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收起义前的故事

 昵称7466203 2017-07-04


打出共产党的旗帜


  8月,毛泽东与杨开慧都化了妆,由杨开慧和母亲向振熙带着儿子毛岸英、毛岸龙,先行离开武汉。然后,毛泽东和毛泽民、钱希钧夫妇,与湖南省委书记彭公达及小友许志行一起,也离开了武汉,前往湖南长沙。


  湖南省委会议决定:湖南的秋收暴动以长沙为中心,在长沙周围的湘潭、宁乡、醴陵、浏阳、平江、安源、岳州7县市,同时发起暴动。这个区域足以能够影响湘、鄂、赣3省。其他地方则虚张声势牵制敌人。


  关于起义的领导问题,毛泽东主张湖南暴动“用共产党的名义来号召”,他反对像南昌起义那样继续用国民党的旗子做号召。


  经过毛泽东的分析和说服,湖南省委会议最后同意了他的意见。决定说:


  “国民党这个工具,完全为军阀夺去,变成军阀争权利抢地盘的工具”。秋收起义不再打国民党的旗子,国民党的旗子已成为军阀的旗子,已经完全是一面黑旗,只有共产党的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再打国民党的旗子,必定会再失败。湖南暴动要用共产党的名义来号召,并“应竭力宣传和建设工农政权”。


  毛泽东还设计出了一面中国工农革命军的新旗帜。他在旗帜上设计的是斧子、镰刀和五星;又在这面军旗上书写了一幅引人注目的对联: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8月31日早晨,毛泽东和杨开慧依依惜别,他再三叮嘱杨开慧说:要好好照顾母亲,带好孩子,更要多参加农民运动。毛泽东还说:


  “等到秋收暴动胜利,我们会很快见面的;暴动如受挫折,有可能长期不能见面。”


  毛泽东和杨开慧谁也没有料到,这一次分手,竟然成为他们夫妻俩的永诀。


三路起义军和井冈山


  毛泽东离开亲人和朋友们,乘火车去安源部署起义。


  1927年9月初,毛泽东身着蓝粗布便装,手拿已经被风撕破了的油纸伞,踏着山道上的泥泞,第8次来到了安源。


  毛泽东主持的安源军事会议,经过大家的讨论,最后决定,将即将参加秋收起义的主力部队警卫团、湖南平江和浏阳的农民自卫军、鄂南崇阳和通城的部分农民武装及安源煤矿的工人武装等,共约5000余人,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


  由毛泽东担任起义军前敌委员会书记;由卢德铭担任起义军总指挥,余洒度担任第1师师长,余贲民担任副师长,钟文璋任参谋长。


  会议还决定,起义部队兵分3路,进击长沙。第1路以团长王新亚率领的第2团;第2路以团长钟文璋率领的第1团;第3路以团长苏先骏率领的第3团。3路起义部队得手后,在长沙城内工人暴动的配合下,一同会攻长沙城。


  王新亚向毛泽东建议说:


  “我们万一起义失败,可以投奔到井冈山上去,我在那里有袁文才、王佐两个‘老庚’。”


  王新亚所说的老庚,就是拜把子兄弟。毛泽东听王新亚如此一说,忙问原由。王新亚便把大革命失败以前,4县农民自卫军攻打永新城的情况述说了一遍。原来,在那时攻打永新的部队中,除了农民自卫军以外,还有来自井冈山上茅坪、茨坪的两支绿林武装,一支是袁文才的部队,一支是王佐的部队。


  王新亚的汇报,使毛泽东大为振奋,从此,在他的脑子里不仅牢牢地刻下了“井冈山”3个字,而且也储存了袁文才、王佐这两个人的名字。


遇险脱险


  9月6日,毛泽东要离开安源,化名为安源煤矿的采购员张先生,和浏阳县委书记潘心源等一起,亲赴铜鼓县城组建第3团。有人说:


  “从安源到铜鼓的路上,很不好走,到处都有敌人的军队。”


  毛泽东笑了笑,说:


  “不要紧,路总是要人走的。”


  毛泽东还告诉大家说:


  “铜鼓一带也有我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他们也是这次秋收起义的军事骨干,那里有许多事情等着我去做。”


  毛泽东身穿白色衣褂,脚蹬黑色圆口布鞋,在潘心源和安源工人俱乐部负责人易绍钦的陪同下,风尘仆仆地往前赶路。3人来到浏阳县和铜鼓边界的一个茶亭,只见茶亭的幌子上用隶书写了5个大字:张家坊茶亭。3人走进茶亭,一边喝茶,一边闲聊。此时,大路上突然来了一群手持梭镖的汉子。


  “民团!”易绍钦叫道;毛泽东说:“不要慌,我来对付他们。”


  这一群汉子确实是湖南浏阳的团防队。一个队长模样的人狠狠地盯住毛泽东等人,问道:


  “你们几个,干什么的?”


  毛泽东不慌不忙地说:


  “鄙姓张,我们是安源煤矿的采购员。要到万载去卖点夏布,到铜鼓去卖点菜油。”


  那个队长模样的人说:


  “不对,你们是赤党嫌疑分子,跟老子到局子里去!”


  潘心源争辩道:


  “呦,老总,我们真是采购员呐!”


  那人坚持说:


  “少废话,走!”


  1936年毛泽东向斯诺这样回忆说:


  “那时候,国民党的恐怖达到顶点,好几百共产党嫌疑分子被枪杀。那些民团奉命把我押到民团总部去处理。”


  就这样,毛泽东3人被这一队湖南浏阳的团防队员当作共产党嫌疑犯押着,回城里的团防局去。


  毛泽东身穿短褂,故意一瘸一拐地落在后面,他摸摸口袋中的几块大洋,心想:靠这几块大洋收买这些团丁是不够的。他挨近潘心源,压低声音问道:
  “有钱吗?”


  潘心源点点头,趁团丁不备,将几十块大洋塞进毛泽东手中。毛泽东有意和身边一高一矮两个团丁拉话,他问:


  “喂,朋友,贵姓?”


  那俩人各自说:


  “姓黄。”、“姓张”。


  “在局子里当差,薪水肯定不少了?”


  “屁!老子提着脑袋干这差事,说是1个月8块大洋,让团总东扣西扣,连他妈的1个铜子儿也见不到!”


  毛泽东说:


  “朋友,我是买卖人,赚钱也不容易。口袋里这几十块大洋,到了局子里肯定要落到团总的手里。两位把钱拿去吧,你们帮我保住了饭碗,我日后一定会报答你们的。”


  毛泽东掏出钱,塞进姓黄姓张那两个团丁的手里。


  毛泽东对斯诺说:“我从一个同志那里借了几十块钱,这时候打算用来贿赂押送人释放我。普通的士兵都是雇用兵,假如我遭到枪毙,于他们并没有特别的好处,他们同意释放我,可是负责的队长不允许。于是,我决定设法逃跑。直到离民团总部约200米的地方,我才得到了机会。我在那个地方挣脱出来,跑到田野里去。”


  那是一个到了拐弯的地方,两边都是竹林,毛泽东一扭身钻了进去。潘心源和易绍钦也趁机钻进了竹林。他们还没跑出几步,就被前面的队伍发现了,团丁们大喊:


  “站住,不站住就开枪了!”


  一个团丁立即追了上来,毛泽东只得站住,他等那个团丁到了跟前,就又掏出钱递过去,说:


  “别的没有了,朋友,再见吧。”


  那团丁得了毛泽东的钱,眼看着他走到前面的山坡上,才高声大喊起来:


  “跑了,跑了!”


  团防队的团丁们闻声迅速追上了山头。


  毛泽东对斯诺说:“我跑到一个高地,下面是一个水塘,周围长了很高的草,我在那里躲到太阳落山。”


  毛泽东就一直静静地蜷伏在那里。


  毛泽东对斯诺说:“士兵们追捕我,还强迫一些农民帮助他们搜寻。虽然有五六次他们走得很近,有两次我几乎可以碰到他们。虽然有五六次我已经放弃希望,觉得我一定会再被抓到,可是,我还是没有被发现。”


  最后天黑了,夜幕掩护了毛泽东。


  毛泽东对斯诺说:“他们放弃了搜寻,离去吃晚饭去了。我马上翻山越岭,连夜赶路。我没有鞋,我的脚损伤得很厉害。”


  毛泽东整整一个夜晚,在山丘灌木中跌跌撞撞地穿行。他赤着脚,因为押送他的团丁拿走了他的鞋子。这一是因为那位团丁贪便宜要他的鞋子,一是因为出于当地迷信的说法,死人没了鞋子穿就不会变成厉鬼报复害他的人了。


  可是偏偏在这个时候,筋疲力尽、遍体鳞伤的毛泽东迷了路。


  毛泽东对斯诺说:“路上我遇到一个农民,他同我交了朋友,给我地方住,又领我到了下一乡。我身边有7块钱,买了1双鞋、1把伞和一些吃的。”


  毛泽东又走了一天,来到了一个市镇,走到一家店门口,就问:


  “老板,歇得客么?”


  店老板见毛泽东没有行李,身上穿一件汗衫,脱下来的短褂扎成包袱模样,横背在肩上,就冷冷地回答说:“歇不得!”


  毛泽东一连碰了几个钉子,他来到街尾的一家店门前,索性不再问了,径直走进去坐下来,大声喊道:


  “老板,打水来洗脚!”


  老板只好让他住下了。第二天,毛泽东终于到了铜鼓境内的农民赤卫队驻地。


  毛泽东对斯诺说:“当我最后安全地走到农民赤卫队那里的时候,我的口袋里只剩下两个铜板了。”


  9月8日,湖南省委发出关于夺取长沙的命令:“各地赶紧动员,限于阳历本月16日会师长沙,夺取省城,建立中国革命委员会湖南分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