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很好懂 之前言

 老玉米棒 2017-07-05

中医很好懂 之前言--中医有些什么特点(一)

2015-09-03 14:33阅读:
前言——中医有些什么特点
先说一说中医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
古代中华大地上有二种医术,一种以针灸治病,一种以汤剂治病,两种医术同时流行,行医的人就叫医,或者在医前加上分科名称,如看内科的叫疾医,看外科的叫疡医,看妇科的叫带下医,看儿童的叫小儿医等等。没有中医这个名称。
到了清朝,西方列强侵入中国,他们带来了自己的医术。这种医术是用刺刀大炮开路的,很快地就在中国扎根、蔓延,并逐渐为国人所接受。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中国本土医学的一种医学体系。为了区分两者,就把西方列强带进来的医学称为西医;而中国本土医学就称为中医,中医这个名称就是这么来的。
西医学依赖于近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百多年前的温度计、听诊器,一直发展到X光、超声、CT、核磁共振等等。大型诊疗仪器动即数百万、上千万美元。中医到现在却还仅凭一双眼睛、三个指头来诊疗疾病。但是,这一双眼睛、三个指头却不输于西医那昂贵的、众多的诊疗仪器。中医人守住了自己的地盘,两者可以说是旗鼓相当。现在相信中医,愿意找中医看病的人是越来越多。现代中医甚至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去发展,世界各国人民也开始相信中医了。
中医倒底有些什么神奇的力量,竟然以一双眼睛、三个指头和全付现代武装的西医打了个平手?
所以,我们先来说一说中医有些什么特点。就是相比较而言,中医与西医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或许就是中医能和西医势均力敌的原因吧。
这些特点是:
第一:中医学和西医学对人体的认识完全不同。
西医学中的人体是真实的,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体,是可以用X光、显微镜、超声波等检测仪器具体看到的。中医学中的人体却是虚拟的,在现实生活中根本就找不到中医学中所描述的人体,不管用什么办法,诸如X光、显微镜、超声波、CT等等,都不可能找到中医学中所描绘的人体。举个例子说:比如中医诊断病人为肺气虚,但是X光却显示病人肺脏无病。又比如中医诊断病人肝气郁结,但是该病人肝功能全部正常。……一句话,在现实世界中,根本就找不到中医学中的人体。
很多中医人觉得中医学中的人体解剖知识如此简陋,而且不合现实,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所以,很多人在讲解中医时总尽量把中医的解剖学说得光鲜一点,尽量使中医学的人体结构和现代的解剖学知识进行沟通,或者尽量靠拢。
笔者却不这么认为,相反,笔者认为中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医人应该为此而感到自豪。在互联网发明之前的二千多年时间里,中医人已经生活、工作在虚拟的世界里了。我们难道不应该为此而感到自豪吗?
古代没有虚拟的概念,中医人更不知道自己生活、工作在虚拟的世界里,因此有时虚拟和现实往往混淆不清。
清代有个叫王清任的老先生,一天突然想到:中医学中还没有人体脏腑图,于是立志要把人体的脏腑图画出来。王老先生是个勤奋的实干家,说干就干,忙活了大半辈子,果然画出了五脏六腑的图形来。但是,中医的人体是虚拟的,这些图于中医临床却是毫无意义的。倒是他在虚拟世界里的活儿干得很漂亮,他创立的瘀血学说至今仍然对中医临床起着指导作用。
虚拟世界里的空间是无限的,人们可以任意地加一些东西进去。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在当时临床上碰到一些病人,一方面元气虚弱,另一方面又表现出火热的证状。为了解释这个现象,李东垣拟了一个阴火的名字,放在虚拟人体的下焦,反正虚拟人体中空间无限大,放置一个阴火无所谓。这下李东垣自己是没事了,但是后世有些人却忙开了。他们要弄清楚这个阴火倒底是个什么东西,非常认真地引经据典,探幽索微,到现在还时不时地有人站出来嚷嚷几句。其实这些人太认真了,他们不知道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区别,原是不用这么认真的。
第二,中医学中对证状这个概念的理解和西医学中对证状这个概念的理解不同。
在西医学中,证状就是疾病信息的表达。比如发热,体温升高,就是人体对细菌或病毒侵入的应激反应,表示人体某个局部有炎症反应。又比如咳嗽痰唾,这是气管炎的证状,表示上呼吸道的感染。
在中医学中,证状不是疾病的信息,而是疾病信息的载体。我们也用发热这个证状做例子。在中医学中,仅仅知道病人发热是不够的,发热要区分:一般发热、微热、壮热、潮热;还要问有无伴随恶寒、出汗,或汗出热退不退;是上午热重,还是下午热重,抑或是夜间热重等等。这些发热中附带的信息,才是中医诊察疾病的依据。又比如咳嗽痰唾,中医就要询问:这痰是白色的,还是黄色的;是浓的,还是稀的;容易咳出,还是不容易咳出;咳嗽的声音响亮不响亮等等,这些咳嗽所附带的信息,才是临床医生感兴趣的内容。在中医人看来,每一个证状都携带着疾病的众多信息。所以,中医人认为:证状是疾病信息的载体。
去看中医,经常会听到辨证这个词,在西医那里却永远不会听到这个词,这就是二者对证状这个概念理解不同的关系。在中医看来,证状是疾病信息的载体,临床上必须辨别、分析疾病证状所携带的信息,才能认识疾病的本质,这个过程就叫做辨证,所以辨证这个词儿就老挂在嘴上。而在西医看来,证状就是疾病的信息,其中没有深层次的内容,不必辨别、分析,所以西医就没有辨证这回事,在西医那里当然听不到辨证这个词儿。
第三,中医学理论非常地依赖于汉民族文化。
现代的西方医学萌芽时期,正是现代科学技术萌芽的时期。西医学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几乎是同步进行的。西医学就近从现代科学技术中接受技术上的支持而不断地发展,所以西医学的发展是完全依赖于现代的科学技术。
中医是从最早的巫医蜕变而来的。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据考证成书于战国末期至汉初,那末,中医最迟应该在战国的后期完成其蜕变的过程。那时候,中国的生产力落后,科学技术极不发达,不是中医依附的对象。但在当时,汉民族的文化非常发达,诸子蜂起,百家争呜,各种学术思想争妍斗艳。处于如此的环境中,初生的中医就近吸收了汉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作为中医学术的支柱思想,构筑了虚拟的医学模式,定型后一直延续至今。于是,中医学就离不开汉民族文化,完全地依赖于汉民族文化了。
中医学的这个特点让中国的读书人捡了个大便宜。中国的读书人成天沉浸在汉民族文化之中,有关的书籍读得滚瓜烂熟,转而学医,那就是轻车熟路,入门的门槛非常之低。中医医学史上由儒而业医,成为名医的大有人在。如张仲景、李东垣、朱丹溪、张景岳、喻嘉言、徐灵胎、吴鞠通等等,数不胜数。陈修园从县太爷退休,跑回家要发挥余热,就当起了医生,做临床,出书,干得不亦乐乎。这些人实际上都得力于汉民族文化的熏陶,要知道中医理论内涵和中华民族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读书人的加盟,亦使中医学得益。读书人接受过汉民族文化的教育,有优良的文化基础,善于总结自己的和前人的经验,成为中医学发展的推动力。中医医学史上几次理论的大发展,无不和中国的读书人有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