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十八章之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感通天下 2017-07-05
          第四十七章讲的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实际上是老子心中圣人得道的状态。不再需要事事亲躬,有再需要来个眼见为实,不再需要走弯路,干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他们当家长当国王,好像很清闲,却家庭和睦富裕,国家太平富强。因此,老子在第四十八章指出,你想如圣人那样吗?我给你说说圣人如何为道得道的.
  老子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人们读书学知识或者跟师傅学技术,总是越学知识越多。似乎每天都有增益长进,每天都会明白一些新东西,似乎自己越来越有本领了。老子说,这是为道的初级阶段,这是不懂得学道、为道,这样下去,永远也达不到师傅的境界,永远也不会得道。那应该如何办呢?
  老子讲的为道日损,被许多人误解。好像老子提倡人生什么事都不要为。既然是为道,自然不是无为而是有为。那为道的无为是一种什么状态呢?为道日损是什么意思呢?
  第一,就个人的情绪而言,七情过度,都会伤心伤身。也不利于在社会上与他人搞好关系。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就必须常常反思检查自责克制自己,稍有点成绩就大喜过望,就喝醉酒庆祝,这不合养生之道啊,这不合作人作事之道啊。稍遇矛盾,就大怒,就对他人发脾气,发过脾气明知是自己错了,又不道歉,又不改正。偶遇挫折,就悲观失望,丧失信心。将这些情绪表现一点点减损,能够沉着冷静、能够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不过喜过怒,能够有较为平和的心态,理智地对待一切,这就是为道。最后可能就会达到别人大喜大怒的情况下,自己却心态平和,不忙乱,不慌张,沉着冷静,似乎达到了喜怒不形于色的境界。
  第二,为道。总是如从一块朴玉中刨出一件美仑美焕的艺术品一样,在一点点减损多余的玉粒,却不能伤及任何需要的那一点点、那很小的部分。作任何事情,能够将一切多余的不合理的过程、程序、行为,删除减少,就是在为道。将一切与完美无缺不相称的因素去掉,就是为道。就说修路吧,总想修出最短的直路、高速路,逢山开道,遇水搭桥。在现代条件下,人们可以作到了。在古代,人们本能的在村与村之间,踏出许多最短的路。什么是熟能生巧?就是在作事情的过程中,通过强化训练,达到了没有任何多余费力的动作,达到了巧妙轻松自如驾轻就熟举重若轻的境界。如同那些茶艺人,操大壶起舞,准确地将茶倒满标中,不多不少。就是如现代机床加工编好了程序。
  第三,干大事,说话写文章,能删就删,能减就减。尽量减少多余无用的因素,避免反复走弯路、交学费,就可以达到最简炼的状态。有时甚至于可以来一个沉默是金的状态。却能够促进作事,达到成事的目的。特别是大人物,由于地位权利与他人不同,一句平常话就容易让投机取巧者将整个事情败坏。你说要提高亩产,他说我们要响应首长号召,亩产万斤。劳民伤财坏事了,又自然将责任推给首长人物,首长的责任实际上就是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话会被推上极端。
  为道就是栽树必须提高成活率。乱道就是年年栽树年年死。为道就是从长远着想,顺社会自然规律办事,有千年设想,绝不朝令夕改,瞎折腾。绝不幻想发横财,天上掉馅饼,绝不牺牲道义获取利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