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慷慨幽柔、华丽大气的京剧

 唐宋自在鸟 2017-07-02

人生在世如春梦,且自开怀饮几盅。

不要说谁是谁非感情错与对,

只想梦里与你一起再醉一回。

剧虽以“京”命名,但并不源于北京。而是由南方入都的安徽的徽调、湖北的汉调,又吸收流行于北京的梆子、昆曲、京腔等的营养,融会本地语言,然后形成的一个新剧种。“京剧”这一名称据考证,1876年始见于上海。

谈到京剧的形成,必须从徽班进京说起。清初,在京师梨园盛行昆山腔和弋阳腔。乾隆五十五年(1790),各地方戏曲借为皇帝祝寿之机,纷纷进京献艺,一时南腔北调云集,争奇斗艳。先是秦腔演员魏长生名震京师,接着又有由高朗亭率领的扬州三庆徽班入京。“三庆”班以二簧调为主,兼唱各种腔调,很快便压倒了秦腔,于是一些秦腔演员又入徽班谋生,形成徽、秦两腔合作。此后,又有不少徽班相继入京,其中以“三庆”、“四喜”、“和春”、“春台”最为有名,时称“四大徽班”。

徽戏的剧目不但题材广泛,而且通俗易懂,深受老百姓的喜欢。徽戏的声腔曲调也富于表现力。同时徽班又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不但善于学习他人长处,而且注意顺应观众的要求。到北京后,他们便在唱念中吸收京音,以满足观众的需要。徽班的进京为京剧的形成准备了初步的条件。但只有徽班,京剧还无从产生。

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剧的最后生成,还有汉戏的一份功劳。汉戏即汉调,流行于湖北汉水一带,乾隆末年传入北京。但汉戏演员进京后,没有单独组班演唱,而是搭入徽班,其对徽班的声腔曲调起到了丰富和改造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徽班的演唱水平,使诸腔杂陈变为以具有新特点的皮簧腔为主的音乐形式。徽汉合流为京剧的最终形成创造了条件。

从1790年开始,经过五六十年的孕育,京剧终于从徽班中诞生。无论在剧目,还是在声腔、音韵、表演上,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例如在音乐上,形成以皮簧为主,以昆腔、吹腔、拨子、南锣为辅的,既完整统一又多姿多彩的体系;在舞台语音方面,“北京化”使演唱具有了新的特色,显示出独特的韵味;在剧目上,京剧继承了皮簧戏的艺术成就及其丰富的剧目200多出,如《宇宙锋》、《玉堂春》、《群英会》、《长坂坡》、《野猪林》、《霸王别姬》等;在表演艺术上,经过无数艺人长期实践,形成虚实结合、形神兼备、精致细腻的艺术手法和美学境界。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尊一声驸马爷细听端的。

剧诞生初期,出现了工老生的谭鑫培和工旦角的王瑶卿两位著名艺人。谭鑫培统一了当时舞台上由于各地演员荟萃,南腔北调交流所使用的字音,以湖广音爽京音读中州韵的方法,形成一种念腔,设计了许多剧目的做功和表演。王瑶卿则在唱腔设计、角色扮相、表演方法以至剧本内容方面都进行了全面开拓,使旦角这一行当在以后的京剧界焕发出灿烂的光芒。他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京剧四大名旦都是他的学生,因而有“通天教主”之称。除了这两位划时代的人物外,老生行当产生了余叔岩、言菊明、高庆奎、马连良、周信芳、李少春等名家,旦行中则有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这四大名旦。另外,武生行当中的杨小楼、尚和玉、盖叫天等;净行中的金少山、郝寿臣、侯喜瑞、裘盛戎、袁世海等;小生行中的程继光、俞振飞、叶盛兰等;丑行中的王长林、萧长华、叶盛章等也都是独树一帜、享有盛誉的名家。

由于京剧在中国戏曲中的独特地位,所以别称为“国剧”。而京剧艺术表演大师梅兰芳所创立的表演艺术被世界戏剧界称为“梅兰芳表演体系”,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并称为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作为中国戏剧艺术的代表,京剧折射着中华民族的审美精神,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以上文字摘录整理自《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

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

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

想当年,桃花马上威风凛凛,

敌血飞溅石榴裙,有生之日责当尽,

寸土怎能属他人,番王小丑何足论,

我一剑能挡百万的兵。

剧的内涵是很美的,美色中暖香四溢。京剧的美由几千年文明内敛而成,唐的风采,宋的意韵,“八千里”的豪气,“清风亭”的慷慨,以及杨柳岸边的晓月……都如万物复苏时的清光,将道德伦理、家国情怀、人生际遇,深凝在清凌凌的京胡声中送出。宛如一条河流,不尽流淌着民族的风骨和风情,不分昼夜地滋养着共有的精神家园。

京剧的形式也是很美的。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心手传递,融进非凡的艺术创意。举手投足,唱念做打,巧目顾盼……京剧舞台虽然简单,有时只有一桌二椅,可是演员的“四功五法”、言行举止,却是一招一世界,一念一生辉。于是,水袖圆场、西皮二黄,只要声韵乍起,舞台便如添万束追光,将剧场瞬间点亮,文化精神的起承转合托举出民族艺术的山高水长。

京剧的程式、写意与虚拟之美,令人心醉神迷,剧场里满座无声。鼓乐声中,人们的神情随演员的表演起伏波动,并骤而掌声齐鸣。那一刻,想必人们的内心一点点归于平静,身边喧嚣的世界,渐渐远离。

断桥哇!想当日与许郎西湖相见之时,

也曾路过此桥,如今桥未曾断,

素贞我,却已柔肠寸断!

剧的幽柔与慷慨之韵,不光铭刻着我们追寻精神家园的路径,还昭示着我们飞翔于未来世界的底蕴。作为民族艺术的代表,京剧在满堂生辉、老枝新翠的当下,唤起人们心底的文化自信,激发明日的艺术豪情,这是民族艺术的共生共荣之景。万物流转之中,民族艺术是我们面向未来、世界展示的人文情怀和重要实力。

历经200年的坎坷与辉煌,京剧除了留给我们自信与自尊,也难免遭遇悲怆和失意。但尽管如斯,音符里蛰伏着前人的创作意志,程式里铭刻着民族艺术生命秘籍的京剧,其所凝聚的文化精神,所传递的壮阔旋律,不会因岁月变迁而损其光。从勾栏瓦舍,到登堂入室,京剧在深厚的民间土壤里一路走来,也将在民众的关注中变新并且绰约前行。

我们有时所缺的,是定下心来,带着一颗感恩和享受的心,踏上民族艺术之旅,体味来自精神家园的芳香,感受温暖与润泽。

(以上文字节录自刘玉琴《京剧之美》)

啊哈哈哈……

前呼后拥,威风浩,

立旗号,齐天也那皎皎!

排雄阵,砺枪刀,

败瘟神,驱强暴。

管叫他胆战魂消,玉帝折腰!

按不住,怒气冲霄,蔑看天宫——

看你“专植*毒菜”到何时!


(谢谢关注)


☆自思自省☆自勉自立☆自语自乐☆自游自在☆

追求真·传播美·守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