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籍|《文子》老子弟子范蠡之师,授范蠡七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

 sos天外飞仙 2019-01-27

古籍|《文子》老子弟子范蠡之师,授范蠡七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

文子

道家始祖老子的弟子、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

文子,姓辛氏,号计然。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生卒年不详,是道家祖师,与孔子同时,是《文子》一书作者,文子思想尚阳 。常游于海泽,越大夫范蠡尊之为师,授范蠡七计。范佐越王勾践,用其五而灭吴。

《汉书·艺文志》道家 [2] 类著录《文子》九篇,班固在其条文下注明:“老子弟子,与孔子同时。”文子学道后无所不通,游学于楚。楚平王孙白公胜曾向他询问“微言”。后又游学到齐国,彭蒙、田骈、慎到、环渊等皆师事之,三晋之地的文子学派和齐国的黄老学派共同形成了北方道家。《文子·上德》篇有明显的《易》学特色。《上德》解易与《彖》、《象》为同一思想脉络的发展。

古籍|《文子》老子弟子范蠡之师,授范蠡七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

范蠡

文子,早先是晋国流亡的贵族。他博学多才,天文地理无所不通。但是外表貌似平庸、愚钝,但自小非常好学,通览群书。就像人们常说的大智者若愚。时常观察学习大自然,善于从事物刚开始发生露出倪端时,就能知道事物的发展规律,知道别人的想法。

因为他品行刚直,酷爱山水,常泛舟出游。而不肯主动游说,自荐于诸侯,所以尽管才冠当世,却不为天下人知。所以称做计然。因为他经常遨游山海湖泽,因此又号称渔父。曾经在南游到越国的时候,收范蠡为徒。范蠡曾经想将他推荐给越王,但他却对范蠡说: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荣乐。范蠡由此更深深的敬佩他,更尊敬他,虚心向他学习。

古籍|《文子》老子弟子范蠡之师,授范蠡七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

文子的思想后来影响了墨子,主要表现三方面。

其一,文一了以无私兼爱释仁,这一点为墨子所接受,兼爱成了墨子思想的核心。

其二,知贤、爱贤、尊贤、敬贤、乐贤与尚贤。

其三,节用。俭是老子的三宝之一。

古籍|《文子》老子弟子范蠡之师,授范蠡七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

墨子

总之,文子是老子的弟子无疑,与孔子同时年龄小于孔子。他虽学习了各家学说,但经过自己的融会贯通,遂别生新义,乃过所承。世称文子勤学苦练,故得道尤高,而卒归本于老子。王充曾称:“老子、文子,似天地者也。”对他极推崇。文子学道早通,游学于楚。楚平王孙白公胜曾向他询问“微言”。后又游学到齐国,把道家兼融仁义礼的思想带到齐国,彭蒙、田骈、慎到、环渊等皆为其后学,形成齐国的黄老之学。后来文子又到南方的吴越游历,隐居在吴兴馀英禺山,不知所终,或云成仙而去。

古籍|《文子》老子弟子范蠡之师,授范蠡七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

名言名句欣赏

文子的主要著作《文子》(《通玄真经》)中有很多名言名句,被后世的著作所吸收承袭,从而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人莫鉴于流潦而鉴于止水,以其清且静也。

《庄子·德充符》:“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古籍|《文子》老子弟子范蠡之师,授范蠡七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

故仁莫大于爱人,智莫大于知人。

《论语》:“仁者爱人。”文子是老子弟子,当与孔子同时,而《论语》是孔子弟子集孔子语而成,若《文子》为文子本人所著,则“仁莫大于爱人”早于《论语》“仁者爱人”。按,汉墓中与《文子》同时出土亦有《论语》残简。

古籍|《文子》老子弟子范蠡之师,授范蠡七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

善游者溺,善骑者坠,各以所好,反自为祸。

《淮南子·原道训》引用为:“夫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

古籍|《文子》老子弟子范蠡之师,授范蠡七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

凡人之道,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圆,行欲方;能欲多,事欲少。

孙思邈《千金要方》转用为:“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古籍|《文子》老子弟子范蠡之师,授范蠡七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

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良弓藏,功成名遂身退,天道然也。

《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古籍|《文子》老子弟子范蠡之师,授范蠡七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

混混之水浊,可以濯吾足乎?泠泠之水清,可以濯吾缨乎?

《史记》载屈原遇渔父,有歌曰:“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矢之疾,不过二里;跬步不休,跛鳖千里;累块不止,丘山从成;临河欲鱼,不若归而结网……

古籍|《文子》老子弟子范蠡之师,授范蠡七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

山致其高而云雨起焉,水致其深而蛟龙生焉,君子致其道而德泽流焉。

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汉书》:“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皆出其后。

古籍|《文子》老子弟子范蠡之师,授范蠡七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

古往今来谓之宙,上下四方谓之宇。

据出土竹简,改“老子曰”为“文子曰”,则此语出自文子本人,而世传《尸子》有“上下四方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之语。尸子为战国时人,晚于文子。则最早阐述“宇宙”者,当为文子。另外与尸子同时并且早于尸子的还有庄子,亦有“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庄子·齐物论》:“奚旁日月,挟宇宙?”最早使用了“宇宙”一词)《淮南子·齐俗论》引用《文子》此语,而改为“往古来今谓之宙,天地上下谓之宇”。

古籍|《文子》老子弟子范蠡之师,授范蠡七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

非淡漠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并覆,非正平无以制断。

《淮南子·主术训》引用了《文子》,改为“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增加了一句“非慈厚无以怀众”。到了三国时,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再次抄用,改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古籍|《文子》老子弟子范蠡之师,授范蠡七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

夫乘舆马者,不劳而致千里;乘舟楫者,不游而济江海。

荀子在《劝学》篇有“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而文子早于荀子。

古籍|《文子》老子弟子范蠡之师,授范蠡七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

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基也,故人君者,上因天时,下尽地理,中用人力。

《淮南子·主术训》引用此语,略有改动:“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是故人君者,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

古籍|《文子》老子弟子范蠡之师,授范蠡七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

是以圣人之道,宽而栗,严而温,柔而直,猛而仁。

《淮南子·氾论训》按原文引用。

古籍|《文子》老子弟子范蠡之师,授范蠡七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

学而不厌,所以治身也;教而不倦,所以治民也,贤师良友,舍而为非者寡矣。

《论语·述而》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句。

古籍|《文子》老子弟子范蠡之师,授范蠡七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淮南子·氾论训》抄用为“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改“俗”为“旧”。

古籍|《文子》老子弟子范蠡之师,授范蠡七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

今为学者,循先袭业,握篇籍,守文法,欲以为治,犹持方枘而内圆凿也,欲得宜适亦难矣。

此乃成语“方枘圆凿”最原始出处。而宋玉《九辨》:“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晚于《文子》。

古籍|《文子》老子弟子范蠡之师,授范蠡七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

故扬汤止沸,沸乃益甚,知其本者,去火而已。此为成语“扬汤止沸”最早出处。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汤之沧,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三国志·魏书·刘廙传》:“扬汤止沸,使不焦烂。”

古籍|《文子》老子弟子范蠡之师,授范蠡七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

衰世之主……构木为台,焚林而畋,竭泽而渔,积壤而丘处。

此即成语“竭泽而渔”最早出处。随后有《吕氏春秋·卷十四·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 年无鱼。”再后来有《淮南子·本经训》,引用《文子》原文。

古籍|《文子》老子弟子范蠡之师,授范蠡七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