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解范蠡》之“见微知著,文子计然

 虚心 2017-07-01
     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父。

无论做何学问,成何事业,无师难成。“未遇明师谈道难”。自古投师如投胎,倘若有幸得到明师指引、高士点拨,则有可能顷刻之间,造化立生。假如错投名师,则如盲人骑瞎马,不但荒废此生,百事无成,更恐怕误入歧途,悔之晚矣。

在春秋那个不论学历、不看文凭的时代,要想获得诸侯国君的另眼高看,你的导师是谁?是你赢取“就业晋职”机会的敲门砖。

范蠡能够走向成功,固然离不开自身的天赋与不懈的努力这些内势根基,但是又何尝不是得益于自己的导师——文子计然呢?

有必要对计然的个人履历做一个简单介绍:

《太平御览》中关于“计然子传”是这样记载的:

计然者,姓辛氏,名文子。其先,晋国亡公子也,博学无所不通。为人有内无外,形状似不及人,少而明,学阴阳,见微而知着。其行浩浩,其志泛泛,不肯自显诸侯,阴所利者七国,天下莫知,故称曰计然。时遨游海泽,号曰”渔父”,尝南游越,范蠡请见越王,计然曰:”越王为人鸟喙,不可与同利也。”范蠡知其贤,卑身事之,请受道,藏于石室,乃刑白鹬而盟焉。

  计然是春秋时期葵丘濮上(今河南民权、兰考一带)人。据说,他曾经拥有一个显赫的家族,是晋国“亡公子”,有的版本也称“三公子”,恐为传抄之误。在春秋那段战乱频繁的岁月里,大国忙于争霸天下,小国则时刻面临着被吞噬的危险。动荡纷争的社会局势,不但没让这位晋国的“公子”养尊享福,反而逼着他从此踏上了永无归期的流亡之路。

作为一个流亡者,避祸保命的最佳方式,就是自己定期或不定期改名换姓。所以,我们很惊奇地看到了计然在不同场合使用的不同名字:辛研、文子、计然、渔父……

本名辛研的文子计然,为什么要用“计然”二字作为自己的化名呢?有人说,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经济学家和理财家,“计然”体现着计划使然、谋划未然、计合自然的思想。也有人认为,计然者,寂然也。《周易·系辞下》:“《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代表着自己的内心世界寂寥独立,静若深渊,纷纷扰扰的外物变化,虽无穷无尽,我不为所动,则如镜中显影,不见而明,不行而知。

这,似乎更加符合老子的道学思想了。

这个世界真的有天才存在吗?相比“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的孔子而言,“少而明”的计然,从小就已经显露出了他非凡的天赋。他自幼就刻苦好学,通览群书,再加上特殊的流亡生涯,让他学会了时常观察学习大自然,擅于从事物刚开始发生露出倪端时,就能知道事物的发展规律,知道别人的想法。而漂浮不定,居无定处的生活方式,让计然比常人更有机会访求明师,结交高人。如果说,苦难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由于这种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才锤炼、铸就了计然的博学多才,培养、激发了计然的见微知著,使得他对天文地理无所不通,阴阳四时无所不晓。

《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文子》九篇,班固在其条文下注明:“老子弟子,与孔子同时。”北魏李暹作《文子注》,传曰:“姓辛,……号曰计然。范蠡师事之。本受业于老子。”计然学道早通,他以老子道学思想为总纲,又游学各地,糅合他言。经过了自己的融会贯通,遂别生新义,甚至超过了自己的老师,故而在老子门下众弟子中,得道尤高。王充在《论衡·自然》中极尽赞誉之词:“老子、文子,似天地者也”。对他大加赞赏,推崇备至。

作为老子门下最具代表性的弟子之一,满腹经纶、喜好思考的计然通晓富民强国之道,善于出谋划策。他不但精通“天文历法、农业地理、管理之道、谋略兵法”,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方面更是独树一帜,闻名天下。计然根据天体星象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十二周期循环理论”。他认为:“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故岁在金穰、水毁、木饥、火旱。”当岁星处于金星的三年中,大地就丰收;处于水星的三年中,就会遭遇灾祸;处于木星的三年中,就会收获平平;处于火星的三年中,就会遇到旱灾。所以,能帮我们安然度过灾祸的,是对自然规律的客观认识,和平时充足的准备。

在计然看来,“凡举百事,必顺天地四时,参以阴阳,用之不审,举事有殃。”成败、利害、取予、得失的关键,就在于顺应天时,掌握天时的变化而制定方案,确定动静。杜道坚认为“文子归本老子之言,历陈天人之道、时变之宜,卒万古于一遍,诚经世之枢要也。”

计然还有一项绝技,那就是他精通相人之道。在范蠡辅佐勾践复国期间,范蠡曾经想将自己的恩师计然推荐给越王。但是阅人无数,见微知著的计然,一眼看出脖子细长、嘴尖如鸟的勾践将来一定会过河拆桥。于是他对范蠡忠告说:“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荣乐”。后来,果真如此。

上天是公平的。天才嘛,总得带有那么一丝丝缺陷和遗憾的。

不知道是在流亡生涯中的人为整容,还是我们通常说的大智若愚。总之,计然那看似愚钝、平庸的形象仪容,总不能做到让人赏心悦目,顿生亲近之感。计然那“有内而无外”的相貌无情地背叛了他,这份相貌严重地颠覆了他本身固有的内在才学与高超智慧,也为计然挡住了众多只求其表的狂热粉丝。

据说,当计然周游列国,行至楚国期间,楚平王熊弃疾听说他对治理国家的策略极有研究,便专程接见了他。楚平王问计然:“吾闻子得道于老聃,今贤人虽有道,而遭淫乱之世,以一人之权,而欲化久乱之民,其庸能乎?”我听说先生您是老子的真传弟子,请问在这个乱世之中,该如何治国安民呢?

计然的回答很有高度,他并没有从自己所擅长的经济学的角度来谈治国方略,而是真诚告诫眼前这位看起来谦卑求道的楚国一哥:“用高尚的道德纠正邪恶,就能使国家安宁。要使人人都注意道德修养,使天下安定,关键在于君主一人。君主对百姓恩德深厚,国家就会兴旺,暴虐积怨,国家就要灭亡。唐尧、虞舜以仁德治天下,百姓拥戴,国家昌盛;夏桀、商纣虐待百姓,众叛亲离,国破家亡。”

楚平王马上接话过去,说:“我知道如何才能使国家安定富强了。”

遗憾的是,楚平王不但欺骗了计然,也欺骗了自己,他压根儿都没听进去计然的忠言相告。这个顶替了自己儿子入洞房的一国之君,既不能依计然之言修“正身之道”,也不能“谨左右”,而是错误地宠信了费无忌这样的佞臣。最后的结局嘛,不但差点酿成了亡国之祸,自己也被仇恨冲天的伍子胥掘墓鞭尸,遭受了生罪死受的奇耻大辱。

要是楚平王识人,重用计然。历史必将改写。

一个人的想法往往可以决定他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品性刚直、热爱自然的计然,虽然才华盖世,冠绝古今,却不肯主动游说而自荐于诸侯。他怀着“大丈夫恬然无思,惔然无虑,以天为盖,以地为车,以四时为马,以阴阳为御,行乎无路,游乎无怠,出乎无门”的泛泛大志,经常遨游于山海湖泽,自号“渔父”,不为天下所知。

然而,计然终还是为人所知、为人所学、为人所爱了。

唐天宝元年(742),被崇道的玄宗皇帝赐封为“通玄真人”,与文始真人尹喜、冲虚真人列御寇、南华真人庄周并称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的文子计然,其著作《文子》也被尊为《通玄真经》。

1973年,河北定县四十号汉墓出土《文子》残简。墓主被确定为西汉中山怀王刘修,该墓位于河北省定州城关西南4公里八角廊村,称“八角廊竹简《文子》”。八角廊竹简《文子》与今本《文子》相同处有六章,可见其并非伪书,而是一部先秦古籍。

把《文子》带到棺材里的中山怀王刘修,对于《文子》和计然,那可真算得上是“死了都要爱”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