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同实习手记 | 做自己喜欢并且能做的事,这很帅气

 贾律师 2017-07-01

本文为中国政法大学大四学生余周洋结束在天同律师事务所的实习后,写下的实习感悟。每年,都有数名优秀的法科学生来到天同,以实习生的身份迈出他们在漫漫律途上的第一步。在这里,他们不再被视为大学生,而是像一个真正的律界新人一样参与到具体的案件代理和业务培训中去。因为,“这里平等而开放”。


文/余周洋  中国政法大学


诉讼情节


四年前我第一次踏进中国政法大学时,满脑子憧憬和幻想。因为沉迷于著名律政剧Boston Legal,于是总是情不自禁地把律师的形象和剧中Alan Shore的形象重合起来。彼时在学校里尚未听闻“红圈律师事务所”的说法,但来来往来的经验交流会上,优秀的师兄师姐大多从事非诉的业务。


在昌平拓荒的大学生活里,大二时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让我接触了校园里的庭辩,大三时理律杯模拟法庭让我对争议解决产生了兴趣,但真正让我产生“做诉讼律师”这个想法的,是某堂结课的时候,一位总是被半真半假地传为“高圆圆前男友”的老师告诉我们,也许这所学校里的很多同学今后不会想要从事律师行业,他们要前往券商投行,前往机关大院;也许更多的同学想成为非诉律师,去把高端路线贯彻到底;但他却相信,成为诉讼律师,才有最好的,展现律师风采的舞台。我感觉老师这段结课陈词可像是一碗鸡汤,但我还是毫不犹豫的干了,因为只是单纯地觉得这很帅气。


天同初印象


初识天同是某个模拟法庭决赛幕间,队友跟我聊起今后的职业选择,在听说我对诉讼有兴趣之后,他神秘地笑着问我:“你知道天同吗?”那时我才后知后觉有这么一家专注争议解决的律所。后来逐渐发现,暂不谈天同诉讼圈本身带来的知名度,关于天同律师事务所,尚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在学生中间流传,例如,我很快就知道了的天同四合院、天同牛肉面和天同开放日,以及据传高得吓人的人均创收。但相比于已经渗透到每个法律人生活中的无讼工具,天同毕竟还是显得神秘了许多。



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我非常有幸来到天同实习,解锁了一段短暂的北漂生活。从六环外的政法大学到长安街天安门旁,站在南湾子10号院的门口,内心惴惴不安。明明是古典韵味的院子,却总是身着笔挺西装的律师穿行其中。我站在百年杏树下,惊叹就是在这里诞生了著名的天同码,而在一墙之隔的小楼里则曾经酝酿出无讼案例和诉讼可视化技术,两相对比,在北京,又似在北平,不免给人以穿越的感觉。在这里,办公室的银盾上镌刻着过往的荣誉,四合院的电影放映室里贴着Boston Legal的剧照,而每天丰盛的一日三餐又给人以温馨的体验,这一切都让一个初来乍到的学生印象深刻,心动之余则是不安惶恐:我能不能学习到什么,能不能融入这家与众不同的律师事务所呢?


工作体验


事实上,初入天同,复杂的案子与同时间段的peer pressure成为了鞭策我前进的力量,活泼的团队气氛与平易近人的指导律师王晓雨律师又很大程度上帮助我快速地适应这里的工作氛围和节奏,从而真正感觉到自己是这里的一份子。


作为实习生,工作的节奏总是飘忽的。有时忙碌,会为了一个诉讼报告里琐碎的案由和配图的颜色加班到天安门东的地铁停运,会在周末回到所里绞尽脑汁写呈报文件,然后前辈们会用他们的工作告诉我,虽然我也有杀死很多脑细胞,但这还不够,条分缕析还不够,专注持久亦是必须;有时清闲,但这并不算合理的发愣理由,毕竟学习成长的机会无处不在:所里律师们在最高院开庭的日子,我们会不约而同地在网上观看庭审的直播,为各位前辈加油助威的同时学习庭审发言的思路与应变技巧;同样,因为自由的氛围,平时也可以和身边的律师甚至是合伙人直接就某一需要研究的法律问题展开讨论,争得不亦乐乎。



第一次见到蒋律师的时候,他便告诉我们:“在天同你们最需要体会的是一个和大所不同的小所的氛围,因为小而精,所以这里平等而开放。”的确,在实习期间,哪怕是短期实习生也亲身参与了所内关于诉讼流程、业务办理的所内课程培训,王律师也会在工作出现错漏后友善地指出改进的建议。在这样的环境里,只要有心总结工作中出现过的问题,很难不取得进步。会见客户,电话询问,整理诉讼报告,撰写呈报文件,设计争议解决思路……切实地参与到这些工作之中令我受益匪浅。记得第一次跟王律师讨论时对案子的讲述可谓是详略不当、一塌糊涂,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而在实习结束时已经可以大体将案件区分层次地理顺和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了。在一个以精致著称的律所,我得以发现自己法律功底和工作品质的“粗糙”,藉由此调整自己的态度并摸索前进的方向,这是天同给我最好的馈赠。


天同生活


而在工作之外的天同律师们,褪去了高大上的精英光环,更显得引人亲近。午休的时候官网上西装革履尽显高冷范的律师们会换上运动装,在小小的四合院内展开激烈的毽球比赛,并且为了比赛的公正性,他们还一本正经地设定了毽球“打树重发”的规则。所以每次吃完午饭的短暂时光里,四合院的屋檐下总有许许多多加油助威、煽风点火的观赛者,而院子里也总是充满踢击毽球的声音和欢呼声,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各位律师们对毽球这项运动的较真和痴迷程度令我瞠目结舌。



不仅如此,周末时,以我的指导律师为首,律师们自发组成了狼人杀小分队,甚至一度图谋用无讼厅大会议室作为狼人杀的进行场地。遗憾的是,这一计划最终未能成行。它搁浅的原因是大家害怕在无讼厅玩耍时遇到蒋律师,而大家害怕的居然不是被领导责怪,而是蒋律师如果加入玩起来所有人晚上就很难回家了。万般无奈之下大家转战桌游店,游戏中诉讼律师们高超的推理能力于案子之外再次令我叹服,有时输掉游戏,也会玩笑地宣称自己是其他律所的人,机智的应对让人捧腹大笑。


实习体悟


来到天同以前我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律所实习经历,可即使身在校园我也或多或少有所察觉,这是个年轻人深深沉浸于焦躁感的时代:公众号里渲染着学子们求职的艰辛和律政精英们工作时略带疲惫的优越感,人们前赴后继地为高薪、高端奔忙。这个小胡同里小小的四合院,远离着国贸的繁华与忙碌,却大隐隐于市,自有一份恬静与坚持。在天同,我记得最深的话是在一个加班的周末,王律师对我说的那句,自从来到了天同以后,做的每一个案子都特别有意思。当时我觉得这句话好耳熟,后来想想才发现,原来每一个曾经和我交流过的天同前辈,都说过这句话。


对我来说也是一样的吗?我问问自己,对我来说跟着前辈们学习做诉讼案件,到底有趣吗?是的,我听见自己说,是的。在这里的日子,有时觉得天同是个被诉讼事业耽误的国家级毽球队,有时觉得天同是个大器未成的狼人杀团,以上种种,丝毫不妨碍我从这群人的身上看到自己以后想要成为的样子。


在天同的实习经历之于我,是打开通往初心那扇门的钥匙。此前我无数次规划过今后的日子,在上海求学,去海外留学,享受最后的大学,而每一个下班的暮色四合的时刻,从菖蒲河公园走出来,抬头看闪回的人群,以及人群背后的灯海,我才惊讶地认识到自己快要离开北京了,而雾霾飘散的北京原来这么美。就着夕阳,我会忘记暂时忘却对前方茫漠岁月的迷惑忧虑,产生一丝由衷的不舍——对自己还未见到过的这座城市的疆界,对自己真心喜欢上的这家律师事务所。



我们早就明白了,在这个时代,优秀的人太多太多,浪潮里无数聪明绝顶的人搏杀奋斗。我钦羡这里的前辈们的优秀,由衷地想要成为这里的一份子;另一方面,我得以知晓在这个引力沉重的时代,人不仅做自己能做的事,还坚持做自己喜欢,自己觉得很有意思的事,这恐怕是天同最为打动我的浪漫,也是我不想离开的理由。


别的我都不管,我只是单纯觉得这很帅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