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琴材浅辨(下)——泡桐、杉木、青桐?

 宥其 2017-07-04

说到选琴,一部分人拿到后第一反应是先上去试奏,感觉一下音色和手感。也有一部分人第一件事是问这是什么木头做的?是泡桐、杉木、青桐还是其他?


这些年通过部分琴厂、琴人的宣传,一个”事实“深入人心——泡桐做的是低档琴、杉木做的是中档琴、青桐做的是高档琴。形成这种思路很容易,因为在家具行业——小叶紫檀和海南黄花梨家具是绝对豪华,红酸枝次之,鸡翅木再次之,老榆木等同于大路货,泡桐除了低档琴桌外好像没人拿来做家具。我以前从来没把乐器同家具划过等号,但这些年随着社会宣传和大量新人涌入古琴这个坑,我觉得古琴越来越像家具。


不同材料差价到底有多大?


古琴厂原料采购,如果是通货,一块普通泡桐的价格在百元以内,一块老杉木的价格在200元以内。老青桐很少(青桐易裂,古代是很少拿来盖房和做家具的,主要作用是烧火),市面上多是新料处理,但琴厂的一手货源也不过是几百元。就是说,不同的木料,成本相差至多不会超过千元。但制成的琴,价格动辄相差几万元。


当然不同木材硬度不同,加工难度不同。所以工时和刀具损耗的成本会有不同,再加上青桐易裂,成品率低,返修率高。而且有的斫琴师会把青桐琴作为自己的招牌产品,费的心思要多一些,价格高几倍是人家的行为,当然也无可厚非。


做个类比iPhone7手机,256G版和128G版定价相差1100多元,但两者之间的固态硬盘成本最多相差200元。我以前和华为的同事讨论iPhone的供应链问题,我们甚至觉得iPhone手机对于不同容量版本,做一样的原材料采购,在同一条生产线生产就可以了,用软件控制住可用容量即可。这样节约出来的全供应链成本、硬件库存成本可能更可观。厂家有高利润产品是人之常情,是经商之道。但我只想说,琴是乐器不是家具。对于已经可以弹奏的成琴,不用完全迷信于材料,重点在于自己喜欢的声音和手感,找到适合自己的最重要。



传世老琴都是青桐?


经常听到一种说法,此桐非彼桐,传世老琴多是用青桐。每碰到这种说法,我都追问是哪些老琴用的青桐,占比是多少?结果没当事人答复过我。


那我们就拿故宫博物院的院藏老琴扫描图来看看:

上四图为九霄环佩不同截面CT成像


 上四图为玉玲珑不同截面CT成像 



 上四图为万壑松不同截面CT成像 



这是故宫博物院三张比较有代表性的琴琴体截面CT图。故宫博物院的古琴图典里还有大量这样的CT图,有兴趣可以自己去寻找,篇幅所限我就不一一列了。看看这些面板的木材截面,木疏而里暄,说青桐那是完全的胡说八道,实则都是泡桐。


斫琴师王鹏修过很多老琴,据他说修过的老琴里只有两张使用过青桐,一张据传是朱熹用过的,另一张是贴青桐纳音的“表以桐”琴。


还有其他一些证据,回头我慢慢举。总之事实是:说传世老琴都是青桐,肯定是以偏概全的。说泡桐不能传世,也不是事实。古琴是木胎漆器,不是完全的纯木器,漆胎做的好,木胎漆器传世千把年不是问题。木胎漆器目前我们能见到新石器时期河姆渡遗址的遗存,距今约七千年。

河姆渡遗址出土新石器时期木胎漆碗



中国的“轻松脆滑”与西方的“低密度、高弹性模量”


关于琴材,看看我们的琴书之祖——《太古遗音》里南宋田之翁咋说:



以我这个工科生的理解,田翁大概说了四层意思:

1.桐木有很多种,不一而足。看来田翁似乎有点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方法的意识。

2.做琴木材应符合四善,轻松脆滑——举之止则轻,击之则松,折之则脆,抚之则滑。而桐木心虚而理疏,柔良莫如桐(这种说法看似更像泡桐)。(前苏联专家安德烈耶夫研究认为,共振木材硬满足低密度和高弹性模量,看起来有殊途同归之感。读者可自行百度或参考相关书籍。)

3.面底应一软一硬,虚实结合。(前苏联专家安德烈耶夫的研究也如此认为。)

4.不必皆用桐梓,木夜即竭,浊性去尽皆可选用。您看,南宋人也做过不同木材制琴的实验,而且得到了肯定的结论。



来个测评何如?



三张仲尼,均出自张以秋老师,新琴新弦,尚未弹开。从左到右依次为杉木、青桐、泡桐。三张琴形制相通、内部槽腹结构大体一致(只是泡桐琴稍宽一点,龙池、凤沼、雁足位置稍有调整)。我们依次弹奏《平沙落雁》试试音。

三张待评测琴的正、反面


杉木面板


青桐面板


泡桐面板


录音前我再说一下,录音设备为非接触式话筒,不做音效后期调整,使用硬木(非洲花梨)琴桌,避免桐木琴桌的共振混响效应。所以我的录音清汤寡水,但力求真实。另外我也没请专业琴师,自己三脚猫的功夫硬着头皮上了。


一、泡桐制古琴(市价4800元):



二、杉木制古琴(市价8800)



三、青桐制古琴(市价38000)



因为张以秋老师的琴天柱、地柱全加,面板、底板也都比较厚。新琴音色确实很不讨巧,一般弹上半年之后才能渐入佳境。但张老师正好三种材料古琴都有,我才得以做这样一个试音资料做比对。这三段录像是我前段时间离京赴蓉时匆忙录的,也没有反复练习和甄选,只是作为资料留存比对。


比对下来,关于琴的排序,我想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但如果我是一个选琴的消费者,我可能选第一张泡桐琴。因为我觉得三张琴虽然音色不同,但整体风格还是趋同的,都有着浓厚的张氏烙印,而第一张显然性价比极高。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作为猎奇,我可能会选择第三张,来个朋友可以显摆一下传说中的青桐琴是什么感觉。


琴是一个系统工程


做琴是一个系统工程,一张琴牵扯到琴材的选用、琴材的处理、形制选择、槽腹结构(含厚度)选择、漆灰材质及厚度、琴弦选择等多个方面,面板琴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张以秋老师曾经说,他们把挑剩下最差的材料送给何明威先生做琴,过一段时间等何老做完了拿出来一笔,比他们用最好材料做出来的琴声音还要好。这就是斫琴师的价值和魅力所在!有人说泡桐琴都是低端琴,那何明威的琴都是低端琴?中央音乐学院那么多老师和学生都在用的曾琴也都是低端琴?他们都是以四川泡桐为主料的。


不过这些年泡桐确实不太讨人待见,主要还是因为钢丝尼龙弦的普及。传世老琴使用丝弦,多用桐木来做琴。桐木对高频振动反应比较敏感,丝弦之浊配桐木之清易有金石之韵。杉木振动要弱于桐木,且高频响应更是弱于桐木。但目前大家多用的钢丝尼龙弦本身清越,配桐木之琴容易过燥,配杉木确实感觉更好。且老桐木少见,而南方拆房老料多为杉木,也不贵。所以这几十年来杉木琴确实相对泡桐琴有后来居上之势头。(相关讨论可参见旧文:漫谈古琴琴弦系列(下)——《琴与弦的适配浅议》初稿


不过经验丰富的斫琴师能通过调整琴体结构和重量分布,使之能够尽量规避木材原有发声缺点、发扬优点。不过这些年兰考人把桐木琴做成低端琴代名词了。既然做出来也卖不上价,致使很多斫琴师与泡桐琴彻底说再见了,少有人去好好研究泡桐琴了。


说这么多,还是想说我重复了无数次的老话——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买琴,不用完全去迷信料,因为它不是桌椅板凳,他是乐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