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橄榄核舟,谁的妙手神雕又鬼刻?

 天宇楼33 2017-07-06


在中国古代,

有一种叫做“鬼工技”的雕刻技术,

名字听着玄乎,

其实,实物更玄乎。

 


这是一件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核雕作品,

名为“东坡夜游赤壁”,

是清代著名雕刻家陈祖章用橄榄核雕刻而成。


 

1924年溥仪出宫时,

此微雕收贮在养心殿的

“紫檀多宝格提梁长方盒”中,

或许因为这件多宝格内

所收贮的小文物有两百余件,

民国十四年清室善后委员会的点查小组人员

清点时未曾发现这件小核舟,

后再度点查时才发现了它。



——视频选自《台北故宫》 


下面来好好欣赏一下这件艺术品的细节。

在这件作品中,

陈祖章借鉴前人的经验,

在技艺、内涵上都有所发展。

舟上门窗具备,开阖自如,

舱篷上雕刻席纹,舟上桅杆直立,

旁备绳索与帆,舱内桌案上杯盘狼藉。

人物有苏东坡、客人、客妇、

艄公、书童等八人,神情各异。



舱中凭窗而坐的是苏东坡,

头裹巾子,宽衣博袖,静静地看着窗外,

似在品味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景象,

又似在耳听清风徐来、江流有声;

艄公似不忍橹声打扰游客的清兴,

故意摇幔以便让客人饱览水光月色。

 


舟底刻有苏东坡《后赤壁赋》全文三百余字,

下有“乾隆丁巳五月臣陈祖章制”款,

镌文楷体,俊朗挺秀,

细密井然,堪称鬼斧神工。


 

其实,在古代,

所有核雕匠人都有个“执念”,

但凡起刀雕刻,大多都会雕成小舟,

而且所选用的题材

几乎全是东坡居士泛舟赤壁的故事:

或描述《前赤壁赋》的内容,

或雕刻《后赤壁赋》的故事,

一代又一代人。

固执地在一枚果核间比试雕刻技法,

甚至期盼推陈出新。


苏州核雕名家新作


几年前,

由苏州核雕名家制作的一枚

再现苏东坡携友泛舟赤壁的核雕作品

在长4厘米,高1.8厘米的果核内

成功雕刻出38个人物↑

超过陈祖章所雕人物数近五倍,

且个个皆栩栩如生,

左右船窗开关自如,

价格高达30万元以上。

由此看来,核雕工艺的未来绝对值得期待。



橄 榄 核 舟

——故宫博物院所见 余光中


不相信一寸半长的橄榄细核

谁的妙手神雕又鬼刻

无中生有能把你挖空

剔成如此精致的小船

清脆,易碎,像半透明的蝉蜕

北宋的江山,魔指只一点

怎么就缩小了,缩小了,缩成

水晶柜里,不可思议的比例

即使在夸张的放大镜下

也小的好诡异,令人目迷

船舱里的主客或坐,或卧

恍惚的侧影谁是东坡

一缕长髯在千古的波涛声里

飘然迎风,就算我敢

在世间的岸上隔水呼喊

(惊动厅上所有的观众)

舷边那须翁真的会回头?

一柄桂桨要追上三国的舳舻

击空明,斥流光,无论怎样

那夜的月光是永不褪色的了

——前身是橄榄,有幸留仁

九百年后回味尤清甘

有时光与水荡着这仙船

在浪淘不尽的赤壁赋里

随大江东去又东去,而并为逝去

多少的豪杰如沙,都淘尽了

只剩下镜底这一撮小舟

船头对着夏口,船尾隐约

(只要你凝神静听)

还袅袅不绝的曳着当晚

那一缕箫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