会!我们不大可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似乎有可能改变教育的起点。这也是很多人对所谓起跑线产生焦虑的原因。如果在教育的起点上差距太大,还有改变命运的可能吗?

可见,改变命运就是要改变起点的不同!这本是社会主义的初衷。但不得不承认,改变人生的起点难度太大,至少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大可能实现,退而求其次吧。于是,改变教育的起点就成为大家追求的目标了。这大概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流行起来的缘故,如果连这个目标都不可能树起来,那么,人们还需要奋斗吗?到哪奋斗呢?知识就是力量,没有获得知识的机会,还有力量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