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叱咤餐饮的金钱豹,四年间贬值7倍

 拓小天 2017-07-03

一度被冠以“最贵自助餐”的金钱豹,曾是高端自助餐的标杆企业,如今却迅速没落,门店数量锐减,并且还被曝出拖欠供应商2000万元货款,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曾火遍全国的自住餐厅“一蹶不振”了呢?

招牌_副本.jpg

发端于台湾的金钱豹在2003年进入大陆市场,开启了国内复合式自助餐厅的先河,一举成为高端自助餐乃至自助餐的代名词。在燕窝、鲍鱼等对于大众来说还是奢侈品的彼时,能够吃上一顿金钱豹,成为很多人“引以为荣”的事情。在上海成功登陆后,金钱豹在之后的几年里广开门店,北京、上海、深圳、天津、沈阳……到了2010年,其在国内的门店数量已达到18家,营业额近9亿元。但是在内陆颇获成功的金钱豹却几经周折未能上市,金钱豹创始人袁昶平遂以15亿元的价格将企业欧洲私募股权投资集团安佰深。

门店_副本.jpg

在安佰深接手后,金钱豹仍延续原来的风格,精选最好的食材,提供最优的环境,使用最新的料理,让来到金钱豹的食客流连忘返。得益于此,金钱豹继续扩张领地,并且开始向二三线城市发展,店面最多时达到26家,其在店面装潢上讲究排场,每家店面的面积达到数千平方米,一般投资都在3000万元以上。但高额的成本终究压垮了执意高端的金钱豹,财务数据显示,金钱豹在2013年和2014年税前亏损分别约为2.24亿元、2.08亿元,净负债分别约为3.27亿元、4.44亿元。

装潢_副本.jpg

2015年,连年亏损的的金钱豹再次卖身,来自香港的嘉年华国际以2.53亿港元的收购价格接手。2.53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19亿元,与2011年安佰深15亿元的收购价格相比,短短四年间金钱豹就达到接近7倍的贬值。但是嘉年华国际接手后并没能力挽金钱豹的颓势,据嘉年华国际官网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金钱豹在全国仍拥有13家餐厅,而如今仅仅过了半年时间,就关了11家店,仅剩北京的翠微店和上海的一家店面还在正常运营。

贬值_副本.jpg

6月28日,十余位金钱豹食材供应商在北京金钱豹翠微店门口提出金钱豹拖欠供应商货款近2000万元,曾经的餐饮帝国,竟走到了今天负债累累、风雨飘摇的境地。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其快速的扩张导致运营水平下降、经营模式老化与市场脱轨以及产品质量问题,是金钱豹迅速陨落的主要原因。高端餐饮的定位让许多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对其望而却步,进而导致店面生存力下降,石家庄的金钱豹开业仅半年就关门歇业了;在如今追求个性化、独立自主的时代,金钱豹大而全的“大锅饭”形式显然已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在被央视曝光“假鱼翅”事件后,金钱豹的品牌形象大打折扣,同时又因为内部管理问题严重,其食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导致客户流失。

总之,面对当前危机,金钱豹应尽快解决纠纷,并顺应市场潮流,对自身进行彻底的改革与升级,有效利用自身优势,扭转颓势,为下一步发展做长远规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