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量之多,造诣之高,被埋地下近两千年,它们的出土震惊了整个艺术界

 4gstsg4 2017-07-06

本文选自《非常艺术》杂志第4卷金石癖栏目——中山国寻珍,

文章选用时有删减,

特此向读者说明并向马龙老师表示感谢!


黄肠石

这些黄肠石刻文字,像是一群美丽的精灵。慢慢地徜徉在这些黄肠石刻字所流露出的美妙境界中,渐渐地看到它历史中的模样,那里仿佛一出欢乐的戏剧。


定州,一座曾经辉煌的古老城市。它曾是古中山国的都城,亦是大汉王朝分封皇子的郡国,历代中山王久居于此,治国治民,繁衍生息;它也曾在宋辽的边防战事中起着重要的关塞作用,边防成败,关系国运兴衰。今天的人们或许并不熟悉定州这个名字,但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定州曾一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就着一代代的文武将相,也书写着一篇篇不朽的古老传奇。



如今的定州,还保留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除了散布于定州市区周围、唐河孟良河之间的定州汉墓群之外,还有兴建于唐宣宗大中二年的文庙,我国北方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州属贡院,建于清乾隆四年,建筑群落气势宏伟壮观的定州贡院,以及拥有“砍尽嘉山木,修成定州塔”传说的定州开元寺古塔。此外,神秘而珍贵的“定武兰亭石刻”,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任职定州时手植的龙凤双槐、亲手所酿的中山松醪酒与那篇《中山松醪赋》,还有美丽的雪浪石故事,也为这个城市增添了许多令人向往的传奇与魅力。


北庄子汉墓石刻馆内景

定州的文物是众多的,但对于喜好书法艺术的人来说,“北庄子汉墓石刻馆”则是一个可被称为宝藏的地方。

 

北庄子汉墓乃是东汉中山简王刘焉之墓,发掘于1959年。当时的文物保护意识并不很强,在墓中文物被清理库藏之后,那些原被用于修建墓室之用的一大批刻字黄肠石料却无人问津,被废弃在原野上。一直到1975年,经省政府拨款,才将这些黄肠石在传为中山靖王刘胜墓的周围建成石刻回廊,并定名为“定州石刻馆”,又因为刘焉墓所在地位于北庄子村北附近,这些出土的石刻便被称为“北庄子汉墓石刻”。


北庄子汉墓石刻馆碑廊


北庄子汉墓石刻馆内景


北庄子汉墓石刻馆内景


北庄子汉墓石刻馆内景

黄肠石,本是考古学用词。黄肠石的使用,多用于东汉前期诸侯王墓葬,它是由西汉黄肠题凑的黄肠木逐渐发展而来。墓葬所用由木材而变为石材,大致有两个较现实的原因,一方面是山中之木不能完全满足诸侯王墓葬的需要,另一方面,石之质地坚硬,寿命远比木材长久坚固。中山简王刘焉的北庄子汉墓的发掘,在我国考古史上第一次证实了东汉诸侯王墓建使用黄肠石的构筑形制。如今所见黄肠石为长方或方形,长度约一米,石面常有墨书题字或刻字,这些字迹,多是对于当时年号,开采石料的产地,采石刻石的工匠姓名等等的记载。刘焉墓出土黄肠石之后,山东济宁萧王庄任城王墓、江苏徐州彭城王陵及河南洛阳等地也发现出土了许多带有刻字的黄肠石。


北庄子汉墓内顶部汉代书写文字



据说刘焉墓出土的黄肠石有四千块之多,而其中带有墨书或刻字的,也多有七八百块。由于当时人们对黄肠石的认识不够,保护意识不强,许多石材都被附近村民任意取去建屋垒圈了。后来修建石刻馆的时候,许多石料才又被收集回来,而还有很多,已无从找起了。目前所留,还有488方,它们只是刘焉墓黄肠石中的一小部分。



石刻馆的回廊长达三百多米,488块石刻便镶嵌在这回廊的墙壁之上。这些石头上刻着当年采石的场地、所属郡国、县邑以及采石工匠姓名等等内容。它们采集的年代是东汉章帝建初九年(公元84年)到章和二年(公元88年),其中的地名,都是东汉六州十余个郡国。



北庄子汉墓的这些黄肠石刻文字,像是一群美丽的精灵。慢慢地徜徉在这些黄肠石刻字所流露出的美妙境界中,渐渐地看到它历史中的模样,那里仿佛一出欢乐的戏剧。



字体字势的变化明显表示出北庄子汉墓刻字被创造的时代已与那个大秦帝国渐去渐远。扁方或长方的结构,在横平竖直的交叉分布中彰显出一种持久而稳定的审美力量。在四百多方的石刻中,波磔的使用时而松弛放浪,时而谨慎小心。时而开张放纵,雄姿英发,时而要收敛姿态,不敢稍有狂态。



篆意的保留像是这演出的喜剧包袱,它不常出现,却引人回味。“北平石东平许□”一方,“许”字右旁“午”字的篆书结构明显,而开张的笔画大概是定州这批石刻中最为惊天动地的一笔,它如一笔闪电,划破万古夜空。“望都石鲁工井孙卿作”一方,“孙”字在众多横竖直线中的弧线处理,显得生动俏皮而又出人意表。其它如众多的“望都”、“曲阳”等字,篆书笔意露露藏藏,隐约呈现。




最令人激动的其实是这些刻字所展现出的民间特色。在那个文人享有无上尊贵的年代,这些卑微的工匠,辛勤采来石料,又一笔笔刻出汉字。他们不是那些煌煌汉碑巨制的作者,他们的作品终将被埋入地下,在冰冷沉默中等待命运的安排。而今人幸运,我们等到了他们的登台,看到了他们的演出。如果说那些汉碑巨制像是国家的交响乐团,有华丽的服装,精美的乐器,这些默默的石工,则像是一个群众自发组织的民间曲艺团,唢呐三弦儿,快板儿评书,同样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我们的祖先对文字是具有敬畏的,他们视文字为有生命之物,而这些精灵古怪的生命,在古人的笔下可谓显尽鲜活姿态。他们异想天开,他们出奇制胜,他们活泼泼地展现着汉字的神采与魅力。而工匠们刻出这一个个汉字,他们的最初用途却并不是为了展示和炫耀,他们仅仅是为了记录。这些字记录了当时工匠们的劳作,记录了汉代历史的片段,他们也同时记录下了汉字书写的发展与衍变。它们直到今天依然是鲜活的,鲜活得仿佛要从那石面上跳出来,跳进今天的现实,跳进今天那些喜爱汉字,喜爱书写的人们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