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潦寒: 《尤利西斯》荒诞的成名史|天涯·新刊

 柳星星 2017-07-06

天涯微信号:tyzzz01

天有际,思无涯。

投稿邮箱:tianyazazhi@126.com

《尤利西斯》荒诞的成名史

全世界的读者都知道,阅读《尤利西斯》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相反,阅读乔伊斯却不困难。

1882年,乔伊斯出生于都柏林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约翰·斯坦尼斯劳斯在都柏林市政府任税收员。这是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需要得到任爱尔兰总书记的英国官员的认可。后来,约翰·斯坦尼斯劳斯酗酒过度债台高筑……一家人不得不从舒适的南部搬到落后贫困的北部,乔伊斯被迫从克朗高士森公学退学。1893年经康米神父介绍,乔伊斯入了贝尔维迪尔公学三年级。五年后,乔伊斯在耶稣会的支持下进入都柏林大学,获得了现代语学士学位后,登记到圣西希莉亚医学院修课,只念几个月就放弃了学业。此时,乔伊斯一家更困难,作为长子的乔伊斯面对一群弟弟妹妹,为谋生而局促不安。“……我知道即使打不出天下,也算不了什么。我将试着对抗世俗的力量……”1902年,乔伊斯决定出国前往巴黎,没有盘缠,向葛雷戈夫人求救。葛雷戈夫人是爱尔兰著名的剧作家,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领导人之一,为了支持这个自负的小伙子,不仅送上五英镑的盘缠,还热心地将他介绍给了辛格,同时联络上了叶芝,请他在乔伊斯路过伦敦时给予照顾……

乔伊斯离开时,爱尔兰还是英国的殖民地,不但政治瘫痪,经济落后,人们的精神也麻木不仁。“宗教不是妇产医院”,既然人的诞生不是依赖宗教,同样伟大艺术的诞生也不可能通过宗教。虽然乔伊斯是在宗教学校的熏陶下长大的,乔伊斯在论述爱尔兰民族失败的原因时常常用两个精辟的形象:武力征服的恺撒与精神把控的基督。因此,1903年母亲病危,临终床前乔伊斯和弟弟斯坦尼洛斯·乔伊斯出于对天主教的叛逆坚持不肯下跪……后来,乔伊斯把这一经历写入《尤利西斯》第一章,并加以渲染。

作家的第一本书多是童年经历的放大。从1904年开始,乔伊斯开始写《都柏林人》,他童年的一些经历。由于真实、细腻,年底时在《爱尔兰人家园》已经发表了其中的三个故事,第二年十月写好了十一个故事后,交给格兰特·理查兹出版。乔伊斯寄给理查兹一份《两个浪子》的故事,理查兹没有阅读就交给了印刷工人。根据英国法律,对于出版任何不雅或亵渎的内容,出版商和印刷者都可能被控诉。理查兹的印刷商立即将《两个浪子》寄回去,并附言“我们不能印刷这样的内容”。查理兹认真看后,反对乔伊斯对“性”这一故事的处理,要求他修改。乔伊斯去掉了六个“他妈的”。理查兹觉得修改不够,怕惹火上身就收回了出版合同。

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

文学需要什么样的机遇

“天无绝人之路。”1913年12月,一个活力四射的美国人来援助他了。当时叶芝和庞德同住在萨塞斯乡下的石头庄编《意象诗人》,叶芝建议他找出版诗集《室内乐》的乔伊斯。乔伊斯算是和庞德搭上线了。庞德将乔伊斯的短篇小说刊发在美国的《聪颖族》杂志。格兰特·理查兹注意到乔伊斯受到的庞德等人的大力鼓吹,出版了这本最后销售不到五百本的《都柏林人》。

庞德,何许人也!

埃兹拉·庞德,意象派倡导人、美国诗人和文学评论家。1898年庞德首次赴欧,十年后定居伦敦,一度成为伦敦文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1913年庞德曾主编意象派刊物《唯我主义者》,在编选了第一本意象派诗选时发掘了乔伊斯。庞德富有个性又不缺乏热情,花费大量时间鼓励身无分文的年轻作家,比如劳伦斯、福斯特和海明威。庞德帮助他们找出版社,写书评,甚至替他们付房租。艾略特的《荒原》在《唯我主义者》发表时,庞德删掉诗稿的三分之一。投桃报李,1948年,艾略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著名长诗《荒原》的副题就是:“献给埃兹拉·庞德,最卓越的匠人。”让庞德在世界文坛暴得大名。世俗之事如串在时间上的珠子,首尾相顾,互为因果。后来,庞德追随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战后被美国以通敌叛国罪投入监狱。文学声誉又起了作用,经过诸多被庞德帮助、影响过的作家的多方奔走,庞德被诊断为精神不正常予以释放……

机遇是由人构成的。在庞德未出现之前,乔伊斯从1904年10月踏上流亡之路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十年漂泊不定的生活并没有把他塑造成一个呼风唤雨的大艺术家,反而一直在为生存每日奔波。庞德出现了,也给乔伊斯带来了好运。当时,很有贵族范的哈里特·肖·韦弗小姐也在伦敦,曾任1914年由《唯我主义者》改名为《个人主义者》的主编。韦弗年长乔伊斯六岁,这位英国女性不但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一大笔资产,而且受过良好教育,成为女权主义者。在庞德的大力推荐下,1917年韦弗出资出版了乔伊斯的模仿爱尔兰作家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写成的《青年艺术家的自画像》英语单行本。这时,乔伊斯写完了《尤利西斯》前三章,因青光眼再动手术,英国韦弗小姐开始匿名支助,一直持续乔伊斯的余生,甚至后来还支付了乔伊斯的丧葬费。

庞德策划的《青年艺术家的自画像》出版后,他把乔伊斯大肆宣传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并刻意把《青年艺术家的自画像》的作者宣传成为欧洲大陆上一名具有反抗精神的流亡艺术家,不但出版乔伊斯的剧本《流亡者》,又让科幻小说的开创者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写评论抬高乔伊斯的身份。同时,操纵《尤利西斯》在美国刊物《小评论》连载。

《尤利西斯》的今生前世

《尤利西斯》为乔伊斯带来世界性的声誉,被人们称之为后“意识流”巅峰之作,却在美国遭禁!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命运。《尤利西斯》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美国为什么禁?

《尤利西斯》的书名来源于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奥德修斯(Odysseus,拉丁名为尤利西斯),洋洋洒洒一百万字只描述了十八个小时的事情。书中的出场人物也不多,只有布鲁姆、斯蒂芬和莫莉三位主要人物。《尤利西斯》的第一主人公布鲁姆是一位爱尔兰裔的犹太人,在都柏林的报社做广告推销员。布鲁姆幼子夭折,妻子不贞,人到中年一无所成,常自欺欺人地在名存实亡的爱情中挣扎彷徨,面对比自己薪水高几倍的莫莉自卑且又自负:一方面自恃清高,甚至不愿与吃相不雅观的顾客在一个饭馆用餐;另一方面,他也有着贪婪猥琐的欲望,甚至曾试图欺侮一名海滩边的残废少女。布鲁姆是一个既对现实迷茫又充满希望,无奈又期待奇迹的矛盾体。《尤利西斯》的第三章,乔伊斯用整整一章的篇幅刻画了布鲁姆的心理活动,拉拉杂杂地将布鲁姆失去精神的支柱,生活和事业都遭受沉重的打击写得既真实又冗长,以杂乱与繁琐刻画布鲁姆的颓废,借以反映二十世纪初爱尔兰人的孤独、迷茫和绝望。

“爱尔兰民族是集酗酒与夸夸其谈于一身的民族。”王尔德已经让爱尔兰的文人认识到他们的民族性。《尤利西斯》之所以被好事者称为是民族史诗,是因为它包涵了爱尔兰的历史意识、民族性与颠覆精神。“如果有一天,这个城市从地图上消失了,可以按照我的书重建。”乔伊斯之所以充满雄心,是因为他知道爱尔兰正走向独立。《尤利西斯》也以足够的博学,足够的模糊来展示复杂的爱尔兰。但是,乔伊斯的玩世不恭与恶作剧心态也在《尤利西斯》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小说一开始,乔伊斯分别借用穆利根的污言秽语和斯蒂芬的尖酸刻薄将《尤利西斯》放到滑稽和低俗的语言轨道上来。从上帝到耶稣再到整个爱尔兰历史无不被揶揄和丑化:如第一章的开篇就用穆利根这个丑角的剃须过程,即一天生活的开始来演绎天主教的最崇高仪式——弥撒。接着用穆利根漫不经心甩进三个早餐盘子的煎鸡蛋和咸肉嘲讽“三位一体”。同时,又把上帝以及爱尔兰人对上帝的虔诚说成:这岛上的人总喜欢把那位包皮收藏家的话挂在嘴边(耶稣的割礼)。如果说这种带着挑衅般的讽刺勉强说是一种黑色幽默的话,但乔伊斯在《尤利西斯》通篇行文却是充满矛盾、遮遮掩掩和一片混乱的。例如,《尤利西斯》最后一章共三十八页,1608行分八十段,只在第四大段和第八段加了个句号。此外既无标点符号,句与句之间也无空白。除了一声火车汽笛声,没有任何外在景物描写。最为可笑和反映其性格的是,乔伊斯经常把生活中的人物搬进小说,而且还用真名实姓。“书生报复无长物,唯有手中笔如刀。”英国驻瑞士领事馆的官员乔·甘恩曾得罪过乔伊斯,乔伊斯就给被处以绞刑的凶手起了这个名字。

《尤利西斯》写于1914年至1921年间。1918年起开始分章节在一家名为《小评论》的美国杂志连载,连载到第十三章《瑙西卡》时,因包含有大量描写手淫的情节被美国有关部门指控为淫秽作品,遭禁。

费尽心机的炒作与“意识流”

“巴尔扎克在喝了大量的咖啡后成就了《人间喜剧》。不久后,我也会大放光彩。”因为庞德的缘故,乔伊斯离开英国伦敦来到法国巴黎,结识了比他小五岁的西尔维亚·比奇,莎士比亚书店和迪皮特公司的拥有者。比奇小姐是一个定居巴黎的美国人,对现代主义文学有着狂热的爱好,一直努力想把莎士比亚书屋经营成一处现代主义文学的圣地。庞德、艾略特、海明威都是莎士比亚书屋的常客。1921年,《尤利西斯》在美国和英国遭禁,比奇读过后决定以书店的名义出版。她本计划用《尤利西斯》的出版来作为庆祝乔伊斯四十大寿的贺礼,但由于种种原因延误。为了不误乔伊斯的寿辰,她用心地请印刷厂印制了两本《尤利西斯》。当乔伊斯看到样书时,感动得满眼泪花。

这时,《尤利西斯》没有被冠上“意识流”的“开山大作”,而是跟一堆“淫书”相提并论,例如《芬妮·希尔》《芬芳的花园》《栏杆上的激情》等。由于禁令仍在,莎士比亚书屋初印了一千本《尤利西斯》。前一百本“豪华本”有作者签名。书店将一部分签名本作为赠书送出时,被一些人不屑一顾地退了回来。尽管《尤利西斯》在英语系国家不能通过正常渠道销售,乔伊斯还是获得了稳定的收入。同时,禁书的名声也助长了销售。有个爱尔兰教士在买《尤利西斯》的时候专门问:“有没有其他的书跟这本一样辣的?”

1932年,《尤利西斯》仍是美国彻头彻尾的禁书,有的美国游客到巴黎观光时会专程到巴黎的莎士比亚书屋购买一部《尤利西斯》作为最佳纪念。这样一桩摆明赚钱的买卖让美国兰登书屋的创始人贝内特·瑟夫眼红不已。美国人的商业精神在贝内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先前往巴黎拜访作者乔伊斯,一出手就是一千五百美元。同时约定,如果兰登书屋能将《尤利西斯》合法引进美国,这就是版税的预付金;如果最后没成,预付金就归乔伊斯了。这对生活窘迫的乔伊斯不啻为天上掉馅饼。乔伊斯一边收下钱一边说:“我认为你搞不定,但你也拿不回这一千五百美元啦。”

这时的美国经济蒸蒸日上,各种思潮泛起。贝内特早已胸有成竹,第二步是计划打官司,由法庭确认《尤利西斯》的合法地位。当时著名的大律师莫里斯·恩斯特曾经表示过,在美国禁止出版《尤利西斯》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贝内特告诉莫里斯很希望对方能够为《尤利西斯》的合法出版而辩护,但兰登书屋付不起大律师的天价律师费。生意人的精明在于会算账。贝内特提议:如果败诉,诉讼费用由兰登书屋支付;如果胜诉,则莫里斯终其一身可以分得兰登书屋出版《尤利西斯》的一部分版税。贝内特早就算准这会是一场举世瞩目的官司,莫里斯自然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

莫里斯同意后,与贝内特为打赢官司做了很多绝妙的安排。首先,他们选定在约翰·W·伍尔塞法官的出庭期间打官司。这位法官学问渊博,并主张文学自由。与此同时,要把欧美著名作家、评论家对《尤利西斯》的评价带上法庭。美国法律规定,不能把法庭以外的文学评论作为证据,于是他们在一本巴黎出版的《尤利西斯》上贴满关于各类好评的纸条,贴完后整本书都鼓了起来。为了让《尤利西斯》成为呈堂证供,还必须让这本书被海关没收。贝内特请出版社代理人把这书带去法国,再从法国带回纽约。在海关的检查过程中,天气燥热,海关人员根本无心开箱检查。兰登代理人怕没收无望,大声嚷嚷着说箱子里可能有违禁品。海关人员只得例行公事地开箱检查。巴黎归来带回一本《尤利西斯》的游客多,海关拒绝没收。兰登代理人更加心急,坚决要求海关一定要没收,检查员与上司都出来劝阻无效后,哭笑不得地把这本书没收了。如此策划,这一部精心准备的《尤利西斯》终于成为开庭时的证物。官司开打,经过一番法庭辩论后,伍尔塞法官认为《尤利西斯》不属于色情作品……

美国之所以是全世界的楷模,就在于他的法治精神。法槌落下,美国人以特有的法律智慧,在精巧的商业策划下为《尤利西斯》开了大门……《尤利西斯》在美国遭禁与解禁,说它色情的是美国人,说它艺术的也是美国人。兰登书屋的商业技巧与炒作手段全世界领先。贝内特又巧妙地让“意识流”与时尚的著名演员玛丽莲·梦露搭上界。玛丽莲·梦露未必能看懂《尤利西斯》,但广告作用显著,《尤利西斯》与“意识流”一时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名词。一个词语被叫的次数多了,就赋予其一种新的意义。“意识流”更是如此。《尤利西斯》的最后一章通常被看作意识流的登峰造极,与其说借莫莉的意识完整地表现人类意识,不如说乔伊斯是借精神分析之流行增加色情内容,以获得一定的市场关注。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读完乔伊斯的“意识流”大作《尤利西斯》后说:“我花了三年才读通它。我很感激你写了这么一大部书,但永远不会说喜欢它。因为它太磨神经而晦暗了。我不知你写时心情是否愉快。我不得不向世界宣告,我对它感到腻烦。读的时候,我多么抱怨,多么诅咒,又多么敬佩你呀!全书最后那没有标点的四十页,真是心理学的精华。我想,只有魔鬼的祖母才会把一个女人的心理捉摸得那么透。”以形式压倒内容的《尤利西斯》的市场成功,过度地夸大形式的功效,甚至是架空内容的极端做法,最终被符号化与标签化了。

尼采说:“现代社会善于用古代艺术成就做装饰品,以此来粉饰自己的卑微与无知。”《奥德赛》闻名全世,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一部伟大的史诗。乔伊斯称,《尤利西斯》与《奥德赛》对应,借以加强流亡美学的历史感和厚重感。为此,著名作家纳博科夫在巴黎与乔伊斯进餐时,专门提到《尤利西斯》与荷马史诗《奥德赛》的对应关系问题。乔伊斯坦诚地说:“那是心血来潮的可怕错语,更是图书宣传的策略。”

阅读者也是乌合之众

与乔伊斯同年生同年死的小说家伍尔芙说:“乔伊斯既没有语言素养,也没有必要的审美趣味,倒像一个刚学会写作的搬运工。我很知道这类人,粗俗不堪,还自以为是,简直令人作呕。”人们初读《尤利西斯》,始于那句流传甚广的“一百个人中没有十个人能读完《尤利西斯》”。由于炒作与艰涩难读,《尤利西斯》成了评论者多过读者的“天书”。

美国之所以选择把《尤利西斯》吹上天,就是让欧洲引以为傲的优雅成为过去式,让美国的狂野与粗俗成为新的文学艺术标准。英国人总是那么善于掩饰他们的殖民暴力。美国人之所以同情和支持乔伊斯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英国殖民主义。腰包鼓了,腰杆也硬了。美国人依靠美元让乔伊斯和《尤利西斯》在世界上遍地开花,利用乔伊斯的爱尔兰身份、《尤利西斯》的恶俗与诋毁力量把自以为贵族式优雅的英国好好地恶心了一番。他们找到一批可以和老欧洲抗争的文化力量,就拼命地赞助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达达主义、野兽派、印象主义……并一概引进,美国很快成为文学艺术的垃圾场。威廉斯作为乔伊斯美国评论小组成员说:“这是美国的机会,要比英国看得更高更远。”所以如果没有美国,就没有乔伊斯,甚至没有“意识流”这个概念。《尤利西斯》登上所谓的“畅销书”的宝座,也是在美国实现的。美国兰登公司的现代文库把《尤利西斯》列为二十世纪一百部英语畅销小说的首部后,立即引来质疑。后来证实,这一名单的商业投机性远远大于它的实际价值,它是人为运作的恶意篡改的结果。

事件荒谬到一定的程度,就成了传奇。1998年7月,兰登书屋的《当代文库》编辑小组评选出二十世纪一百部最佳英文小说,第一名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从此,人们无论是否读过《尤利西斯》,已不敢质疑其经典地位了。

潦寒,作家,现居郑州。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歇斯底里》,随笔集《故乡在纸上》《反抗者》等。

点击下图了解《天涯》2017年第4期内容介绍和目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