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场管理咨询的革命悄声到来——咨询生态系统开创者

 blackhappy 2017-07-02

订阅“北大纵横”,与千位咨询师零距离

===========================


作者:王健,北大纵横流程研究院院长

来源:北大纵横


早在2014年北大纵横创始人王璞先生在千名企业家五环峰会上讲了三个词“产品、平台、生态”,至今已有四年的时间,我没有看到更多深入人心的反应,也没有太多践行者的身影。企业家还在资源整合中,职业经理人还在绩效履约中,而咨询师还在项目撰写报告,没有人想象生态系统到底是什么,传统咨询危机悄声而来。


作为北大纵横集团流程研究院,我提出管理咨询生态系统的构建,基于几点考虑:


一、管理咨询市场的需要与客户的诉求;一般而言,从企业属性上看,分成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外资企业;从量级上看,分为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及小微企业;从成长周期看,分为初创阶段、高速成长阶段、成熟稳定阶段。其实企业属性、规模及成长状态决定了管理咨询需求的重点,比如,大型企业需要细化模块或者国家政府号召的规划等,更多要有专业技术性项目经理担任,需要系统性与逻辑性;中小企业需要可持续成长与发展,倾向对行业的熟悉了解,需要规范性与创新性;小微企业很多在初创挣扎阶段,需要务实效益化与资源引入,市场与客户却是他们的亟需。因此客户需求定位不同,其咨询重点与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对传统咨询合作模式发起变革呼唤;


二、企业发展时代倒逼传统咨询行业变革,颠覆传统咨询模式,不是一个人所能决定的,而是企业发展节点的特征体现。我们看看实业发展到今天,一批批企业(包括倒闭破产跑路的公司)的血泪史,还存在:关系导向(大树已倒)走入绝境、粗放暴富管理落后艰难跋涉、抓住当时政策面而今苦心竭力失去方向、企业家英雄人物却面临接班问题、家族产业理念疏离沟通很难等等。那么咨询产业发展轨迹呢,从点子型(改革开放初期)到策划型(上个世界末),再到合伙人驻场式服务(延续发展到当下),我们说报告撰写交付的模式还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但是,冥冥中,仅有的咨询服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管理专家不应该仅仅对一家企业挥斥方遒,却要考虑时代的管理服务需要。我预见,2020年之后,企业最抢手的不是管理专家,而是真正懂生态系统的职业经理人。不能再等了,我说,你可以不听;我思,你可以不随;我行,你可以不顾。而理念的突破是企业长青之基。


三、道理都懂,只是选择。上市公司报表披露,代替了标杆研究的投资;互联网数据搜索,使得行业报告(万元价值)大打折扣;营销外包与猎头,令企业职能在外聘职业经理人与打包分包之间做选择;微信宣传与资源圈子,省去了很多广告费;很多年前的咨询报告漫天飞,加之客户对接团队的学习能力,方法论与管理技术工具没有了神秘感,甚至获取没有了瓶颈。如果你不够资深,就不要讲道理,都懂。只是选择问题。思想领导力对于大型企业具有绝对权威性,而中国本土企业不完全是这样,我在2016年,走进一线实际,出过尾单地摊、开过滴滴、卖过海参、到过很多施工现场工地,现在我还骑着小黄车。这些不是“臭汗”管理,而是中国企业根脉所在,你只有知道中国,才能理解中国市场,才能明白中国企业家以及中国企业发展管理之道。


传统咨询生命力存在周期与危机,同时在透支公信力、技术知识以及逻辑性的价值。继往开来是管理咨询生态系统的到来!


作为管理咨询生态系统的开创者,研究院已经做好了新一代咨询的量能储备,目前职能体系已经数家签约(包括政府、融资基金、信息化、私董会),多条产业链生态布局到位,一花一草,皆是一个世界;草木丛生、万类霜天尽自由,亦是自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