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铁矿石价格暴涨!背后什么逻辑?到底谁说了算!

 大宇大宇 2017-07-05

截至7月3日,中国进口品位62%的铁矿石价格指数为63,较上一统计周期(6月20日至6月26日,下同)上涨7个单位;58%品位的铁矿石价格指数为52,较上一统计周期上涨6个单位。


而去年10月以来,矿价经历了一波“过山车”式行情,普氏62%铁矿石指数先是迅速从55美元上涨到95美元,然后今年3月、4月又一泻千里,跌回原点。



这一切的背后到底是什么逻辑?矿价的控制权又到底在谁的手里?本期矿业界为你揭开谜底!

资料来源:南华期货、我的钢铁、mining.com、中国金融信息网等;

编辑:矿业界

转载请注明来源




看点

02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矿价波动?铁矿石价格后续又将如何演绎?



去年10月以来,矿价经历了一波“过山车”式行情,普氏62%铁矿石指数先是迅速从55美元上涨到95美元,然后今年3月、4月又一泻千里,跌回原点。今年6月以来,铁矿石期现价格波动率均出现大幅下降,港口各品种现货价格变动几乎停滞,期货主力合约多数时间也围绕420-430元/吨区间窄幅波动,直到本周二才出现放量大涨。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矿价波动?铁矿石价格后续又将如何演绎?


目前,国内铁矿石市场主流品种现货资源偏紧,将支撑整体市场价格上扬。截止到7月3日,中国港口 (沿海33港) 铁矿石库存为11939万吨,较上一统计周期减少57万吨,环比下降0.48%。国产矿市场现货资源的可供量趋紧,整体价格保持坚挺。进口矿市场中澳粉及块矿均较紧缺,在主流矿大行其道的情况下,其资源供应不足将成为支撑报价的有利因素,由此国内铁矿石市场将表现稳中趋升的态势。位于上海的中财招商投资集团钢铁业务经理Zou Mingdong表示:“在政府淘汰低品位钢铁后出现的高利润正引诱钢铁厂生产更多的钢铁,从而增加了铁矿石的需求。但是,价格的上涨不会改变供给过剩和需求疲弱的根本局面。”


据南华期货,铁矿石价格大幅波动背后的原因,主要是各种因素带动钢厂补库存行为导致,包括宏观经济改善引发的通胀预期,焦炭上涨引起钢厂对高品位矿需求的增加,钢厂利润好转且更倾向高品位矿资源等。因此,去年四季度至今年一季度,港口库存升至1.3亿吨以上,大中型钢厂库存平均可用天数从19天一度升至春节期间的35天。粗略计算,期间中国库存增加约5500万吨,相当每个月进口需求增长超10%。然而,春节以后,伴随宏观上,金融去杠杆,流动性紧缩;微观上,铁矿石高品位矿资源供应增加,焦炭价格下跌,钢价阶段性表现偏弱等因素叠加,钢厂主动降低库存,港口库存被动积压,矿价大幅下挫。铁矿石市场的矛盾重新回到需求遭遇瓶颈限制而供应大幅增加上。


经预估,2017年下半年矿山将迎来增产高峰期,下半年新增供给量约超3600万吨,基本为中高品位矿。其中,三季度供应压力最大。新增产能投放压力,叠加中国港口库存高企——目前已升至1.45亿吨并仍在上升,是压制矿价上涨的主要因素。


然而,另一方面,当前矿价已跌破大多数中小矿山成本,长期看市场面临不小的减产压力。比如澳洲中小矿山Atlas的完全现金成本约40-44.5美元/干吨(按56-58%Fe含量),而目前普氏58%Fe为33美元/干吨。此外,包括伊朗矿、乌克兰矿、加拿大矿等非主流矿,也都面临大幅亏损。即使考虑部分矿山用衍生品做了保值,其亏损幅度依然较悲观。国内矿山方面也同样面临重新出清压力,1-3月全国原矿29819万吨,增产14%,但4-5月,伴随矿价跌,库存积压,产量环比出现下滑。目前对国内矿山减产缺乏全面的调研,但伴随矿价回落,各地区矿山开工纷纷下降。如果矿价维持在目前水平,四季度将有一批国内外中小矿山出现减产,届时矿价将有望重新走强。


因此,在短期增产和长期减产的预期压制下,期价波动降低是必然的结果。目前,钢厂库存已降至去年以来偏低水平,但因港口库存充足,令钢厂不用担心短期供应,钢厂缺乏主动补库存动力。反过来,在利润水平良好的支撑下,钢厂继续降库存的动力也有限,以按需采购为主。因此,缺乏库存干扰,现货矿价短期也显得异常平稳。但三季度的主要矛盾仍在供应增加上,加上中国港口库存压力,现货矿价仍将继续下跌。且电弧炉产能投产如果继续增加,叠加终端地产基建需求回落,螺纹钢供给紧缺的情况有可能发生扭转,届时钢厂利润下滑,将对矿价构成进一步打压。四季度可能会出现矿山减产,因此奠定了矿价近弱远强格局,近远月价差有可能进一步回落,甚至呈现远月升水的期限结构。


同时,有海外机构人士指出,尽管铁矿石近期大幅反弹再度上演“疯狂的石头”,但当前的升势或许依然只是短期效应。展望下半年,黑色系偏弱的产业逻辑并没有改变。


对冲基金Academia Capital表示,铁矿石基本面仍可能会随时恶化,价格上的复苏料难持续到年底。该基金首席投资官Ivan Szpakowski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我预计铁矿石价格在今年年底前仍将进一步下滑,尽管短线市场存在空头回补的的压力。”他表示,“下半年铁矿石供需前景可能会恶化。”


花旗集团近日曾预测称,到今年年底铁矿石价格将会下跌至每吨50美元以下,并据此将FMG集团(Fortescue Metals Group)的股票评级下调到了“卖出”。这就意味着,花旗集团成为了最新一家将矛头对准了铁矿石的投行。




看点

02

铁矿石定价的主要参与者及其话语权



(一)四大矿山在铁矿石定价中的优势地位


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产地是巴西和澳大利亚,而这两个国家的铁矿石供应基本来自于所谓的“四大矿”,即淡水河谷(Vale)、力拓(RioTinto)、必和必拓(BHP)和福蒂斯丘(FMG)。在东亚产钢国、特别是中国钢铁产业崛起之后,世界铁矿石市场上的供求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改变,四大矿在供应端形成了寡头垄断的局面,在铁矿石定价中逐步获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地位。


1.1、优势地位来源之一:数量上的寡头垄断


从矿山的层面来看,四大矿山的产量占据了全球铁矿石总产量的半壁江山,市场集中度极高,呈现出寡头垄断的局面。


从储量的角度来看,目前四大矿山铁矿石储量总计达305.05亿吨,占全球铁矿石储量的17.94%,铁元素储量合计达170.89亿吨,占全球20.84%。从产量的角度来看,在2016年,四大矿的产量分别为3.49亿吨、3.48亿吨、2.26亿吨和1.9亿吨,合计11.14亿吨,占全球产量的比例为50%。其中,四大矿合计的绝大部分铁矿石产量都用于出口,在2016年的总出口量约为9亿吨,占全球铁矿石出口量的比例约为59%,在铁矿石供应中形成了寡头垄断的局面。


四大矿的寡头垄断情况一览


数据来源:MRI,UGGS,四大矿年报


1.2、优势地位来源之二:质量上的品位较高


钢铁生产对于铁矿石的品位有很高的要求,一般而言,铁矿石品位要高于58%才会被用于生产,如果达不到这一品位就需要进行预处理以提高铁元素的含量,然后才能入炉。因此使用低品位的铁矿石,就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增加,且品位越低成本就越高。如此一来,铁矿石品位的高低在市场上的售价和需求弹性也大不一样,品位越高则售价越高、需求弹性相较于低品位的就越小,因此高品位矿石的供给方的市场议价能力就越强。


UGGS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世界铁矿石原矿储量为1700亿公吨,含铁量为820亿公吨,由此计算世界平均铁矿石品位为48.24%。根据四大矿的年报,2016财年Vale、RioTinto、BHP和FMG的铁矿石品位分别为53.6%、63%、54.66%以及59.67%,四大矿山平均品位为56.07%,大幅高于世界铁矿石的平均品位。


四大矿的铁矿石品位优势一览

数据来源:MRI,UGGS,四大矿年报


1.3、优势地位来源之三:低成本带来的价格优势


我们所说的四大矿的价格优势并不仅仅是指价格较低,更是指四大矿的低成本使其具备了将价格压到极低,以打击竞争对手的能力。成本越低,利润空间越充足,也越为执行低价策略以挤压其他矿山留下了余地。


四大矿山的生产成本极低,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条件的优势,四大矿的铁矿多为埋藏浅、易开采的露天矿,天然的具备了以极为低廉的成本开采的条件。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四大矿山超强的成本控制能力,以FMG为例,其C1现金成本从2009年一季度的36.98美元/湿吨一路下降到2016年四季度的12.54美元/湿吨,相当于在过去的八年内削减了三分之二的成本。


FMG铁矿石的C1现金成本变动

数据来源:MRI,FMG年报


各大矿石基本都施行了严格的成本控制计划,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巴、澳两国到中国的到岸成本可以维持在很低的水平。


2016四季度,Vale、RioTinto、BHP和FMG的铁矿石C1成本价格为14.4美元/吨、13.7美元/吨、15.05美元/吨、12.54美元/湿吨。而在2016年底的时候,从巴西图巴朗港到青岛港的海运费用大约为13美元/吨,从澳大利亚西澳港口出发到中国青岛港的海运费用大约为5.4美元/吨,再加上资源税,到中国的到岸现金成本在20.24-29.8美元/吨之间。


(二)钢厂在铁矿石定价中的弱势地位


笔者认为,从钢铁行业自身的角度来看,钢企的集中度远低于矿山以及部分钢企与矿山形成利益共同体、支持价格上涨,是其在与矿山的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两个主要原因。


2.1、弱势原因之一:钢铁生产集中度较低


钢厂的市场集中度较低,且对国际市场上的铁矿石的需求弹性不同。在2016年,全球钢厂的CR4仅为15%,远低于四大矿的集中度。而全球25大钢厂粗钢产量总计6.83亿吨,也不过占世界总粗钢产量的42%,市场集中度极低。


此外,不同国别、地区的钢铁企业对国际市场上的铁矿石需求弹性大不相同,有些钢企有自己的铁矿,还有些钢企可以从本国的矿山就购得足量的铁矿石。在这样的情况下,钢企与矿山议价的时候,就难免会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2.2、弱势原因之二:部分钢企与矿山形成利益共同体


在与矿山博弈的过程中,钢铁落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部分钢铁企业并无压低铁矿石价格的意愿,反而有希望看到价格上涨的心态。这主要表现在日本方面,通过融资、参股甚至直接投资勘探开发等方式,掌握了部分铁矿石的供应,与矿山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可以分享铁矿石上涨的红利。


比如六家日本钢铁公司(新日铁、JFE制钢、住友金属、神户钢铁、Nisshin钢铁和双日)联合Vale成立了Nibrasco公司、并合计持股49%,双日商社在澳大利亚Southdown铁矿拥有山9.9%的开采权益,新日铁住金所需铁矿石的约有1/4来自自己投资的矿山,三井物产也拥有大量的铁矿石权益。特别是三井物产,为保证铁矿的稳定供应,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积极参与铁矿石开发,2003年收购了Vale的控股公司Valepar15%的股份,成为了Valepar的第三大股东,同时还继续扩大与RioTinto和BHP的铁矿石共同开发项目。按照所占权益比例,三井物产在2016会计年度的生产总量约为5760万吨。


三井物产(MITSUI)与Vale的股权关系

数据来源:MRI,Vale年报


因此,尽管三井物产等日本的企业也有钢铁生产业务,是铁矿石的需求方,对他们来说铁矿石价格上涨也会压低钢铁生产环节的收益,但他们却可以从铁矿石价格上涨中得到弥补,综合考虑之下甚至涨价更有利。这就是为什么日本的钢铁企业屡屡抢先与矿山达成涨价签约,并使其签约价格成为其他钢铁企业无法回避的基准价格,而中国等国的钢铁企业只能打落门牙和血吞。


日本作为重要的铁矿石需求方,却为了自身利益站在矿山的立场上为推高价格而推波助澜,这对其他钢企的伤害是巨大的,中国钢企受害尤甚。2003年铁矿石价格涨幅9%,2004年涨幅18.6%,2005年涨幅更是高达71.5%,这几年的铁矿石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均是日本钢企首先与矿山达成了协议,然后迫使全球的其他钢企接受。


(三)铁矿石的供求结构是矿石和钢企话语权差异的根本原因


在铁矿石定价机制演变的前两个阶段,矿山并没有表现出强势地位,钢厂也没有受到价格大幅上涨的困扰。但是自从2000年之后,钢铁企业在与矿山的博弈中始终处于下风,价格也一涨再涨。我们认为,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则是铁矿石供求矛盾的演变。


在2000年以前,铁矿石的供求基本稳定,但中国作为新的钢厂生产和铁矿石消费中心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供求平衡的局面。2000-2016年间全球粗钢产量由8.48亿吨增加到16.1亿吨,产量接近翻翻,但同期的中国粗钢产量从3.558亿吨增加至8.08亿吨,涨幅127%,贡献了全球钢材产量的绝大部分增长。中国需求的爆发刺激了全球铁矿石产量的增加,2000-2016年间全球铁矿石产量从大约10.7亿吨增加到22.28亿吨,产量也差不多翻翻。


1990年后的全球铁矿石与粗钢产量走势

数据来源:MRI,WorldSteelAssociat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