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钟津梁(一)

 风舞三湘 2017-07-01

目  录
 

诗钟的名称
诗钟的体制
诗钟的格律

  一、声调与平仄
  二、诗钟的平仄安排
  三、对仗
  四、眼字
  五、诗钟的句式结构和吟唱
  六、诗钟与一般对联的异同
诗钟的作法与技巧
  一、对整眼字、由眼生意
  二、怎样嵌牢眼字
  三、穿靴戴帽
  四、诗钟常用的修辞法
    1、倒装
    2、虚字的运用
    3、顿读句
    4、用典
    5、衬托
    6、婉曲
    7、以小见大
    8、化虚为实
    9、化实为虚
 
  五、几种特殊句型
    1、就句对
    2、流水对
    3、重字句
    4、太极句
  六、特殊结构句
    1、第二字粘下的句式
    2、第三字粘上的句式
    3、第四字粘下的句式
    4、第五字粘上的句式
    5、第三字粘上、第四字粘下的句式
  七、注重诗的肌理
  八、改换句法
  九、改诗
    1、先求合律
    2、顺通文理
    3、修改用词
    4、提高意境
诗钟常见的毛病
诗钟的特点与品类
诗钟的源流
诗钟集会的方式和规则
诗钟选集

 

前  言

  “落落十四字直追汉魏齐梁以上;觥觥八九子都在王杨卢骆之间”,这是先贤林畏庐美誉诗钟集会的楹联。诗钟是具有一定格律的七言对偶句,或者说是只有两句的格律诗,形成上介于诗(七律)与联之间。主要有分咏与嵌字(又称“折枝诗”)两大类。前者如分咏“关公、包公”作“原非皇帝人称帝;不是青天众誉天”。后者如“天、我”限嵌第五字作“海到无涯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诗钟自清中叶由闽中首先兴起,而后风行各地,盛极一时。现今闽中、闽东各地仍有诗钟吟集活动。前人诗会,常常即席拈题、限时交卷、当场评选发唱,以体现斗捷、斗巧、斗搏的竞争性质。

  那么,今天我们再来谈作诗钟,有何裨益?笔者以为,学作诗钟的意义大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诗钟采用七律颔、颈联的对偶句式,学作诗钟必先掌握声律、对仗等韵文知识,这等于间接地学做格律诗与对联。前辈文人学作格律诗大多从诗钟入门,因它只有两句,初学者易于掌握。因此,诗钟是学习格律诗的阶梯。

  二、诗钟有分咏、嵌字两大类,前者易稳难工、后者易工难稳。因篇幅小,所以对平仄、对仗、嵌字、炼句等方面要求更严。因此,习作诗钟对于提高文学素养、思维能力、文字驾驭能力以及诗句鉴赏能力都是极好的锻炼。前人常将诗钟作为写作之余的炼笔。

  三、诗钟虽寥寥十四字,但同样能言志、抒情、说理、论事、状物,言简意赅,前辈诗人流传下来的许多佳句便是明证。再者,诗钟又具有对联的实用性。如园林名胜、节日庆典等,都可运用诗钟模式撰写联句(常见七言联句式大都与诗钟相同)。

  此外,诗钟集会作为一种文化活动,集娱乐、教育、修养为一炉,对陶冶情操,净化文化氛围无疑是有益的。然而,在自由诗盛行的今天,韵律文学渐被冷落,诗钟更是濒于失传。纵有些人欲窥其妙,终因无人引导或视格律为畏途,以致望门墙兴叹。作为诗钟爱好者,笔者感慨至深,所以不揣浅陋,编撰此集,旨在让更多人熟悉诗钟,使这一文化遗产得以延续。仅有绵力,恐难从愿,疵漏之处在所难免,还望方家匡正。

  本书考证部分参考《诗钟史话》(萨伯森、郑丽生合撰)、《希微室折枝诗话》(陈海瀛撰)。其余引证诗例(除部分系笔者习作外)资料来源较零碎,时间跨度大、作者姓名较多,恕不一一点明。本书稿承郑名彦先生审阅修改,并提供部分资料,孔庆洛先生、王鹤龄先生也对稿本的修改提供宝贵意见,特此致谢!

  本书自一九九三年八月第一稿至今已改四稿。
    肖晓阳序于磨杵斋

 

诗钟的名称

  说到对联读者并不陌生,提及诗钟却少人知。其实诗钟也是一种对偶句,只是比一般对联多了一些规定,另成体系。比如规定上下句第一字分别嵌“十、一”二字,作“一寸犹争唯国土;十分难得是人才”。又如规定上下句分别咏“笔、伞”,作“举世文章劳我写;满身雨水替人淋”。从所举的例子可以看出,诗钟是一个七言诗对,其格律相当于七律诗中的颔联或颈联,主要有嵌字格(嵌入规定的“眼”字,不限题材)和分咏格(上下句各咏规定的题材)两种。

  诗钟总共才十四字,形式简单、用字精炼,既易于评选,又便于联吟。所以诗钟集吟常被作为文人骚客聚会的一种文娱活动(诗钟集会旧称“钟聚”),其特色为斗搏、斗巧、斗捷,每为即席拈题或拈字(见“吟例”一节),限时而作。昔时钟表尚未普及,采用燃香计时。具体做法有两种(亦即诗钟一词取义的来历):其一,用线系一枚铜钱,线的另一端系在两寸左右长的香下端,铜钱下承以铜盘,香烧到线上时,线断钱落,铜盘铿然作响,好似钟鸣一般,作为催人交诗的信号,以钱落铜盘之声比拟钟,所以称“诗钟”(见徐珂《清稗类抄》)。其二,制一盒,用以投诗。盒上有一口,上置一钟,通过机括与线相连。香烧到线端,钟鸣一声,盒口封闭,诗便不能再投。诗钟由此命名,是因为其真有钟的设备(见何刚德《平斋诗存自注》)。晚近更趋简化,或燃香一段,或干脆看表计时。所谓诗钟,仅取击钵催诗之遗意而已。诗钟有许多雅称别名,现略举如次:

  诗钟嵌字、分咏两格分别雅称为“嵌珠”、“雕玉”,其中嵌字诗钟,闽人最通行称法是“折枝诗”(以其格律等同于七律诗中的第二联(颔联)或第三联(颈联)。如果将七律比作一株花对,那么它就象是从花树上摘下的花枝,所以谓“折枝”。另有一种说法,认为诗钟两句才十四字,只是“只言片语”,并非全首诗,就象花鸟画中的花树,仅见“折枝”而已)。此外,诗钟嵌字格还有许多别称。如:鏖诗、战诗、阄诗、臼诗、改诗、诗唱、十四字诗、两句诗等。它们原是诗钟诸格之概称,后狭指嵌字格诗钟。

  诗钟分咏格也叫分曹偶句,又雅称为雕玉双联(“雕玉”一词与“嵌珠”对举);又称为百纳琴(取其凑聚补缀之意);又称羊角对或丫角对(取骈枝旁歧之意);又称九宫格(取错杂互交之意);又称无情搭(因是将两个不相关的事物凑合为联)。

 

诗钟的体制

  早先的诗钟主要有分咏、专咏、空咏三种类型,其中分咏要求两句分别咏两个不相类的事物,李家瑞《停云阁诗话》中有其师陈谐灿在道光七年前后在苏州酒会上行酒令的记载,其酒令即分咏体诗钟。而专咏则是两句合咏一个事物,也要求嵌两个字,空咏只规定嵌字,不限咏何事物,诗人可以充分发挥文思,故而得以普遍流行。后期的诗钟只存嵌字(空咏)、分咏两类,并以嵌字为主流,分咏仅偶尔为之。

  在诗钟体制的衍变中,先后出现二十几种别格,大体可分为嵌字、分咏、专咏、笼纱、集句、删古等几类,现分述于下。

  一、嵌字类

  不定题目,只要求把拈定的眼字(两个或多个)分别嵌入上下联的规定位置,至于两个眼字哪个嵌上句,哪个嵌下句,可以不拘。以嵌两字为常见,尤以两个眼字分嵌上下联相对位置的七个格为常见,称为“正格”。这七个格都有形象化的名称,即嵌字位置从第一字到第七字依次为:凤顶格、燕颔格、鸢肩格、蜂腰格、鹤膝格、凫胫格、雁足格。这些名称虽雅,却不太易记,所以干脆根据眼字所在的位置,分别叫做一唱、二唱、三唱……或者叫七一、七二、七三……其中一唱还叫“冠首格”、“冠顶格”等。

  另外,还有“双飞格”、“层咏格”。前者实际上是从一唱到七唱随意为之。因眼字始终相对,故称“双飞”。后者则是从一唱一直作至七唱,成为七联一组的诗钟。或以某两句诗中上下句对应的字为眼字依次嵌入诗钟内。如以“春光看满眼;节气论从头”为眼字,作一唱至五唱层咏(就是作“春、节”一唱、“光、气”二唱……)如:

  春秋笔鉴三千史;节操碑存十亿心。
  沾光脸带三分愧;作气心怀一点骄。
  成败看来原一瞬;是非论定每千秋。
  未必顺从皆好马;偏多骄满是庸人。
  山鸡学凤头缨少;溪鳄吞人眼泪多。

  嵌字诗钟除上述正格外,还有以下别格。

  ●魁斗格:两眼字分嵌上句首字和下句末字(眼字分布状如魁星,一手提笔,擎天点头,一脚踢斗,落地生根)。如“春耕”云“春蕾不劳狂蝶顾;薄田却倩老牛耕”。

  ●蝉联格:两眼字分嵌上句末字和下句首字(喻接续不断的意思)。如“辞、海”云“力纵涓流欣入海;辞虽美玉苦堆山”。

  ●鼎峙格:三字嵌两句中,不连不并。如“一江秋”如“塞北秋传千里雁;江南春泄一枝梅”。

  ●鸿爪格:两字嵌上句首尾,一字嵌下句第四字。如“清平乐”云“清怀别具人生乐;壮志难平世路岖”。

  ●双钩格:四字分嵌两句首尾。如“大江东去”云“去日儿童皆长大;江天劳燕各西东”。

  ●碎锦格:四字或四字以上(今人也有嵌两字者),分嵌于两句中,不相连。如“一二三四、天地人和”云“四围人影三弓地;一阵和风二月天”。又有一种句为“流水碎”,眼字分嵌上下句,不需对偶。如“豆、数、风”三字云“风雨豆花篱一角,草虫无数作秋声”。

  ●三四辘轳格:二字分嵌上句第三字与下句第四字。如嵌“云、幕”二字云“写就云笺峰当笔;悬来夜幕月为钩”。

  ●四五卷帘格:二字分嵌上句第五字和下句第四句。如嵌“袍、临”二字云“偶携吟屐临琴峡;待脱征袍隐镜湖。”

  ●押尾格:三字复词,限嵌于下句之尾,咏成两句,上下意连贯,不必对偶。如“曲江春”云“好景一年君记取,杏花燕子曲江春”。

  ●五杂组格:五字任意嵌于两句中。如嵌“山冷微有雪”云“快雪看山晴有约;微波荡月冷无声”。

  为了便于记忆和查找,现将嵌字诗钟诸格式归纳成下图(黑点代表所嵌的字)
 

    风顶格

  ●○○○○○○
  ●○○○○○○

    燕颔格

  ○●○○○○○
  ○●○○○○○

    鸢肩格

  ○○●○○○○
  ○○●○○○○

    蜂腰格

  ○○○●○○○
  ○○○●○○○

    鹤膝格

  ○○○○●○○
  ○○○○●○○

  凫胫格

○○○○○●○
○○○○○●○

  雁足格

○○○○○○●
○○○○○○●

  魁斗格

●○○○○○○
○○○○○○●

  蝉联格

○○○○○○●
●○○○○○○

  三四辘轳格

○○●○○○○
○○○●○○○

  四五卷帘格

○○○○●○○
○○○●○○○

  鸿爪格

●○○○○○●
○○○●○○○

  压尾格

○○○○○○○
○○○○●●●

  双钩格

●○○○○○●
●○○○○○●

  注:鼎峙、碎锦因无规律,故不能为例。

  二、分咏格

  拈两个题目,分别作为上下句吟咏的对象,要求句中不犯题字,两句内容各自切题,又要成对仗关系。如分咏“伞、笔”作“欲开欲合凭天意;能画能书顺我心”。为了提高作者兴趣,增加难度,常常将两个绝不相类的命题扯在一起,而作成的句子却珠联璧合,由此以见作者才思。如“枕头、刽子手”分咏为“黄昏我便思依汝;白昼君偏敢杀人”;“点烛、懒猫”分咏为“书成误处凭燕说;睡正酣时任鼠偷”;“不倒翁、钱”分咏为“此老平生唯倔强;乃兄何处不流通”。

  三、笼纱格

  “笼纱”一词原出古人将题于墙壁上的诗用碧纱笼护,以示珍贵的典故。此格借“笼纱”二字,则取其若陷若现之意。笼纱格的题目为两个抽象的字,上下句分别咏之,句中要避题字。由于所咏的字是抽象的,无法像分咏格那样做具体刻划,所以通常借典成联,通过烘云托月手法,做到“此中有字,呼之欲出”,犹如谜面影射谜底一样。与嵌字格相比,它属“暗嵌”;嵌字格属“明嵌”。如“飞纶”云“忠推南宋将军岳;诗爱中唐户部卢”(咏岳飞、卢纶);“小、东”云“春尽惜非三月大;韵平翻在二冬前”(三月共三十天、四月只二十九天,所以有三月大、四月小的说法;韵书里的平声韵中“东”排第一、“冬”排第二)。

  四、单咏格(专咏格)

  上下联专咏一个事物,禁犯题字,有嵌字与不嵌字两种,前者如“斜、锁”二唱咏“思妇”为“横斜钗影松云髻;牢锁春心紧指环”;后者如咏“傀儡”云“一线机关何太巧,百般面目总非真”。

  另有一种称“合咏格”的,也是一题作一联,但须嵌入一字,以防宿构。如咏“胭脂”嵌“医”字为“牡丹画出难医俗;茜草煎来欲斗妍。”此格实是专咏格中嵌一字,不拘联中任何位置。

  五、删古格

  此格又称改诗,拈前人名句续下句或冠上句,或对上句或对下句。或取前人两句诗,留一部分,改一部分,所留多少,所改何处,并无定式。如原句为“数着残棋江月晓;一声长啸海天秋”改为“短棹影分江月晓;远钟响彻海天秋”。又如拈原句“渔妇晓妆波作镜”,对以“牧童午睡草为毡”。此格仅在诗钟的早期出现,因其不求对仗,又无固定规则,着眼点是练习合成词,词组(见王鹤龄《改诗的奥秘》)。

  六、集句诗钟

  集句原非格式,只是诗钟的一种表现手法,它不属于创作诗钟,而是摘取前人诗句凑成一联,但须符合题目和格式要求。分咏、嵌字皆可采用集句手法。集句诗钟虽非创作,但更不易为,它要求作者熟记大量的前人诗句。因难求工稳,所以对切题不要求十分准确,对仗方面也放宽要求,但平仄须严格按格律。如旧时以阴历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节,某年花朝以“二月、十二”分咏为题,有一联集句成: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
  碧阑干外绣帘垂 (韩偓)

  上句是宋词,下句是唐诗。杏花开二月,“阑干”则取“十二阑干”语意。又如某次诗会以“女、花”二唱为题,因眼字较易入句,规定集句成联,以下例三联为优胜:

  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
  落花犹似堕楼人 (杜牧)

  青女素娥俱耐冷 (李商隐)
  名花倾国两相欢 (李白)

  神女生涯原是梦 (李商隐)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


 作者:肖晓阳 录校:晓岚同里 原载:夜半钟声 整理制作:恶人谷珠楼  转贴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