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很多人都误解了:《老子》所说的“功遂身退”,不是指退隐或退位

 传统文化管窥 2021-08-25

中国古人有“功成身退”之说,认为在大功告成之后,应自行隐退,不再做官或复出,远离政治是非。

这被认为是明哲保身之道。

吴越争霸

这方面最著名的典故,当数春秋时越王勾践与他的两大功臣——范蠡和文种的故事。

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等记载,越王勾践曾大败于吴王夫差,屈辱求和。

后在范蠡、文种的辅佐下,卧薪尝胆,恢复国力,终于灭了吴国,一雪前耻,并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勾践灭吴称霸后,范蠡居功至伟,封上将军,但他深知“大名之下,难以久居”,所以明智地选择了功成身退,泛舟五湖。

范蠡走后,曾写信给文种,劝他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未能听从,不久果然被勾践赐剑自杀而亡。

传说范蠡改名陶朱公,后以经商致富,一直活到了八十多岁才去世。

后人于是以范蠡为“功成身退”的榜样。

范蠡携西施泛舟五湖

“功成身退”这个成语,通常被认为出自道家学派的开山之作《老子》《道德经》)第九章,原文如下: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第九章

这一章主要讲“盈”,老子反对持“盈”——锋芒毕露、贪得无厌、骄傲自满,都是“盈”的表现,都将导致不好的结局。

老子告诫人们,不可持“盈”,一个人在功成名就之后,如能“身退”,才是长保之道,才符合“天之道”。

这里的“身退”,很多人理解为退隐或退位;但正如不少学者所指出,这样理解恐怕是误解了老子的原意。

对此,唐人王真在《道德经论兵要义述》中就指出:“此言'身退’者,非谓必使其避位而去也,但欲其功成而不有之耳。

老子所说的“身退”,并不是要人做隐士

著名道家文化学者陈鼓应先生也认为:

“'身退’并不是引身而去,更不是隐匿形迹。

'身退’即是敛藏,不发露。老子要人在完成功业之后,不把持,不据有,不露锋芒,不咄咄逼人。可见老子所说的'身退’,并不是要人做隐士,只是要人不膨胀自我

老子哲学,丝毫没有遁世思想。他仅仅告诫人们,在事情做好之后,不要贪慕成果,不要尸位其间,而要收敛意欲,含藏动力。”

老子的智慧

著名哲学家叶秀山先生还将老子的“功遂身退”看成是“生”、“死”智慧,他说:

“'我’的'事’不能使'我’'永生’;但只要'我’'活’着,就不要让'事’'束缚’着'我’,使'我’'未老先衰’,使'我’'早亡’('早已’)。

于是,'我’'退’出了'事’、'功’(即使是'我’做的),则'我’可不为'事’、'功’所'累’、所'缚’,而可保持着自身的'可能性’,则为'自由’之'身’,而有前途,有希望,有未来,有青春活力,至少,有一颗'赤子之心’。”

对于以上看法,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发表高见!

    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