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诗人笔下的茄子

 自来自去的人生 2017-06-30

白玉蟾《玉乳峰归》其一:

问我何厨传,珍鲜满故园。

笋方青剥指,茄欲紫垂拳。

评:菜做得好,并不是厨艺特别精,而是食材新鲜。新竹笋,小嫩茄,刚采摘,今天的你我,谁有这样的口福?


 

陆游《素饭》:

放翁年来不肉食,盘箸未免犹豪奢。

松桂软炊玉粒饭,醯酱自调银色茄。

时招林下二三子,气压城中千百家。

缓步横摩五经笥,风炉更试茶山茶。

评:虽然生活清贫,不仅是没有肉菜,连摆开餐具都显得奢侈了;可是,有松松软软的糙米饭,还有加了调料的白茄子,这生活就已经很够排场的了,更何况,饭后还到寺庙里,和僧侣一道扇起风炉烹一壶山茶呢!


 

黄庭坚《谢杨履道送银茄四首》:

君家水茄白银色,殊胜埧里紫彭亨。
蜀人生疏不下箸,吾与北人俱眼明。

 

藜藿盘中生精神,珍蔬长蒂色胜银。
朝来盐醯饱滋味,已觉瓜瓠漫轮囷。

 

白金作颗非椎成,中有万粟嚼轻冰。

戎州夏畦少蔬供,感君来饭在家僧。

 

畦丁收尽垂露实,叶底犹藏十二三。

待得银包已成榖,更当乞种过江南

评:通常看惯了紫色的茄子,看到银白色的茄子就觉得有点惊讶了;别人不知道该怎么处置,喜欢茄子这道菜的,可真是觉得好有口福。吃完了,还想着要点种子回去自己种,这茄子的口味怎样?自不待言。


 

宋代钱选《题秋茄图》:

忆昔毗山处写生,瓜茄任我笔纵横。
自怜老去翻成拙,学圃今犹学不成。

评:看着以往画的茄子图,感慨老之将至。钱先生,经常吃点茄子啊,据说可以抗衰老呢。


 

宋代郑清之《茄子》:

青紫皮肤类宰官,光圆头脑作僧看。
如何缁俗偏同嗜,入口元来听一般。

评:拿茄子来取笑官员和僧人,真是委屈了茄子本尊呢。


 

宋末元初王冕的《种茄诗》:

      种植便生地,还宜去草莱。
      所期羞膳具,毋吝日滋培。
      雨露恩时及,风霜气莫摧。
      且令根本固,看尔实恢恢。

评:这是个务实种茄子的。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种菜情结,在这里就有了铁证。


 

释慧远《颂古十五首》:

换捶胸明哭老爷,棺材未出死尸斜。

不如掘地深埋却,管取来年吃嫩茄。

评:把生死看得如此轻淡,真的是参透红尘。只是不知又为什么要牵连上茄子。纵然土壤因此而肥沃,种出来的茄子们,蔬菜们,请问高僧啊,你真敢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