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到这本书,才明白它为什么会成为美国的国宝

 方竹云天图书馆 2017-07-03


奥杜邦是 19世纪美国著名的鸟类学家、博物学家和画家。他在1827 年到1839年期间创作的《北美的鸟类》被誉为 19 世纪最伟大和最具影响力的博物学著作,有“鸟类圣经”之称,影响力延续至今。


我有幸参与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奥杜邦手绘鸟类高清大图全集(典藏版)》中的鸟名的翻译工作,这部开本超大的巨著收录了《北美的鸟类》一书中全部435幅原图,进行了高仿复制。装帧堪称华美。

1785年,奥杜邦出生在奥凯,今属海地。


三岁时随父亲返回了法国,奥杜邦在法国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期。那段时间,奥杜邦展示出了对鸟类的喜爱,常常在森林中远足,并带回鸟蛋和鸟巢,然后在家中尝试将这些描绘到纸上。


奥杜邦的这一兴趣爱好得到了父亲的支持和鼓励,这对于其日后成长为一代博物学大师有着重要的作用。


1803 年,18 岁的奥杜邦在父亲的帮助下来到美国,经营父亲的一个农庄和铅矿。乡村生活让奥杜邦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自然,他常常到野外去观察各种鸟类以及它们的行为。


再后来,奥杜邦决定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观察。自此便一发不可收,开启了一代博物画大师的成长之路。


我知道奥杜邦这个名字,是在考上研究生以后,那个时候只是接触过他的几张画作,这次有机会参与这部巨著中的鸟名翻译工作,得以对大师的画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奥杜邦的绘画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他能描绘出鸟类的动感之美。早期的博物学家一般是对着标本进行绘制,还原动物生前的姿态,而奥杜邦则在创作中加入了自己的野外观察所得。


纵观 435 幅画作,所涉及的鸟类行为丰富多样,如觅食、育雏、孵卵、争斗、鸣唱等。读者看到这些图不仅仅是欣赏画作,还可以有身临其境之感,对画中之鸟有更切身的认知。


例如,奥杜邦大多以捕猎形式绘出猛禽,将猛禽捕猎的姿态描绘得活灵活现。


如正在享用绿翅鸭和赤膀鸭大餐的游隼(sǔn),携鱼而飞的鹗(è),争抢战利品的红尾鵟(kuáng),等等。

游隼

红尾鵟


奥杜邦青少年时期观察鸟卵和鸟巢的爱好也一直没有中断,在其著作中有多幅鸟类孵卵和育雏行为的画作,有些甚至还有鸟类防御天敌捕食的场景。


例如正在孵卵的哀鸽,奥杜邦的妙笔让雄鸟情饲雌鸟的行为跃然于纸上,这是文字描述所远不能达到的境界;

哀鸽


再如在巢中嗷嗷待哺的旅鸫(dōng)雏鸟,亲鸟回来后,一个个伸直脖子争抢食物;

旅鸫雏鸟


又如抵御蛇捕食的褐弯嘴嘲鸫(dōng),三只褐弯嘴嘲鸫正在保护巢中的卵,而其中一只似乎已经献身。

褐弯嘴嘲鸫


我个人的研究工作中涉及很多观察鸟巢的内容,深知呈现这些场景的不易,需要长时间的仔细观察才能把细节呈现得如此清楚。这也是奥杜邦最让我敬佩之处。


在这本书中,有四种鸟类现在已经灭绝,奥杜邦通过细腻的笔法将它们的身姿永久保存下来,它们分别是:黑胸虫森莺、象牙嘴啄木鸟、旅鸽以及卡罗莱纳鹦鹉。

黑胸虫森莺

象牙嘴啄木鸟

旅鸽

卡罗莱纳鹦鹉


这其中又以旅鸽最广为人知,奥杜邦应该见过旅鸽迁徙时遮天蔽日的场景。不过,在奥杜邦逝世后的 50 年后,旅鸽这一曾数以亿计的鸟类就从野外消失了。如今,我们只能通过这些绘画去想象一下这些物种当年野外栖息的样子。


奥杜邦并不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而是一位大自然的爱好者。他试图在每幅画中都呈现出更多的内容,这一做法会让作品更加丰满,但并不是自然界的完全写照,在画的内容上并不能完全保证是科学的呈现。


例如在孵卵和育雏的画作中,一个巢的周边往往有好几只成鸟,这和现实是不相符的。


一般而言,鸟类都有自己的巢域,即使是同类出现在巢附近它们也会激烈地攻击。


另外,有些种类的亚成鸟和雌鸟等也被奥杜邦误认为新种。


例如 Bird of Washington 实际为白头海雕的亚成鸟,Selby’s  Flycather实际为黑枕威森莺的雌鸟。

白头海雕的亚成鸟

黑枕威森莺的雌鸟


除了这些之外,书中还有几种鸟我们无法知道它们确切的种类。可能是奥杜邦本人绘画有所偏差,抑或其根据回忆进行绘制,难免漏掉细节,还有可能那些种类今天已经灭绝。


因此,在翻译鸟名的过程中,我根据我所掌握的现代鸟类学知识对奥杜邦笔下的具体鸟种进行了鉴定,有些地方还做了纠偏或简要说明的工作。


当然,正因为奥杜邦是一个大自然的爱好者,他的作品才不拘泥于科学绘画的条条框框,才能打动我们。那些生动的画面更容易激发我们的想象,促使我们走进大自然,去感受自然的活力与奥妙。


法国科学院曾在190年前高度评价道:《北美的鸟类》是“鸟类学上最宏伟的丰碑……这会使我们益发感到,美国的科学进步将凌驾于旧大陆之上”。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似乎难得有闲暇沉浸于自然,用心去体会自然的律动。如今,北京大学出版社重磅推出奥杜邦的传世巨著,希望读者能从书中欣赏到鸟类之美、自然之美,并放缓匆忙的脚步,和奥杜邦一样去用心发现自然的奥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