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琴材浅辨(中)——番外篇:桐木说

 宥其 2017-07-03

【编者按】本打算今天发原创的下篇,具体讨论青桐、泡桐和杉木的差别。但总觉得前边缺点什么铺垫,毕竟很多人一说到桐木还首先想到的是行道树——法桐(悬铃木)。想起早先看过一个文章《桐之图鉴|都市漫步之间,和你擦肩而过的好琴材》,是喵哉在'古琴十三点“公众号里刊的文章。我觉得这篇文章写的有意思,话说的也很清楚。听说斫琴师王鹏也大加赞叹和推荐。这里原文转载以飨读者。


原文:

说到古琴的琴材,昨天被人问了个问题:“听说古琴可以用桐木做,我家楼下有一排梧桐,秋天会长小球球的那种。能砍了做琴吗?”


嗯,我想你需要这份——



古琴,被从前的人昵称为“丝桐”。

练蚕丝,是为弦;斫桐木,是为体,

这些出于自然的原料,发出的琴声,

似乎能将人从尘世中骤然拉出。


“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


那么,这种古老质朴的树木,仍旧存于今天的城市中吗?都市里,被我们称为“梧桐”的各种树,究竟谁可以做琴?


先从最眼熟的“法国梧桐”说起。




一个老南京告诉我,多年前,南京的市民曾帮着树与地铁争道。


树是法国梧桐,民国政府种的,夏日炎炎时,半个南京城都笼罩在清凉的绿荫里。


修地铁,移植法桐,损伤甚剧。南京人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运动,要求保护树木。


最后,市政府不得不承诺“工程让树”,这被称为“南京梧桐事件”。


不过,人们保护的法国梧桐,跟梧桐其实连远亲也算不上。

2012纳戈尔德园艺展

“生长的悬铃木”装置


法桐其实叫“三球悬铃木”,因为秋天会长出悬挂的小球。它是拖妻带子生活在中国的。


随口一八卦:

二球悬铃木是它和一球杂交生的。


悬铃木,为何以“梧桐”相称呢?


原来,民国时悬铃木大多种在上海法租界,上海人又见它叶子像梧桐,索性直称“法国梧桐”了。


但它和能做琴的梧桐完全是两回事。


虽然无缘古中国的传统,悬铃木的风情却留在了民国小说里。张爱玲《金锁记》写长安与爱人告别:


“不大的一棵树,稀稀朗朗的梧桐叶在太阳里摇着像金的铃铛。长安仰面看着,眼前一阵黑,像骤雨似的,泪珠一串串的披了一脸。”





最近几天,走过街头,经常闻到一股洗发水味。抬头就看见一种高大的树,满树紫花,残花坠地像只小喇叭。


一千年前,诗人元稹曾为它写下长诗。


胧月上山馆,紫桐垂好阴。

可惜暗澹色,无人知此心。

尔生不得所,我愿裁为琴。

安置君王侧,调和元首音。”


而诗人的好友则笑叹道:拿它做琴有什么好?开满花的桐树,更愿意在风中自得其乐吧?


截为天子琴,刻作古人形。

云待我成器,荐之于穆清。

诚是君子心,恐非草木情。

胡为爱其华,而反伤其生。


泡桐可以做琴,不仅是文士的畅想,也是实干家的经验:


“桐叶花而不实者曰白桐,冬结似子者,乃是明年之花房,成树之后,任为乐器。”

——《齐民要术》贾思勰


陶弘景说得更清楚:


“今此云花,便应是白桐,白桐堪作琴瑟。”

——《神农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李时珍《本草纲目》引用了这两种说法,并指出“白桐”乃是泡桐之概称。从现代植物学分类上来看,它涉及了“玄参科泡桐属”中的若干种泡桐。



好了,我们知道泡桐可以做琴。来个进阶玩法:是不是所有泡桐都可以做琴呢?


什么?难道泡桐还有很多种吗?


没错,泡桐不是一个人,而是七个人。


△ 百度百科

泡桐属下七泡桐


问题来了:也许七个泡桐里,有的比较厉害能做琴,有的根本不能做琴?


我咨询了一下不同地域的斫琴家,综合历史材料,在斫琴事业上表现突出的泡桐有:


不知道其他的泡桐能不能做琴呢?

你有这方面的经验的话,欢迎留言分享哦!



“昔神农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

——《新论》桓谭


由于树皮发青,人们将它俗称为青桐。但它才是文化血脉最“正宗”的梧桐——中国梧桐。


传说它能招引凤凰。前秦时代,霸主苻坚为这瑰丽的传说吸引,在自己据守的阿房城植桐数十万株,以待凤凰。


然而,传奇却以血腥收稍。数年后,前燕皇子慕容冲大败苻坚,攻占阿房城。史官以宿命的口吻告诉我们:这位年轻皇子的小名,恰好叫做凤皇。


凭借了神农伐之、凤皇栖之种种传说,以梧桐(青桐)做琴,从文化脉络上讲并无疑问。


但在实践中,却不无问题。


“(白桐)成树之后,任为乐器。青桐则不中用。於山石之间生者,为乐器则鸣。”

——《齐民要术》贾思勰


贾思勰何以说白桐可为乐器,青桐却不可用呢?

现代斫琴师的话或可为之注脚:


“青桐新材非常易裂,因为它的木性既脆且硬。我们曾经从陕西运来一批新青桐,一张琴那么宽的面板。多的能裂成四半。

“除此之外,新青桐的发音沉闷,不易弹开。与其费尽周折去折腾青桐,做出既不好弹又不稳定的琴,为什么不用泡桐呢?虽说泡桐比较没文化...”



《秋梧鸣禽图》


许多人孜孜不倦地追求青桐琴,放不下的其实是情愫吧。


至今斫琴师们仍在努力,他们用水浸泡、用药定型、用铁丝捆绑,让青桐桀骜的木性在他们手中柔软下来。吐尽木液,声音趋向清澈,最终,对地域、水分、时光的变化都无动于衷,成为一块好琴材。


即便要为此付出多几倍的人力。


我认识的斫琴师,大多一边感叹着“青桐很麻烦”一边不愿放弃做一把青桐琴的追求。他们中的许多人,经常来往于南方的古老村镇,一旦发现老青桐,不惜高价购买。


某种意义上,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都藏着一些情愫。他们希望传统复活,不管是一支唐朝的曲子,还是传说中的,用梧桐做成的琴。


想起《琅琊榜》里靖王说梅长苏的话:


“我不希望他只活在我记忆里,我希望他活在这个世界。”


---



原文作者:喵哉;原标题:《桐之图鉴|都市漫步之间,和你擦肩而过的好琴材》,来源于”古琴十三点“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