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请不要与世隔绝。

 长沙7喜 2017-07-02




一思关键:积极心态




  科科荐读  


一个很焦虑的家长,在家长群里分享她和她儿子的经历,发人深省,令人深思。她的孩子11岁,六年级,做什么事都不积极,几乎没有喜欢的事情。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谢涵博 直播课负责人

科学家长观产品规划师 | 一思专栏作者



01


有一次,班里的美术老师说有一个绘画活动,每个班只有两个名额,而为了鼓励孩子参加活动,她就给孩子报了名。


后来,孩子没有去参加这个活动,因为他根本就不喜欢参加,这位家长感到非常生气。


这样的事情其实发生过很多次,比如某次考试之后学校放假,她的孩子几乎不出门玩,天天在家里。



一般我们都会认为,孩子放假在家不出去玩,八成是在打游戏,可是她的孩子不一样,没有玩游戏,而是看书或者看电影。


其实这样的习惯也是很好的,看书或者看电影也可以缓解学习压力,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有帮助的。


不过在我们的观念中,一个孩子应该是活泼好动的,出去玩才是常态,总在家里确实有些别扭。


据这个家长说,她家所在的小区有个乒乓球培训班,每年她都会让孩子去学习学习,可是孩子就是不去。


这个孩子的情况其实已经很清楚了,他本身就不是一个积极的孩子,尤其对于活动或者比赛之类的特别不感兴趣,如果家长要求,他会扭着头说不参加,直接拒绝。


相信任何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是这样的状态都会坐不住,因为家长们会有这样的担忧,什么担忧呢?孩子会与这个世界隔绝。


一个把自己隔离起来的孩子,很难有开阔的眼界,很难有灵活的思维,很难和他人成为朋友,一旦长期下去,注定被这个时代抛弃。



02


为什么一个孩子不喜欢参加活动,不喜欢和其他孩子出去玩,而是更喜欢自己呆在家里?


其实,这样的孩子想法是很简单的,就希望自己不被打扰,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时间,做自己想做且喜欢的事情。



这样的人其实不在少数,其中比较出名的是一个叫做朴树的歌手。


朴树曾经有十年的时间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里,而这十年间他的生活非常平常,几乎不出去和朋友游玩,一周呆在家不出门是常态。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喜欢让自己宅起来的人都是很有才能的,他们喜欢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做喜欢的事情,因为他们希望自己可以专注起来,全情投入进去。


说实话,大多数人很难全神贯注的去做一件事了,因为这个世界变得太快,甚至眼花缭乱,注意力成为了稀缺资源。


所以,孩子从小到大最需要的一种品质就是专注,因为这个品质实在太难得了。


当然,专注并非是宅在家里,孩子代表的是活力和青春,外面的世界还是要接触的,尤其是外界的人。


家长想让孩子不总宅在家里,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到这四点:保持耐心,鼓励引导,保持同理心,想尽办法让孩子尝到甜头。


孩子从宅到不宅是需要时间的,家长必须比孩子还有耐心,而且在这过程中家长要不断地鼓励孩子,尽可能影响孩子改变想法。


另外家长要有同理心,多从孩子角度思考问题,这样的话引导孩子就会容易很多,而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孩子尝到甜头,比如参加比赛得到了奖品,或者和其他孩子出去玩得到了赞美。


总的来说,孩子从小就能主动要求拥有自己的时间是一件好事,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多元性的培养,所以与外界的接触,和他人的交流,开阔眼界,丰富认知,绝对是有益无害的。


任何时代都是因为开放才有了前进,孩子的人生也是如此,所以请孩子不要再与世隔绝了,因为这并不是好的归宿。


只有丰富多彩的人生才是你最需要的,千万别让未来的自己后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