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福全球首创 成功研发出 “钧瓷泥塑”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原著名的泥塑大师 “泥人张”张振福先生,汲取古老钧瓷的传统技法工艺,在艺术上大胆开拓创新,把钧瓷的烧制方式和泥塑完美结合,全球首创,成功研发出这世上独一无二的“钧瓷泥塑”,各项试验取得完美成功,并于2015年6月20日出第一窑作品。 【中原泥人张】张振福先生在创作 11月30日,受好友《大河风传播》中心主任王献臻先生邀请,一起参加中原泥人张的开窑仪式,并有幸参观欣赏了【中原泥人张】张振福的泥塑与钧瓷融为一体的艺术作品。 简单的开窑仪式--张振福先生与女儿张玉萍一起打开窑门 张振福,1967年生,河南郸城人,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南省“四个一批”人才、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钧瓷行业协会副会长、2015年被评为河南省陶瓷行业新闻人物、河南省陶瓷设计艺术大师。 【中原泥人张】张振福先生在创作 受家庭的熏陶,张振福先生七岁就喜欢上捏泥人了,四十多年如一日,坚持不懈,他的泥人富有生活气息,多以农村民风民情为反映对象,可亲可敬的父老乡亲和兄弟姐妹为主要创作题材,艺术地反映中原农民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其手法娴熟,人物形象鲜活生动。他曾经先后参加国际国内展览40多次,作品很受欢迎,被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泥塑《黄河娃》,还入选2013年教育部审定的义务教育《美术》教材六年级上册。作品先后60余次获得国内国际展览大奖,多次被多国领导人、政要及收藏家收藏。 【中原泥人张】张振福先生及女儿张玉萍向大家展示开窑作品 张振福先生介绍:泥人注重神韵,通过夸张的人物形象表现出其作品极强的视觉冲击,表达出其作品独有的精气神。钧瓷窑变无双使人感到瑰丽、丰富、神奇,给人以诗一般的陶醉和醇美的艺术享受。泥塑与钧瓷二者结合,既突出神韵又富有时尚感,不同于一般的现代钧瓷作品。 待出窑的作品 张振福先生的“钧瓷泥塑与传统钧瓷不同之处在于局部抹釉、一件作品用几种配方不同的釉。传统钧瓷是一件作品蘸一种釉,色彩和图案完全靠烧制的过程中自然窑变形成。其钧瓷泥塑作品既保留了泥塑乐呵呵的劳动人民形状、又融进了钧瓷窑变的神奇艺术特征。 【中原泥人张】张振福先生作品《福保平安》 张振福先生将刚出窑的一尊作品向大家介绍,他说这叫《富贵平安》,细细观看这个作品:一个穿着无袖旗袍的花季少女,长长的脖子,高高隆起的胸脯,细细的腰,跪坐在地上,怀里抱着一个瓶子,瓶子的底部就在大腿上。整个作品,少女面容俊美,神态恬静,瓶子轮廓简洁流畅,少女与花瓶组合完美。然而,我对该作品的取名却有不同的见解,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取意,这幅作品应该叫《福保平安》,寓意厚德载福,中华美德,福保平安。 【中原泥人张】张振福先生作品《中原汉子》 【中原泥人张】介绍说,这个是“中原汉子”。这尊作品,脖子上挂着白色羊肚子毛巾,赤裸着上身,下身穿着紫灰色大档裤。他左手托着粗瓷大碗,右手抱着大甑,张着掉了两颗门牙的大嘴,这个泥塑膀大腰圆,粗狂豪放,形象很逼真! 【中原泥人张】张振福先生作品《悄悄话》 【中原泥人张】张振福先生作品《喂饭》 【中原泥人张】张振福先生作品《中原小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振福先生的泥塑作品,利用局部遮挡,多次复烧的方法,使泥人的皮肤保持泥塑原色,衣服因为施釉而在高温下发生窑变,变得五彩缤纷,不但保留了原先的泥塑作品形神兼备,而且吸纳了钧瓷窑变的神奇效果,色彩斑斓,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了。 不说了,让【中原泥人张】张振福先生的作品来说吧! 【中原泥人张】张振福先生作品《喜怒哀乐》 【中原泥人张】张振福先生作品《三不猴》 2016-12-04 文/图:张松桥 李麦囤
声明:允许转载,必须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