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做父母

 崔晓贵在写稿子 2017-07-02

小家伙很讨人喜欢,只要醒来,见到人就会对人笑。但是如果是妈妈以外的人去直接抱他亲吻他,他就会哭喊,因为一般婴儿都是这样,大人们也都习以为常。外婆、大姨、舅妈,还有家里的亲戚们,就这样带着满满的爱意轮流抱着,喜爱着,亲吻着孩子,也伴随着孩子的哭声,有时候我下班回来直接去抱起他亲吻他时他也会哭。

原来婴儿在3-6个月之前的记忆力只有10个小时,超过这个时间,婴儿就不记得之前发生的事情和人物了。由于在远古时期,婴儿在这个时间段里是非常的弱小,对外没有丝毫的抵御能力,非常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婴儿就进化出来在这个阶段非常明锐的观察和感知能力。他能通过环境的气氛和人的眼神来判断是否安全,以及他人对他是否抱有善意或者敌意。同时,因为在婴儿的思维概念里,嘴巴是用来吃东西的,在他还没用判断出抱他、亲吻他的人对他抱是有善意之前,他会以为自己要被人吃掉,所以就很惊恐的哭叫。而且,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发生,会给孩子投下阴影,孩子会变得胆小,这种状态会伴随孩子的成长。知道这个道理后,我们家人在孩子一岁之前,如果是离开孩子一天以上,要再去亲近孩子的时候,都会在离孩子一定距离之外先和孩子通过眼神、微笑进行沟通,在得到孩子已经解除警戒的,信号之后,才与孩子亲近。自此就没有再发生孩子在被亲戚抱着亲吻时哭叫的事情了。

因为有了这次经历,我就更注意观察思考孩子的行为和反应,然后去发现其背后所带有的婴儿行为学和婴儿心理学,并翻阅相关的资料,慢慢的发现自己开始注意从前没有在意的很多细节,那都是孩子成长应该关注的地方。

阳阳刚生下来,因为脸和身上的皮肤很嫩,为了避免他的小手指甲将他的脸和皮肤抓伤,他妈妈就按照惯例马上给他戴上手套,为了避免受凉也给他脚上穿上了袜子。他的小手薅个不停,他的小脚也踹个不停的。在婴儿1岁之前,婴儿的手掌和脚心有众多的触觉神经需要通过他的触觉去感知外部的世界,然后将这个感知信息传递到大脑,以帮助大脑快速的建立触觉的信息感知和处理系统。如果戴着手套、穿着袜子,手脚无法和外界充分接触触摸,就影响到他触觉的信息感知和处理系统,这种影响是不可逆转的。于是,我们在孩子生下3天后,就马上将孩子的手套、袜子脱了,给他剪了指甲,任由他的一双小手、小脚露在外面,这儿抓抓、那儿踢踢,让他的手脚接触到他所能触碰到的不同的物件,去感受不同物件所带给他的触碰感知,让他在这充分的感知中去建立他的触觉系统。代价也是有的,在前几个月,会时不时的看见孩子脸上有自己小手指甲抓的印痕。

现在母乳喂养的好处已经深入人心了,所以很多上班的妈妈即便上班,也会想办法带着奶瓶,在上班的间歇将母乳挤到奶瓶里,下班后带回家给自己宝宝吃。但是,在我和太太通过对孩子吃奶的过程发现了更多的信息。除了母乳自身带有足够的营养和母体的免疫因子,孩子吸食母乳能保证营养增强体质不生病外,通过婴儿直接接触母亲的乳房吮吸母乳,可以快速帮助母亲恢复身体,婴儿通过嘴、脸、鼻子、双手和身体与母亲的乳房、身体的接触,特别是乳房的接触,由于母亲乳房的温柔、弹性这些特质,使婴儿的触觉得到很好的不可替换的刺激,这不仅能让婴儿与母亲建议一种合理高效的亲情关系,还能让婴儿在建立起这种亲情关系的同时完善了自身的触觉感知能力,这为他今后与独立于他身体的外界建立一种合理有效的亲密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他有信心有能力去与独立于他身体的外界建立关系。 到了两岁,才给孩子断的奶,就是为了培养他处理与独立于他身体的外界怎样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我们儿子在刚出生的几个月,和很多孩子一样有一个折磨人的习惯,那就是白天睡觉,晚上10点就醒,然后一直要到凌晨5点钟左右才会再睡,而且这个过程中必须大人抱着不停的走才能睡着,只要一停马上就醒,一醒就哭。很多家的大人就会按照老辈子的经验,在白天的时候将孩子弄醒,不让孩子睡觉,这样一来,到了晚上孩子就能乖乖的睡觉了,大人也能得到一点时间休息,这被当成很多有效的经验一代代的传递,也一直反应良好。我们没有这样做,而是按照孩子的自然规律来跟进我们的作息时间。

因为婴儿在母体内是处于一个不停运动的空间,妈妈走孩子就跟着动,即便妈妈坐着或睡着了,身体也会有轻微的动着或者翻身,这样婴儿也就保持着不停的动着的状态。所以,当婴儿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时,他会带着这样的习惯去感知这个世界。在轻轻摇晃中,婴儿的感知就回到了他所熟悉的母体的环境里面,于是就能安心的睡觉了。同时,婴儿在母体里所能感受的光线是非常弱的,几乎就是黑暗的状态。所以,当他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本能的保护系统就会立即启动,调剂他的身体功能,让他白天睡觉,晚上醒来。这样,就让他躲过了白天强烈的阳光,然后在夜晚相对暗淡的灯光下让他的眼睛慢慢适应这个新世界。如果强行的打乱他的这样保护系统和规律,就会让他在不能适应强光的阶段强行接受强光,这会伤害他的视觉系统,这就像大人用眼睛对着太阳看所受到的伤害一样。

在电视上,我们一定都看到过这样的画面,当某地的地下掩体或者矿山发生事故之后,井下一片漆黑。在地面工作人员日夜抢险之后,终于将遇险人员安全救出。当遇险人员被担架抬出井口的时候,一定有这样的细节,那就是每一个遇险人员的眼睛都是用眼罩给罩住的。因为几天、十几天二十几天没有见到阳光了,为了保护眼睛免受阳光的伤害,所以必须带上眼罩。对于成年人我们会想到要保护他们,但是对于婴儿,还是的父母却没有去考虑过他的权利和利益。想一想,仅仅是在井下的那段不见阳光的日子就需要保护眼睛免收伤害,在母亲肚子里待的时间更长的孩子那更是要得到分外的呵护才行呀。但是很多家长都忽视了这一点,这也给孩子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孩子的这个白天睡觉晚上醒来的习惯我们一直没有去干预,直到半岁多的时候,他自己调节过来,我们才得到一些休息。那段时间非常累,但是回报是丰厚的,直到现在,孩子的眼睛一直保持在5.2左右。

两个月后,孩子开始生病了,高烧38.5°,我们手忙脚乱的抱着孩子到医院看医生,但是并没有按照医生的要求输液,而是开了一点退烧药和酒精,就回家自己照顾孩子了。因为如果给孩子输液,虽然抗生素能马上治好孩子的高烧,但是抗生素的使用户造成药物滥用,是身体形成抗体。同时,婴儿的免疫系统不能调动起来去与细菌作战,就会影响到孩子的体质。所以,我们最后只是给孩子吃了一点降温药,然后用酒精擦拭身体的方法给孩子做物理降温。这样,整个晚上,孩子的身体只要温度一上来,我们马上给他用酒精擦拭,擦拭一段时间之后体温就降下来了,在过一会儿,体温有上来,我们就又给孩子擦拭身体,这样反复的循环,虽然很累,但是我们知道,在孩子的体内,他的免疫系统正在与细菌做斗争,而且在这样反复的斗争过程中,他的免疫系统变得越来越强大,身体也变得越来越健康。

在孩子3岁之前的这段时间,只要不超过高烧38.5°,我们都在家里给孩子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来处理,这种方法每次常常要让我们整个晚上、整个白天的都在不停的给孩子擦拭酒精或者凉水。3岁之后,孩子就很少生病了,这也跟小时候让孩子通过增强自己的免疫系统来抵御细菌有很大的关系。

在孩子刚满月之后,除了刮风下雨下雪,我们都坚持每天在适当的时候推着小推车,带着孩子出去,这样孩子就有了充足的日光浴,对骨骼的发育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每天通过他的眼睛不断的从外界接受到各种不同的信息,让他的大脑自己去完成婴儿期所需要的信息构建和处理体系中信息的采集、遴选、甄别工作,我们只需要把他带进信息源所在地就够了。

婴儿在从出生到1周岁左右的这段时间,外部信息的摄入对构建其大脑思维体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到了3岁就大致定型了,再到后面,只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而无法提升大脑思维体系的档次和高度。

孩子生下来后,我们没有找父母来带,也没有钱去请保姆,而是坚持自己带孩子。

现在有很多年轻父母会将孩子交给老人带,自己或工作忙或为了过轻松的两人世界的生活。可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在自己孩子3岁之前的婴幼儿时期,是建立与这个世界最基本的亲密关系,以及与这种亲密关系如何产生互动的关键时期,孩子没有能够与自己最亲密最重要的人建立起这样的关系,这会给他内心留下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会有一种被抛弃感,这会产生内心的自卑和孤独,这种阴影以伴随着孩子的一生,成为他的潜意识。同时,父母在这个阶段如果缺失,那么,这辈子你们就很难再有机会走进孩子的内心,孩子会永远在爱你们和不信任你们的矛盾痛苦中挣扎,形成一种分裂的人格。你们也失去了成为孩子的好父母、好朋友的机会,在今后孩子的每个成长的关键点上,孩子会本能的拒绝你们的参与,因为孩子自卑和孤独的潜意识会害怕向你们敞开心扉,也不知道怎样向你们敞开心扉,更害怕向你们敞开心扉的时候再次被你们抛弃,这又会再次伤害孩子。这样的伤害会在每一次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所以,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向你们敞开心扉的时候,赶快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否则,当孩子关闭他的心房之后,无论你们在外面再怎样努力的去扣门,那门将永远不会再向你们敞开了。

在产房,临近我们床号的那位产妇人很和善,家境也很富裕,她生了一个女儿,也非常可爱。平时闲聊中她告诉阳阳妈妈,他们会让家里的保姆带孩子,这样,她就能留出时间去做自己的事情。后来阳阳妈问我对这件事情怎么看,我说,那位年轻的妈妈是一位善良和有良好教育背景的人,只是不知道某一天她是否会有猛然醒悟和后悔的时刻,那时,她是否会痛心疾首,会觉得一辈子愧对孩子。阳阳妈问为什么?我说,还是那句话,在远古时期,婴儿在刚刚出生的这个时间段里是非常的弱小,对外没有丝毫的抵御能力,非常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婴儿就进化出来在这个阶段非常明锐的观察和感知能力。他能通过环境的气氛和人的眼神来判断是否安全,以及他人对他是否抱有善意或者敌意。他能判断出谁是他的亲人,谁是他最值得信赖的人,谁是外人。当把孩子交给保姆带的时候,孩子会判断亲人抛弃了他,他所可以信赖的人离开了他,他完全处于一个不为他所信赖的人的掌控之中,这会让他陷入一种深深的恐惧和不安之中。短时间内,小孩可能会因为这些原因而出现生病发烧等症状,这就是孩子的自我保护系统在感知危险时候的生理反应。慢慢的,小孩在恐惧和不安中逐渐调整身体机能,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孩子会试着去与保姆建立一种亲密友善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的建立是基于一种不安与恐惧,而不是基于一种亲情,这种关系会混淆孩子的判断能力,孩子也会将这种不安、恐惧、被抛弃和不信任等负面的信息以潜意识的形式留存在自己的思维中,这种潜意识会一直伴随孩子的一生。这并非保姆没有善意,而是因为做父母的不懂得孩子的需求。所以,有时候你会发现,有些年轻妈妈在一起聊天时,会无意说出自己孩子和保姆更亲,而和自己反而不亲,但是在说着这些话语的时候,常常是带有些许的调侃和玩笑,有时甚至是带有某种莫名的优越感,因为他们请得起保姆,因为他们能超脱而不受孩子的羁绊。其实,他们不知道,当他们在这儿轻松调侃和显示优越感的时候,他们的孩子正将自己那颗脆弱和孤独的小心弱弱的、伤心的、无助的、不知所措的抓在手上,任由那血从这心里淌出来。

之所以坚持要自己带孩子,是因为从对孩子最有利的角度看,父母是最能打开孩子心扉的亲人,父母也因为护养孩子,能与孩子一起成长。通过自己带孩子,能够长时间的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和变化,慢慢全方位的看清自己孩子的真实特点,这能为孩子的成长和快乐提供有效的意见和建议。

由父母亲自己带孩子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这样的观念即便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是近几十年才漫漫认识到的。所有,2013年,当凯特王妃诞下乔治小王子时,英国王室竟然能够将王妃自己带孩子包装成更贴近平民的亲民行为大肆宣传,英国民众也为王妃的这种贴近平民的行为表示赞赏。然而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的是,凯特王妃这样的决定一定是得到一位专业的婴儿心理学家的帮助,出于作为母亲为自己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作出的正确决定,这跟是否是王妃、是否是亲民一点边都不沾。

同时,这一现象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当时英国人对于父母自己带孩子的重要性也并不是很清楚,所以,才有了当凯特王妃在诞下乔治小王子后,英国《每日邮报》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近6成英国民众认为,凯特在生孩子后应该大幅减少自己的王室职责。对于“王室宝宝”的抚养,53%的民众认为凯特的父母应该“扮演重要角色”,而认为查尔斯王储夫妇应该承担起这一义务的只占47%。

孩子在1岁半左右的时候,虽然会说一些简单的话语,但是在和同龄人交往的时,往往无法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就会用打的形式来取得和对方交流的机会,这种状况很多大人完全不明白,还误以为孩子突然之间特别具有攻击性,这个时候大人如果懂得孩子的这个语言,就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介入,帮助孩子之间建立沟通关系。

在孩子一岁三个月的时候,我和他妈妈带着孩子到银行办事,我们正在办事,突然听到桌子旁一个小孩哭起来,一看,原来是我们孩子在用手薅了那个小孩两下,那小孩的妈妈很生气,就在那儿说让他打回来,但是那小孩不敢动,只是哭,我们孩子则站在那儿看着哭泣的孩子,于是我走到我们孩子面前,蹲下身子和蔼的问孩子,说,你是不是想要和那个小朋友交朋友呢?我们孩子很无辜的点点头,然后我抱着孩子说,那爸爸去帮你们交往,好吗?儿子点头说嗯。我起身回过头去和那孩子的母亲说,现阶段的孩子由于语言的发育还没用达到一定的储备,所以,在他们需要和外界的同龄人交往的时候,无法用语言来沟通表达,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会用肢体语言来传递沟通的信息,这会造成孩子的误解,很多家长也会产生误解。那孩子的妈妈听到这有一种如梦方醒的状态,也很友善的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之后,我就和两个孩子轻轻的交流,让他们成为了好朋友。

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一些儿童的行为学的知识,能够帮助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也懂得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