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理》杂志新书发布会在天同律师事务所成功举办

 周婷111 2018-07-04


6月29日下午,《法理——法哲学、法学方法论与人工智能》(以下简称“《法理》”)杂志新书发布会于北京市天同律师事务所成功举行。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比较法与法社会学研究所执行所长张骐教授,《法理》杂志主编、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舒国滢教授,《法理》杂志副主编、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方法论研究中心主任王夏昊教授,《法理》杂志副主编、天同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辛正郁律师等嘉宾出席了此次发布会。会议由商务印书馆南京分馆总编辑、北京大学中国传统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白中林副研究员主持,舒国滢教授、张骐教授和辛正郁律师共同为新书揭幕。



《法理》杂志的前身系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方法论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法学方法论论丛》,至今已出版三卷。今年初,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方法论研究中心、北京市天同律师事务所与商务印书馆合作出新,将《法学方法论论丛》全新改版为《法理》杂志并首发第四卷。本次会议即为改版首发仪式,旨在探讨《法理》杂志在当下所应承载的学术使命与社会担当,并以此为基明确刊物基本定位、勾勒刊物发展蓝图。



张文显教授指出,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作为规范依据的“法律”、作为治理工具的“法治”和作为思想标引的“法理”是实现“良法善治”的“三驾马车”。《法理》杂志生于其时,就要承担起明晰法理、挖掘法理、保育法理、弘扬法理的使命与责任。具体而言,《法理》杂志应当通过组织一批经典译介、发表一些新锐时评等,为释明什么是“法理”、什么是中国语境中的“法理”作出应有的贡献。



舒国滢教授指出,在中国法学进入多元化发展时代的当下,人们越来越难以就“法学是什么”这一问题产生清晰的认识。我们有必要发现和选择一些奠基性作品,以探访“正宗法学”的原初样态,从而帮助中国法理学研究乃至整个法学研究突破“迷局”,这也正是《法理》杂志创刊的初衷和将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秉持的信念。


 

张骐教授指出,在社会诸系统高度分化以致“碎片化”的当下,学者们似乎很难以一种一贯的姿态介入到目标的理论领域中去,也甚少去思考那些艰深的、根基性的理论问题。这可能导致他们的研究缺乏应有的理性积淀,更加容易弱于质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应当持有强烈的现实关怀,以科学的精神做真实的学问、以专业的态度完成共同的志业:《法理》杂志及其背后的学术共同体便是在完成这样一份工作、一项使命。



辛正郁律师指出,天同是一家正处在“二次创业”阶段的年轻律所,期待在诉讼技艺层面做出更多贡献。《法理》杂志是天同与法大法学方法论研究中心通力合作的重要成果,它的选文编排与栏目设置都能体现双方的默契与共识。辛律师在发言的最后借助萨维尼对法学“双重生命形式”的阐述来概括双方在《法理》杂志出版事业中各自的身份基底与分工侧重:法学方法论研究中心夯实理论基础以完善“《法理》”的自然生命,天同推进疑难案件技术解析以反溯“《法理》(案例评析)”的技术生命,二者互构互促、相得益彰。



白中林总编辑指出,商务印书馆始终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己任,致力于发掘经典中的问题、理论与方法,并着意关注和载印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理论关切的观点、思想与学问,《法理》杂志的办刊宗旨正与之相合。他认为,从《法学方法论论丛》到《法理》,改版意味着视野的拓宽与命题包容性的增长,但万变不离其宗,它所孕育和抱持的核心理论逻辑,仍是通过精致的技术建构解决价值争议问题,这便为法大法学方法论研究团队乃至法理学科同天同律师事务所的实质合作提供了可能性。



王夏昊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雷磊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杨贝副教授,《法理》杂志第四卷执行主编、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朱明哲讲师,深圳大学法学院宋旭光讲师,《法治周末》总编辑助理兼编辑中心主任宋学鹏等嘉宾也围绕着“为什么要办《法理》杂志”“应该将《法理》杂志办成什么样子”“如何将《法理》杂志办好”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此次发布会取得圆满成功。



据悉,作为本次新书发布会姊妹活动的“《法理》杂志改版暨‘法学的科学性’学术研讨会”将于9月8日在北京京仪大酒店召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