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修心得(二十一):气是健康之本

 hhs179 2017-07-02

 静坐到现在,越来越觉得气是健康之本。这个健康,既包括生理方面的健康,也包括心理方面的健康。这个感觉来自于长期以来对于静坐的坚持,以及对静坐过程当中气与自己的生理状态与心理状态变化之相互影响的反复揣摩。

 

当坚持有规律地练习静坐到一定程度时,身体里面气机的变化就会变得越来越明显。不仅在开始静坐时很快就会感觉到身体不同部位,尤其是头顶、后脑、会阴、脊柱和胸腹部出现气集聚及流动的酥麻感,即使在没有静坐的普通状态下,也会经常感到身体不同部位,尤其是在手、脚、腿、手臂、耳朵等部位发热或有丝丝缕缕的热流通过。在自己起居比较正常,身心比较协调的时候,静坐时会感觉气很快就会从从会阴到头部的中轴部位向全身,包括四肢均衡地弥散开。而当有几天因为事务太多,吃得也比较杂,感觉身心有些散乱之时,静坐时会马上发现全身气机的不平衡。比如在脊柱的一侧会感受到气的凝滞,或胃区某个部位似乎有东西堵在那里。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地静坐,身体其余部分的气机才会慢慢地把这些不通的部位攻克消解掉。而这种凝滞或堵塞感平时是感觉不到的,只有在进入静坐状态时才会显露出来。这意味着静坐到一定程度,我们能够随时疏通身体经络的堵塞之处,使潜在的病灶以一种自然温和的方式被消解。这种情况下人当然就不容易生病。我开始认为,不太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人摄入的很多有毒有害的东西,包括吸烟、食物当中的添加剂、细菌、病毒、化学物质以及雾霾,对人的最终的伤害都是通过改变正常的人体组织,进而影响气的通行而发生的。通过练习静坐,使人体内真气旺盛并且在体内的运行始终处于流畅无阻的状态,气就能使变异了的人体组织重新恢复正常,这是健康的重要条件。

 

以上说的是气与生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也与此相若。前不久读到一句话,说“凡病之起,多由于郁。郁者,滞而不通之意也。人禀七情,皆足以致郁,喜则气缓,怒则气上,忧则气凝,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行气紊乱,皆致壅滞,足以郁结。”,颇有茅塞顿开之感。记得去年随学习之路团队骑行到太原之时,因一事颇为生气。当时一怒之下,只觉一股气闪电一般从颈背窜到头顶,头皮都为之一炸。这种反应可是平生以来第一次经历,连自己都颇为吃惊。想来这是由于坚持静坐,全身的经络比较通畅,情绪反应引起气的变化更为明显的缘故。情绪对于气有这样的影响,就意味着在人的情绪不够平衡时,气在体内的流畅运行就会被扰乱。在人持续地处于某种不良情绪当中时,气机的长期失衡就会引起生理上的病变。

 

反过来,人其实是可以通过静坐,通过有技巧的呼吸吐纳来主动地平衡自身的气机运行,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对自己的情绪变化取得主动权。在这方面我于前几天一个自觉很有意义的发现时,初习静坐者往往被告知在呼吸注意方面只管呼气,不管吸气。但是在静坐已经小有所成之后,吸气比呼气同样重要。气在身体里不同部位的聚集,其对身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当气集聚在上半身,尤其是头部时,人的大脑会比较兴奋和紧张,人处在积极思索和行动的阶段。当气集聚在下半身时,人会比较放松,休息、消化,乃至性方面就会变得比较敏感。换句话说,在“精气神”当中,“精”的力量储藏于下半身,“神”的力量储藏于上半身,而“气”则在当中起沟通调和的作用,使“精”与“神”的关系免于失衡。

 

开始对静坐发生兴趣并尝试练习静坐的人,多半是健康方面已经出现问题的中老年人。他们奔波忙碌了大半辈子,往往思虑过多,而对于身体的感受及需要往往过度贬抑。对他们来说,在入门时只管呼气,有助于入静,同时在这过程中被过度贬抑的身体的感受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安抚和释放,从而有睡眠质量提高、胃口增加、性功能改善等效果。但是在任督二脉已经打通,全身经络都已经比较通畅的情况下,仍然只强调呼气就容易出偏差。前不久我就发现只管呼气的话,每次静坐只感到气凝聚在心窝部位,而身体其余部位,尤其是头部并无气感,坐再久也无法进入物我合一的状态。当我开始有所醒悟,同时也有意地通过轻柔地吸气将气沿督脉上提时,凝聚在心窝部的气团即慢慢散开,使头部及全身进入一种无物无我的状态。

 

当然,在情绪过于激动,比如过度悲伤、抑郁、兴奋等情况下,还是不要试图通过静坐去调节自己的情绪。因为此时身体里的气机的不平衡已经达到了光通过呼吸难以调整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最好先通过其它一些方法,比如和信任的人沟通、运动、听音乐、读书、旅游等方式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大致正常的情况下,再开始静坐,就能使身心达到最彻底的放松,重心恢复正常的情绪状态。

 

对于身体已经有严重的疾病的人来说,也是一样的。静坐毕竟是一种慢调理。在身体已经有严重的疾病,不采取吃药动手术等外部手段干预,身体可能很快就崩溃的情况下,还是应当先通过医疗来调理,使身体机能处于大致能够自我维持的状态,再通过静坐及饮食调理强本固元,则每一人都是完全可以通过静坐来消除各种生理疾病,恢复健康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