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年男女3500里长征,穿越土匪窝未被抢,幸运只是原因之一

 昵称VChmUhmv 2017-07-05

1937年7 月7日,北平城外炮声隆隆,日本迈出了全面侵华的关键一步。9月,政府决定,将华北地区的高校,迁往长沙与西安,合并办临时大学,以华夏保存文化与诗书种子。11月,清华、北大、南开师生到达长沙之后,日寇的轰炸机,将炸弹投向了这座千年古城。星城已不安全,至1938年1月,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的决定做出,学生、教师及家属,分三批前往云南。

其中一批,是湘黔滇旅行团。共有11名教师和290个男女学生。老师当中,有很著名的闻一多,曾国藩的侄曾孙曾昭抡等人。把名字称为旅行团,大概是想表达一种乐观的精神,由此生出对日寇的蔑视——逃难啊,风景如画也难以细看,哪里当得起旅行两个轻松的字眼呢?

青年男女3500里长征,穿越土匪窝未被抢,幸运只是原因之一

(旅行团里的教授们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无畏不代表不艰辛。我们知道,自长沙至湘西再到贵州再到云南,一路崇山峻岭,大小河川。虽比不上蜀道难,却也是湘黔道上比较难。

如今的老师们都知道,孩子不好带啊,出了点事,谁也难以负责。尽管是在战争年代,但那些大学生,都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更关键的,更是父母的心头肉。

据岳南先生在《南渡北归》中记载,为了让师生能顺利到达云南,湖南也是拼了。他们派出中将参议黄师岳任旅行团团长,军训教官毛鸿上校为参谋长,带着一些兵,护送学生前行。学生们呢,穿着湖南省政府发放的崭新军装,打着绑腿,背着水壶、干粮……士兵们杠着枪,学生们杠着雨伞,浩浩荡荡,向西而进。

青年男女3500里长征,穿越土匪窝未被抢,幸运只是原因之一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是一趟充满不确定性的旅程。据后来统计,共花了68天时间,行程1600余公里。若将坐船与休整除去,师生们用双脚,丈量了1300公里的祖国大好河山。最终,他们都到达了昆明,没有一个人掉队。

运气当然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准备工作很充分。岳南先生提到,当时的湖南省主席张治中,专门派人给黑道“湘西王”打了招呼,说有一批穷学生借道前往云南读书,“请传令沿途各‘广棚’‘土棚’和‘斗板凳脚’以民族大义为重,不要对其进行骚扰。”

上面三个名词,应该是湘西土匪寨子的不同形式吧,我查了几下,没找到有用的解释。不管如何,一路之上,他们确实没有遇到土匪打劫。仅仅一次,因在离土匪寨子不远处露宿,听到过几声枪响,虚惊了一场。

青年男女3500里长征,穿越土匪窝未被抢,幸运只是原因之一

(湘西土匪 剧照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虽然艰苦,但师生们也没闲着。趁着空档,有人研究地方的风土人情,有人考察山川地貌。一个叫钱能欣的学生,把一路写的日记整了整,以《西南三千五百里》为题,由商务印书馆发行。

后来西南联大成立,选取了“刚毅坚卓”四字作为校训,而校歌的第一句,就是“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最后一句则是,“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