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之美——分享篇

 亭泉 2017-07-05

诗经之美

——文:墨林

——摘编自《诗经:越古老越美好》

读曲黎敏老师的《诗经:越古老越美好》,感觉到骨子里的美感都被激发出来,而且我们一直在诟病的社会话题也被这美丽而又魅力的《诗经》找寻回来。这句话便是:“我们失去的一切在这里寻找”。是的,我们一百年来断层的东西,我们当下和未来需要寻找的东西,都在这里可以寻找到最美的答案。

一提到今日的社会现象,一直“呐喊”着“道德沦丧”、“文化断层”、“教育失败”。可曾想到,我们翻开这“唤醒现代人沉睡的诗性和情感”,其实我们拥有最好的答案和方法。因为千百年来,我们就是活在诗度的海洋里。

我们这个民族就是一个诗性的民族。在《文化的江山》,我们读到刘刚,李冬君两位老师“诗话体”的美文,他们讲到“中国是诗性的国度,唐诗的江山虽然灿烂,但是还不及先秦时代诗性在天。”审视我们中华民族,不要用“资治”的眼光,而是以“诗性之眼”,这样便可以读取“文化的江山”,因为“诗性的眼光本身就含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之观史,文化中国便大放光芒”。

“诗性是天命和天道的吟唱”。即使是帝王如乾隆,一生四万多首诗,也抵不过诗仙李白清清淡淡的一篇——月光下摇篮旁,母亲低声吟唱“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至今还在吟唱中,照亮了我们在外游子的脸庞,温暖了我们的心房,我们就这样在诗的怀抱里成长,因为我们永远满怀希望,因为我们是民族的脊梁。

“礼崩乐坏”了我们还有“诗”。“天命无常的根源其实还在人性里。活着,人可以将就,而生活就要讲究。活着,服从自然规律;生活,遵循价值规律”。春秋时期,周室式微,王权示弱,礼仪失势,乱世中唯有《诗》。因为诗是人类通过语言表达情感的一种美妙形式。

古希腊史诗以荷马个人命名,而我们的《诗经》,则为国风,可以弦而独音,可以千人合唱,风雅颂便是华夏的精神,就是礼教的精神。诗中君子,淑女便是高贵而优美的人民性,因为我们是智慧的民族,把“诗”变成了“经”,《关雎》中“雎、鸠”喻雎为“君子之性”,鸠为“淑女之性”,君子与淑女就是我们的“国民性”。“君子拓土,淑女安家”,人生因为有了礼教的精神而升华。

诗,可以让我们与众不同。因为我们有了诗,我们的生命才变得与众不同。今天我们脍炙人口的名篇诗句,依然在我们口中相传。因为诗,让我们永恒的记住那些存世的名篇背后的文人墨客。他们是我们华夏民族文化基因的缔造者。以《诗》《书》《礼》《易》《春秋》《尚书》为五经,特别显示了我们民族的伟大,因为“以诗为经”。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患得患失,我们要做的便是——重新唤醒自身的诗性。

诗的教育是美的教育,在美的世界里,孩子们成长源于天性的美。德育的教育是后天的美,所以孩子的教育便是从天性入手。所以孔子如此重视诗性之美,因为他知道天性的教育要比德育更重要。宗教解生死之谜,诗教得生命之美,人的差异来源于灵魂的差异。有用的知识让我们活着,“无用”之诗让我们活的“更美”。我们之所以活着,不是要活着,而是要活得更美。

诗经之美,美得简约但是并不简单。我们这以诗为经的伟大民族,让我们骨子里蕴含着诗性和诗魂。我们这个民族始终有能力来拉升平庸的世界,始终用诗性来丰富对生命的高度敬仰和对世界的礼赞。这种精神,从《诗经》开始,到屈原、到李白、杜甫、苏东坡、辛弃疾、李商隐、韩愈、再到李煜、李清照... ...以致王国维... ... 从不曾中断。所以我们有理由也有借口,从《诗经》开始,重现我们的美好。

司马迁著《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仪...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一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所以我们应该感谢孔圣人,那种站在世间的礼教思想,才使得我们拥有今天的庆幸。那是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博大的胸怀。

《小雅·采薇》便是让我们从普通生活到诗意人生的美好写照。那一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正是“知我者谓我何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美好人生从诗经开始!

——推荐《文化的江山》 作者:李东君 刘刚

——推荐《诗经:越古老越美好》作者:曲黎敏

诗经之美——分享篇

诗经之美——分享篇

诗经之美——分享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