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交警学习4条策略,根治用餐高峰期餐厅混乱病

 曹雪南 2017-07-05

餐饮业务的显著特点就是波峰波谷明显,如果按照最高营业额去准备人员和物资,就会面临大部分时段的浪费;如果配置不充足,则一定会面临高峰期(Rush Hour)的运营混乱,得罪最多的顾客。


所以,店长在运营失力时的理由也特别充分——上客集中、人手不够、设备不足。


但是,如果资源总是超配,那还要店长有何用?如同德鲁克所说,管理就是使整体的能力和大于各部分之和,店长就是要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通过管理的优化一定程度上战胜高峰期


高峰期管理的基本思路


拿堵车来举例,就很容易理解高峰期是怎么一回事了。


虽然,决定交通状况的根源在于市政规划,但堵车状况出现时,政府是不可能一味的去通过修建道路解决的,而是要求交通管理部门去做改善;同样,面对高峰期出菜慢、顾客照顾不周的情况,老板也不可能一味的扩大面积、增派设备和人手,而是期望店长通过高效的协调管理去化解高峰期的麻烦。


餐厅高峰期的恶性循环,大致可以用以下的图形来总结(主要针对有堂食的餐厅而言):


无序下单导致设备拥堵


Rush Hour来临,一大波顾客同时涌入、同时点餐、同时下单,导致后厨人员从谈笑风生瞬间变为懵逼状态,厨打哔哔哔的声响不停,仿佛奏响了催魂曲……尽职尽责的厨房团队,在接单3分钟之内,就把第一批原料/半成品铺满了所有的设备(案板、工作台、炒锅、蒸箱、煲仔炉、烤炉烤箱、电磁炉……),但是,还有一半的单子,来不及处理。


OK,成功堵车了。


设备拥堵导致催菜严重


单子拥堵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出菜慢,间接后果则是顾客开始催菜。前厅录单下单得有先后顺序吧,厨师按单的先后顺序备餐和出品,但被晚下单、晚出品的顾客肯定不理解:麻痹我和隔壁那桌同时点菜,为什么人家呼呼的上菜而我一个都没有!催啊!



对于厨师,忙的飞起的时候接到前厅此起彼伏的催菜,除了有一句妈卖批要讲之外,也只能有一句妈卖批要讲。


催菜严重导致员工躲避


别忘了,催菜时,有句妈卖批要讲的不仅是厨师,还有服务员!


是,出品是后厨的工作没错,但服务员能这么和顾客说吗:傻逼你催我有毛用啊,菜又不是我做的,上客集中!后厨忙不过来啊你懂不懂!


所以,服务员面对顾客的反复催菜,总得做点什么吧?唯一能做的,就是假装一副很为顾客着急的样子,不断的往厨房跑,将自己的委屈通过催菜发泄到厨房的身上。换句话说,为了不让顾客再看到自己,只有往厨房里躲。


员工躲避导致管理失效


别忘了,有句妈卖批要讲的不仅是厨师和服务员,还有店长。


后厨拥堵,人人都忙不过来;服务员都躲避在传菜口,不敢去前厅面对顾客。请问,店长还有谁可发号施令?于是管理协调也没有了,店长的职能,沦为了“抢菜师”——哪桌骂的厉害,店长就进厨房把哪桌的菜给抢出来,是的,用抢的。


恭喜,至此,协调管理已完全失效。


痛定思痛,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充分了解了这个恶性循环的过程,是解开这个恶性循环的开始。而高峰期管理的基本思路,则是要逐个破解这些链条,而不是用一句简单的“加强准备工作”搪塞过去。


破解拥堵的策略


治理拥堵的目标不是消灭堵车,而是尽量降低拥堵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做好准备工作”是一句空话的原因。无论再怎么做好准备工作,高峰期拥堵也一定会发生,我们不能因为无法消灭拥堵而彻底放弃干预和治疗。


那么高峰期运营管理的目标是什么呢?综合运用交警常用的4种策略,尽量降低顾客的不满。


①高峰预警


如果居民出门之前就对道路状况有所了解,那么即使是拥堵,居民也能提前规划好时间和路线,不耽误工作和生活;对于餐厅内部来讲,如果餐厅员工对拥堵有所预判,就可以提前做好战备状态,而不是刚上完厕所抽根烟回来就被满屋的单子打一个措手不及。



首先,要有常规的预警,例如对时节、天气的预判。比如今天虽然是工作日,但可能碰上了一个三八或者六一,肯定要提高准备量;再比如,对于外卖占比高的餐厅,碰到雨雪大风天气,肯定要提前预制。


其次,对非常规的情况要有临时的预警,越早越好。比如,接到团餐的预订,或突然进店了一大桌客人,则应该在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通知后厨,而不是让厨房接到单子才知道怪兽来了。以烧烤为例,为了节约燃料,在低峰期一般只会点燃一个烤炉,高峰期再开启其他烤炉,提前得到高峰来临的消息,可以立即将烤炉全开主动出击。


②管制限流


高峰期的压力如果都集中在一个点上,疏导起来就太麻烦了。所以,交警会提前封闭一些出入口,让压力分散和平均一些。限流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降低车流的交汇,提高通行效率。


对于餐厅来说,突然来临的一大桌菜,如果按单子顺序处理,就会让一桌菜占满所有的炉灶,导致其他桌压菜严重,此时就要实施管制限流,让大桌的菜和其他桌的菜交替出品。


另一种情况,是在一大堆常规菜品中,乱入了一个准备时间和制作时间都很长的冷门菜品,这个菜品就像交汇的车流,会极大的干扰正常节奏,此时就应该采取“技术性沽清”,让前厅退菜,虽然造成了顾客的不满意,但相比大局来说,是值得的。


③特许放行


在高峰时段,交警会临时关闭一些红绿灯,快速疏导车流,或者,在不能左转的路口允许左转、在应急通道允许同行。这种特殊处理,是打破常规流程,不让僵化的规则影响效率。


餐厅也一样,高峰时段,有一些要求该放弃就得放弃,例如很多餐厅都规定,一锅只能做2-3份菜,但高峰时段即使牺牲一些精密性,也得五份八份一起下锅;例如,很多原料自然化冻效果好,但高峰时期就必须得微波炉化冻。


④现场指挥


高峰管理的最后一个绝招,就是派出资深交警,去到拥堵路段,进行现场指挥。餐厅高峰期,优秀的店长也一定会频繁往来于前厅和后厨,进行现场指挥。



关于这一点,很多年轻的店长并不是很理解:我又不会做菜,高峰期间大家都在忙,我还去指手画脚,岂不是更添乱吗?还是让更有经验的厨师长去指挥吧。


想一想,每当灾难发生时,为什么国家总理都要亲自到现场指挥救援?而不是让“更专业的”医疗队伍、工程队伍、军队去自行解决?


首先,协调指挥的核心,在于考虑多方利益,做出取舍和优先级的判断:必须要做出牺牲时,是牺牲口味还是牺牲摆盘?是压一压一号桌还是压一压五号桌?是坚持每桌验券核销还是抄写券号加快结账速度?做出这种决策必须综合顾客、员工、老板各方面的情况,非店长莫属。


其次,高峰期店长的指挥是跨层级的,直接对厨师、服务员进行指挥,效率更高。而不是像正常时候一样,通过厨师长和经理去下达任务。这个工作无人能代替。



加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