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茶道研磨用具

 手写版 2017-07-01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碾破香无限,飞起绿尘埃。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宋代葛长庚的《水调歌头·咏茶》一词,对采茶、做茶、备茶、品茶作了十分细腻的描绘,可谓生动形象矣,这里提到了宋代重要的茶器之一——茶碾子。

 

在散茶瀹泡成为主流饮品的明代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饮茶方式基本以煮茶、煎茶、点茶为主,无论团饼茶还是散形茶,皆需研末为饮。因此,把团茶或散茶变成茶粉的研磨器成为很重要的茶器之一。宋代的研磨茶器大致可分为三类:茶臼、茶碾及茶磨。



茶臼,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茶叶加工制作过程中用於捣烂蒸青鲜叶的杵臼,也就是《茶经·二之具》中提到的“杵臼,一曰碓,惟恒用者佳”。这类茶臼体量相对较大,臼腹也相对较深。明代之前,我国的茶叶品种以团饼茶为主,把鲜叶采摘下来稍加摊放後,放入蒸笼杀青,随即入臼用杵捣至糊状,後入圈模,制成或圆或方或花形饼茶,最後烘乾即可。因此,茶臼也是必不可少的捣茶器。另一类茶臼就是把成品茶研成末的工具,又名茶研钵,通常为碗状,腹或深或浅,器内多涩胎无釉且有纵横交错的划痕,目的是增加研茶时的摩擦力,一般与棒杵配合使用。茶臼出现得很早,三国时期张揖在《广雅》中已有“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姜葱芼之”的记载,说明当时的茶饼在喝之前,先要在火上稍加烤炙,让它色泽呈微红状,再用茶臼捣成茶末放入瓷碗中,以沸水冲注,还要添加姜及葱之类的香料调和饮用。到了唐代,茶臼更是必不可少的研茶利器,因其小巧,携带方便而深得士人喜爱。诗人柳宗元有首着名的茶诗《夏昼偶作》,内有“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之句,形象地描绘了主人高卧午睡,而书僮正在研茶备茶的场景。



到了宋代,无论团饼茶还是散茶,都需要研末注汤点饮,因此茶臼的使用更加普遍,诗文中亦多有提及。如,宋文人章甫《谢张倅惠茶》中有“静无俗驾扣柴关,急遣僧房借茶臼”之句。马子严的《朝中措》中也有“蒲团宴坐,轻敲茶臼,细扑炉熏”的记载。方岳在《次韵牟监薄》写道:“秋声满院有谁来,亦欲从君话老怀。隔竹已敲茶臼雪,不知何日又清斋。”林希逸《烹茶鹤避烟》也有“隔竹敲茶臼,禅房汲井烹。山僧吹火急,野鹤避烟行”的描述。“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专门写过《茶臼》一诗“ 幽人耽茗饮,刳木事捣撞。巧制合臼形,雅音伴柷椌。虚室困亭午,松然明鼎窗。呼奴碎圆月,搔首闻铮鏦。茶仙赖君得,睡魔资尔降。所宜玉兔捣,不必力士扛。愿偕黄金碾,自比白玉缸。彼美制作妙,俗物难与双。”此诗对茶臼的材质、功用做了详尽的描述。苏轼爱茶,一生写过很多茶诗。在被贬黄州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081年的大年初二,听闻好友公择将来造访,於是提笔写信给他们共同的朋友陈季常,约他共来叙旧。在信劄中不忘提及他喜欢的木茶臼。



茶碾最早出现於唐代,陆羽《茶经·四之器》介绍得很详细:“碾,以橘木为之,次以梨、桑、桐、柘为之,内圆而外方,内圆备於运行也,外方制其倾危也。内容堕而外无余,木堕形如车轮,不辐而轴焉。长九寸,阔一寸七分,堕径三寸八分,中厚一寸,边厚半寸,轴中方而执圆。”在唐代,茶碾的使用已非常普遍。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银鎏金錾刻飞马纹茶碾是等级最高的皇家茶器之一。宋代茶碾基本延续唐代,形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一般由碾槽与碾轮配合使用,材质多样,通常为石质、木质、瓷质及金属质。碾茶的文字在宋诗词中常常被提及。王洋《谢筠守赵从周寄黄蘖中洲茶》:“僧窗虚白无埃尘,碾宽罗细杯勺匀。”王庭珪的《好事近·茶》中有“黄金碾入碧花瓯,瓯翻素涛色。今夜酒醒归去,觉风生两腋”的记载。黄庭坚《催公静碾茶》写道:“雪里过门多恶客,春阴只恼有情人。睡魔正仰茶料理,急遣溪童碾玉尘。”郭详正《谢胡丞寄锡泉十瓶》中有“入碾龙凤碎,浮瓯乳花圆”之句,其另一首《招孜佑二长老赏茶二首》也有“碾成云母粉,香溅碧松花”的描写。黄庭坚《阮郎归·茶词》中写道:“摘山初制小龙团,色和香味全。碾声初断夜将阑,烹时鹤避烟。消滞思,解尘烦,金瓯雪浪翻。只愁啜罢水流天,余清搅夜眠。”


宋画中也有不少描绘碾茶的场景。现藏於日本京都大德寺的《五百罗汉图》)就是其中之一,画面共布局了八个人,其中五位高僧围坐一起参禅问道。画面左上角有一汪活泉正注流而下,一茶童正持茶杓接水,其右手拿着的正是点汤利器——汤提点。而画面最下部分,描绘两小鬼正在备茶,右边小鬼左手拿炭夹,右手持扇子,正在生风炉,炉火正旺。左边的小鬼正坐在地上,卖力地碾茶,其左前方放着的正是木待制(先把茶饼敲碎),其右侧地上放着一花口浅盘,上面放着宗从事(棕刷,把茶粉末从茶碾中收集进茶罗)、茶匙(取茶粉用,还可用於击拂汤花)、罗合(筛茶粉并存储茶粉)。



茶磨的出现,是宋人对研磨茶器的创新及饮茶生活的一大贡献。因为到了宋代,茶已是百姓不可或缺的日常饮品,王安石有言:“夫茶之为民用,等於米盐,不可一日以无。”茶臼和茶碾已经不能满足日常研茶所需,於是效率更高的茶磨便出现了。

 

茶磨,又名茶磑,通常为石质。审安老人名之为“石转运”,并赞其曰:“抱坚质,怀直心,啖嚅英华,周行不怠,斡摘山之利,操漕权之重,回圈自常,不舍正而适他,虽没齿无怨言。”先生用拟人的手法对茶磨功效做了详细的介绍。制作茶磨的石头,以江西南安军上犹县出产者为佳。南宋文人赵蕃喜茶,有一次曾乞求好友李使君寄一个产自南安的石茶磨给自己,为此专门写了《寄南安李使君》一诗,诗云:“臼捣纷纷何所如,碾成更自治家模。不尽粉身兼碎骨,为看落雪又霏珠。体用同归人力致,粗精孰愈磨工夫。旧闻此物独君有,要伴笔床能寄无?”南安位於江西省赣州境内,南安军上犹县生产的石头品质非常好,很适宜制作茶磨。宋庄季裕所撰《鸡肋编》里有专门记载:“南安军上犹县北七十里石门保小逻村出坚石,堪作茶磨,其佳者号掌中金。小逻之东南三十里,地名童子保大塘村,其石亦可用,盖其次也。其小逻村所出,亦有美恶,须石在水中,色如角者为上。其磨茶,四周皆匀如雪片,齿虽久更开断,去虔州百余里,价直五千,足亦颇艰得。世多称耒阳为上,或谓不若上犹之坚小而快也。”庄绰认为,南安产的坚石最适合制作茶磨,用它磨茶,均匀细腻,磨下来的茶粉如雪片,非常受用。


虽然南安茶磨这麽有名,但黄庭坚却喜欢耒阳(位於湖南衡阳)产的茶磨。黄庭坚是江西修水人,推崇产自家乡的双井茶,经常把双井茶寄给友朋,并建议朋友用耒阳石磑碾磨双井茶。在《答王子厚书四》中,他写道:“今分上去年双井,可精洗石磑,晒乾,频转少下,茶白如飞罗面乃善。煮汤烹试之,然後知此诗未称双井风味耳。”在《简尺》卷下,他又写道:“耒阳茶磑,穷日可得二两许,未能足得瓶子,且寄两小囊。可碾罗毕,更熟碾数百,点自浮花泛乳,可喜也。”《答德修都监简》中,他说:“近日治一耒阳石磑,甚精,亦可石磑双井奉寄,但未有庐山小沙瓶尔。比得人馈建溪,并得佳碾,时举一杯,极奉思也。”


南宋郑刚中《北山集》中有一篇《石磨记》,对石磨有过耐人寻味的记载:“邻有叟,置石磨一小枚於壁角灰壤之下。余偶见之,其形制虽甚拙,然石理温细可喜,问叟何以弃之,则曰大不堪用,每受茶,磨傍所吐如屑。余假而归,洗尘拂土,翌日,用磨建茶,则其细过於罗碾所出者。又取上品草茶试之,亦细,独磨粗茶,则如叟言也。盖石细而利,茶之老硬者,不与磨纹相可,故吐而不受材。叟无佳品付之,遂以为不堪用,而与瓦甓同委。”这虽然是一则借物喻人的寓言故事,同时却给我们一个宋代茶磨的科普小常识,茶磨的齿槽设计是有讲究的,需根据茶的粗细程度不同,来选择不同齿槽的茶磨。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



刘松年的《撵茶图》是宋代磨茶最直观最形象的注脚。画作描绘了文人雅集的场景,一僧一儒一道三人正在品茗论道,两个茶童则在一旁备茶。其中一茶童跨坐於矮凳上,手转茶磨,神态专注,茶磨边上放着一棕刷和茶匙;另一茶童则站在四方茶桌旁,左手持盏,右手拿汤提点,正在点茶。更有意思的是,韩国新安沉船考古出水的宋元时期石磨,其形制与《撵茶图》中的石磨如出一辙。


宋人对茶末的需求量实在太大,以至於手工茶磨已没法满足宋人日常所需,於是利用水力落差带动茶磨运转的水磨坊大量出现。专业从事磨茶业务的叫“磨户”,坐贾称为“铺户”,茶商铺户出资加工末茶。元丰六年(1083),宋政府开始插手水磨茶业务,出资在汴河沿岸设置了一百多盘水磨,由提举汴河堤岸司管辖,可见末茶加工利润之大,以至於後来出现很多社会问题,这里暂不赘述。


综上所述,茶臼、茶碾和茶磨的使用有个递进关系,茶臼出现时间最早,其次是茶碾,茶磨到宋代才大放异彩。明代散茶瀹泡法流行之後,这些研磨茶器都各自完成了历史使命,悄悄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宋瓷收藏者的学习交流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