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犀利!以“脱氮”代替“固氮”,这一新模式能在工厂化养虾60天后不换水!

 昵称29757931 2017-07-01

广告

《当代水产》杂志社独家报道:

作者 | 庞涛  杨帆

来源 | 腾氏水产商务网-当代水产杂志社 


在水产养殖当中,水质一直是养殖的重要条件,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超标等“氮污染”却是使水质恶化的元凶之一。市场上针对解决“氮污染”的渔药产品层出不穷,在这一细分领域中也悄然掀起了一次革命。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下称“珠江水产研究所”)针对“氮污染”的问题,也做出相应的研发和调试,在今年4月底成功探索出生物“脱氮”养殖新模式,并以产品为载体,将生物“脱氮”技术与模式推广开来。搭乘着如今“互联网+”时代的便利,珠江所的脱氮技术在珠江渔购上线,结合线上线下两个渠道,向国内重要养殖区域延伸。


据悉,珠江渔购作为一家国内渔资电商平台,是由广州歌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成立,其线上产品主要为珠江水产研究所的核心技术,而“脱氮”技术则是其主推之一。



珠江渔购副总经理商建新


专注工厂化养虾,“脱氮”技术优势凸显


福建漳浦对虾养殖工厂


广州番禺化龙对虾养殖工厂


早在珠江水产研究所推出生物“脱氮”模式之前,这项技术首次运用在美国的罗非鱼养殖中,并取得可观的效果。通过借鉴和再研发,珠江水产研究所推出生物“脱氮”模式则专注于国内的工厂化对虾养殖中,而在工厂化养虾模式中最大的难题就是“氮污染”。当对虾养至20~30天左右时,往往会由于“氮污染”引起死虾、空肠空胃、红须软体等一系列病害问题,养殖户一般采取换水和培菌等措施,虽然都能暂时控制住“氮污染”,但是随着投饵量不断加大与积累,待虾养至50~60天后,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照样超标,甚至培育出最可怕的硫化氢,最终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针对“氮污染”传统的处理方法,市场上大多采用“固氮”的方法,即通过“固氮”型生物絮团是由氨氮直接变成菌体蛋白,菌体蛋白可以重复利用蛋白,以达到节约饲料蛋白,降低饵料系数的效果。但对于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中后期的“氮污染”,却无法充分利用、处理。


对此,珠江渔购副总经理商建新认为处理“氮污染”需要一种“脱氮”型的生物絮团,把氮脱出系统,使水质得以净化。“通过我们的新模式,能够把水中废氮以氮气形式脱离水体,净化水体,而且养殖全程都不必使用消杀药物,因此适合于高密度的工厂化养殖和外塘精养模式,实现在养殖中后期(对虾养殖60天之后)就能实现不用换水。”

   

 在推出市场的两个月里,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据悉,在山东工厂化养殖对虾以及在广东惠州高密度养殖罗非鱼中,都有许多养殖成功的案例。“山东养殖场基本上实现了零换水,养殖80天左右,能达到40~50头/斤,产量在15斤/平方米左右,很大程度上节约了电力、换水和锅炉加温的成本。”商建新说。


生物氨同化与氮异化系统示意图


形成“脱氮”型生物絮团,适用多种品种模式

   

所谓的新型“脱氮”养殖技术,其机理作用又是怎样的,为此,商建新做出了解析。“新型“脱氮”养殖技术的原理就是在水体中逐步培育出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硝化细菌及反硝化细菌等有益菌群,形成稳定的“脱氮”型生物絮团。这种絮团具有稳定、高效的脱氮能力,兼具同化及异化作用,使水中废氮以氮气形式离开水体,从而洁净水体、稳定系统,而且养殖全程不需要使用消杀药物,实现生态有机、环保高效的养殖理念。”

     

除了工厂化养殖,“脱氮”养殖技术同样适用于外塘养殖中。商建新认为,由于外塘的增氧和搅水设施等硬件条件未达到相应要求,只能运用半絮团养殖模式。一般在外塘养殖前期可使用发酵模式,即使用菌优碳源加生物絮团培养剂。

     

“脱氮”型生物絮团技术除了南美白对虾也同样可应用在罗氏沼虾、罗非鱼、生鱼、加州鲈、台湾泥鳅等其他养殖品种。商建新介绍,生物“脱氮”养殖技术在国外首次运用的养殖品种就是罗非鱼,能够节约大概40%的饲料成本,而对虾则是节约大概15%~30%的饲料成本


工厂化养殖使用生物“脱氮”模式


线上、线下紧密结合,未来或整合产业链

  

在动保销售里,养殖户需要的不仅仅是优质的产品,还依赖于过关的技术服务指导。因此,作为一个渔资电商平台,珠江渔购在线下也布置了完善的合作网点以及专业的服务团队,线上线下相互结合,实现线上推广、线下服务与体验的运营模式。

    

据悉,在线下,珠江渔购短短1年多时间线下网点就已发展了过百家,以珠三角为核心,网点遍布全国各地。养殖户在网上下单,线下的合作网点负责配送和技术服务,网点分布在珠三角、福建地区的各个养殖重镇,今后将会重点发展粤西、广西、海南等地区,并通过各大渔博会来拓展市场

   

 终端技术服务方面,珠江渔购都有专业技术人员跟踪服务。“比如山东的工厂化养殖基地由珠江所的一位老教授亲自驻点指导。絮团养殖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细节管理把控上十分关键,到位的技术跟踪服务是养殖成功的必备条件。”商建新说。


如今的珠江渔购,除了主推珠江水产研究所的生物“脱氮”等模式、技术、产品外,还整合了市场上其他优质的动保品牌,接下来还将向水产种苗、机械设备、生物发酵饲料等多元化发展,整合完善的产业链。商建新表示,只要通过验证是有效果的,产品质量是稳定的,都将是珠江渔购考虑的合作对象。


广告


转载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