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奇技淫巧和工匠精神

 弩之 2017-07-06

 

             张念瑜

【提要】工匠精神是一个历史概念,在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时代,工匠精神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但工匠精神的灵魂是不变的。工匠精神必须具有坚定的信念,良好的职业操守,娴熟的专业技能和经济合理的工作方法,精神专一,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为社会提供新产品或开发服务新业态。

工匠精神是私有制、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反对奇技淫巧,但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的影响是有限的。儒家、道家、法家、杂家对传统工匠精神的积极影响更多的是间接性的。而墨家对传统工匠精神的积极影响是直接性的。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工匠精神主要表现为创新精神。

当前,“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是热词。讲到“人的精神”问题是让人困扰的。因为人对自身的认识还是初步的。人作为认识的对象实际上还是一个“黑箱”。我们往往通过企业的表现来认识企业家精神,同样通过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来认识工匠精神。

在近几年的媒体上能读到一些文章,能看出作者们对德国、日本的工匠精神的羡慕,对中国缺乏工匠精神的现状不满的情绪。学术界对于当前中国缺乏工匠精神的原因做了许多方面的研究。有的人认为中国缺乏工匠精神是由于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存制度所造成的,其中“主流的儒家观念注重人文教育,轻视专业教育,认为匠人们营营役役都是些奇技淫巧,君子应该修齐治平,不为物役”(邓成,2014);有的人认为近代工业的兴起造成了中国工匠精神的没落(李宏伟,别应龙,2015)。我认为,当前中国缺乏工匠精神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很强的工匠精神。

在讲中国的工匠精神传统时,一个重要概念即“奇技淫巧”挥之不去。因此,本文研讨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工匠精神?(2)传统文化反对“奇技淫巧”对中国科技发展和工匠精神的负面影响有多大?(3)中国工匠精神的文化源泉是什么?关于现代中国缺乏工匠精神的原因问题,拟另文介绍。

   一、工匠精神的含义及特点

工匠(Tinkerers)是指具有工艺专长、并以此谋生的人。《禮·曲禮》:“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獸工、草工。”《說文解字·匚部》:“匠,木工也。从匚从斤。斤,所以作器也。”《论衡·量知》:“能剒削柱梁谓之木匠;能穴凿穴埳谓之土匠;能雕琢文书谓之史匠。”

关于什么是工匠精神,见仁见智。付守永认为“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著、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付守永,2013.p.2);肖群忠、刘永春(2015)把工匠精神定义为“狭义是指凝结在工匠身上、广义是指凝结在所有人身上所具有的,制作或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品质”;刘志彪(2016)认为,“如从供给方面来看,主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细节的精神;从需求方面看,则主要是指满足消费者挑剔的需求,从消费者角度不断地改进产品质量和性能;从行为方式角度看,则是指做事情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孜孜以求的长期化行为。”等等。

我个人认为,工匠精神是一个历史概念,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工匠精神的含义也是变化的。总体上讲,工匠精神必须具有坚定的信念,良好的职业操守,娴熟的专业技能和经济合理的工作方法,精神专一,开拓创新,为社会提供新产品或新服务业态。

工匠精神是私有制、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具有世界意义。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与工匠谈论工艺时,强调雕塑家要通过形式来表现内心活动,做“胸甲”要合用(色诺芬,2014.pp.123-124);柏拉图说:“每个人只能干一种行业而不能干多种行业,是不是?如果他什么都干,一样都干不好,结果一事无成。”(柏拉图,2013.p.99)。西方的工匠精神与基督教是密不可分的。皮雷纳在《中世纪的城市》一书中指出,修士“分担工匠的一切苦难;他们了解工匠的一切愿望,因而他们有资格成为工匠精神上的导师。”(皮雷纳.p.106)位于德国的科隆大教堂于1248年始建,1880年完工,建了632年。教堂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教堂的两个尖顶高达157米,教堂内还藏有众多珍贵文物和艺术精品。如果没有崇高的信仰和工匠精神,完成这样长时间的浩大工程是不可想像的。同样,在国内,诸如新疆佛教石窟、敦煌莫高窟、云岗石窟、大足石刻、乐山大佛和各地佛塔、寺庙、道观等建筑,无不体现着建造者的工匠精神。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华夏民族的国际形象是用工匠精神做出来的。英文“China”是梵文“cīna”(支那)的译名,与丝绸有关。沈福伟认为,“支那”[1]不是“秦”的发音,而是“绮”的发音(沈福伟,1985.p.27)。同时,中国也是瓷器的故乡,在三千三百多年前的殷商、西周时期就制造出原始瓷器(李家治,1978)。谢肇制(1567年-1624年)的《五杂俎》记载:“今俗语窑器谓之磁器者,盖磁州窑最多,故相延名之,如银称米提,墨称腴糜之类也。”中国陶瓷通过丝绸之路向外输出,享誉世界。

二、中国传统文化反对奇技淫巧对工匠精神的影响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反对奇技淫巧,实质上是反对奢侈品生产和腐败性的生活方式。《书·泰誓下》:“[商王]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孔颖达 疏:“奇技谓奇异技能,淫巧谓过度工巧。二者大同,但技据人身,巧指器物为异耳。”在先秦时代,反对奇技淫巧和奢侈品生产和腐败生活,不限于儒家学者,墨家、道家、法家、杂家等学派都是一致反对的。

《管子·立政》:“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上完利,监壹五乡,以时均修焉,使刻镂文采,毋敢造于乡。”

《道德经》三十八章指出:“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可见,道教提倡俭朴反对浮华。

《墨子·节用中》:“是故古者圣王制为节用之法,曰:‘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鞼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曰:‘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

《荀子·王制》:“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於家,工师之事也。”

韩非子反对奢侈浪费,提出奢侈“养殃”的思想。他认为:“人主乐美宫室台池,好饰子女狗马以娱其心,此人主之殃也。为人臣者尽民力以美宫室台池,重赋敛以饰子女狗马,以娱其主而乱其心,从其所欲,而树私利其间,此谓养殃。”(《韩非子?八奸》)

《准南子?齐俗训》:“乱世则不然,为行者相揭以高,为礼者相矜以伪,车舆极于雕琢,器用逐于刻搂;求货者争难得以为宝,低文者处烦挠以为慧,争为佹辩,久稽而不诀,无益于治。工为奇器。历岁而后成,不周于用。”

不仅学者反对奇技淫巧、反对奢侈品生产与消费。历朝历代统治者也在政策或法令方面反对奇技淫巧,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但是,学者、政府提倡的,社会不一定积极响应;学者、政府反对的,社会不一定会自动禁止。尤其是通过“奇技淫巧”生产出来的奢侈品,都是供权贵们消费的。权贵们穷奢极侈、生活腐败,社会怎么可能禁止“奇技淫巧”呢?实际上禁止“奇技淫巧”犹如禁止政治腐败一样是自欺欺人。

同时,历朝历代统治者对手工业是非常重视的。在殷商、西周时期,手工业完全由官营。《国语·晋语》:“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官宰食加。”在春秋战国时期,私营手工业开始兴起。官营手工业要从事军工生产,产品质量决定着战争的胜负,而私营手工业面向市场,其产品质量同样决定着家庭的经济命运。

三、儒家、道家、法家对传统工匠精神的影响

司马谈将“诸子百家”首次划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等六家(《史记?太史公自序》)。后来,刘歆《七略·诸子略》增“纵横、杂、农、小说”等为十家。班固《汉书?艺文志》认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即去“小说家”,将剩下的九家称为“九流”。在此,我们采取排除法。在“九流”中,名、农、兵、阴阳等四家,与工匠精神没有多大的关系。

因此,墨家、儒家、道家、法家、杂家对传统工匠精神是有影响的。但儒家、道家、法家、杂家对传统工匠精神的积极影响更多的是间接性的。而墨家对传统工匠精神的积极影响是直接性的。由于杂家如《吕氏春秋》《准南子》等涉及工匠精神问题,我们不单独介绍,一并在介绍法家和墨家时略作论述。

(一)儒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工匠精神的影响

儒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深远。儒家对传统工匠精神的影响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正面的积极性影响是间接性的,负面的影响是直接性的。 

儒家文化是君子文化或贵族文化。儒家提倡仁义礼智信,间接性地对工匠精神造成积极的影响。同时,儒家尊重私人利益和社会分工(《孟子·滕文公上》),主张自由放任主义的经济政策,轻税或不征税,促进工商业发展(《孟子·公孙丑上》)。儒家也重视生产工具的生产。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其中“器”为生产工具,由手工业所生产。《荀子·王霸》:“百工忠信而不楛,则器用巧便而财不匮矣。”也就是说,巧便的生产工具可以多增加财富。

但是,儒家轻视体力劳动,孔子本人已有“重农轻商”思想。根据《孔子家语》记载,孔子对鲁国大夫减文仲实行“废六关”(毁掉阻碍商品流通的关卡)、“妾织蒲”(织蒲席出售,与民争利)的政策斥为“不仁”。孔子的学生子贡从事货殖(商业)也受到不安本分的指责。《礼记·月令》:“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礼记·王制》中还说,如有人挟“奇技、奇器以疑众,杀。”这对工匠精神是致命的。

(二)道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工匠精神的影响

道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老子。继承者为庄子、列子等。

老子、庄子学说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就是做事的方法顺应自然客观存在的规律。也就是说,道家对塑造中国文化的自然规律意识的影响是巨大的。

英国科学史学李约瑟指出:“道家思想是中国科学与技术的根本。一般人往往不能了解这一点,因为道家对‘知识’的态度就是好恶自相矛盾的,于是给人一种神秘不可捉摸的印象,到了最后成为了玄秘之学了。”(李约瑟,1999.p.149)。

同时,“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史记·论六家要旨》)“道家与与手工和技术的关系,┄即是绝技不可学,也不可传。唯有用志不分,凝神专注,万事万物中的道才能体会。” (李约瑟,1999.p.139)《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这个故事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也就是“熟能生巧”。但庄子也通过讲述一些不遵循规律的故事而提出批评。例如,《庄子·马蹄》篇把工匠说成是残害自然的罪人;《庄子·肱箧》篇甚至提出:“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撬工任之指,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即工匠以拙为巧,而把真正的巧抛弃,等等。

(三)法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工匠精神的影响

法家也称之为刑名之学。其思想源头可上溯到春秋时的管仲、子产和战国时期的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韩非是集大成者。法家提出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主张。同时,法家主张集权,推动实施国家主义经济政策或重商主义政策。

法家治国重在强国、强军。《管子·兵法》:“器械不巧则朝不定”,还把工艺技术和器械设备列为战争“八事”中的两项。商鞅主政秦国,实行“农战”,墨家弟子加入。为了实施“农战”,秦国形成了一整套武器装备研发、冶铸(王慎行,1985)、加工制作的组织管理制度。当时秦国军队武器分为远射程兵器(弓弩等)、长兵(戈、矛、戟、锬、镖、钺、钩、殳等)和短兵(剑等),军事装备主要是攻城略地所用设备。秦国的武器虽然都是青铜制品,但采用了先进生产技术和作了大量改进。1974年在兵马俑坑考古挖掘出来的青铜剑竟然超过了91厘米,而在春秋战国时期最负盛名的越王勾践剑,全长不过55.6厘米。同时,在武器装备生产过程中,实行严格的生产责任制和标准化管理(陈徐玮,2016)。《吕氏春秋·孟冬》记载:“是月也,工师校功。陈祭器,按度程,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

《韩非子·难二》:“明于权计,审于地形、舟车、机械之利,用力少,致功大,则入多。”手工业提供高效率的运输工具和劳动工具,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财富。实际上,秦汉时期,舟车制造业已成为当时的一个重要的手工业生产部门,舟车的生产规模和制造技术比前代均有显著的发展(余华青.1985),其他手工业在秦国都得到发展。

四、墨家对传统工匠精神的影响

我在《关于墨家及其弟子的寻踪》一文已述,墨家及其弟子的职业主要是为战争提供“守御”技术服务的工匠。《荀子·王霸》:“为之者,役夫之道也,墨子之说也。论德使能而官施之者,圣王之道也,儒之所谨守也。”《左传·文公元年》杜预注:“役夫,贱者称。”由此可见,荀子话的意思是说,亲事亲为是贱者之道,是墨家学说所提倡的。儒家讲的是君主、贵族,不能亲事亲为,论德使能,层层设置官吏来施行。《淮南子·主术训》:“君人者不任能,而好自为之,则智日困而自负其责也。”因此,墨子学说是针对贱者来讲的。这当然是荀子的偏见。同时也说明,只有墨家学说适合于贱者工匠。

 墨家学说对传统工匠精神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墨家“尊天”、“事鬼”、“非命”构造了一个宗教信仰体系。这个信仰体系,便得墨家弟子心生敬畏之情,进一步使得墨家弟子敬业爱岗。

第二,墨家提倡“兼相爱,交相利”的原则,使得墨家弟子把做好本职工作变成了一种义务或责任。也就是说,做好本职本岗工作是无条件的,是一种义务或责任。

第三,墨家的《考工记》《墨辩》所体现的科学敬业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工匠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考工记》的作者可能为齐稷下学宫的墨家学者。西汉时,《周礼》“冬官”篇佚缺,河间献王刘德便取《考工记》补入。刘歆校书编排时改《周官》为《周礼》,故《考工记》又称《周礼·考工记》,被后世视作儒家经典。 

    作为工艺技术汇总的《考工记》记述了木工、金工、皮革工、染色工、玉工、陶工等6大类、30个工种。它将制作精工产品规定为手工业生产的目标,而将天时、地气、材美和工巧以及四者的结合,看作是制作精工产品的必备条件和重要的生产方法。而《墨辩》则反映的是有关科学理论认识,是直接以手工业技术实践为基础的。

《考工记》和《墨辩》是我国先秦时期遗传仅存的两部科学著作,对中国传统文化工匠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第四,墨家的功利技术实用主义思想对工匠精神的影响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墨子主张“节用”和“节葬”和“非乐”,对于反对奢侈浪费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但对于创新发展也有一定负面影响。《墨子·鲁问》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子墨子谓公输子曰:‘子之为鹊也,不如匠之为车辖。须臾刘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为功,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

五、祖师爷崇敬和行业禁忌对工匠精神的影响

中国文化是一种绵延不断的文化。因而,中国社会的原始崇教(自然崇敬,鬼魂崇敬、祖先等)一直得以保存。

祖师爷崇敬是从祖先崇敬中分化出来的。《周礼·考工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作也。”所以,各行各业都有祖师爷。祖师爷都是“圣人”(见表1-1)。

我们在上文说到,在管子主政齐国时,就实行士农工商四民不杂居,推行“禁民异业”,秦汉继续实行“禁民二业”政策,在一定意义上有利于专业化发展。手工业的技术与方法依靠经验积累,一般采取父传子、师傅带徒弟的方式累积前人的经验教训。祖师爷开创一种行业是给人一条生路,师傅带徒弟是师傅给徒弟一碗饭吃。因而,徒弟事师傅犹如儿子事父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徒子徒孙对祖师爷崇敬也是出于一种感恩心情。各行各业为了不辱没祖师爷,谨慎严格收徒,并订有行规,规范从艺行为。

手工业各行各业也形成了禁规忌讳(万建中,2010.pp.96-100),“盗也有道”。对于手工业行业禁忌,工匠们并不认为是迷信,但却造成了一种敬畏心态。

六、结束语

第一,工匠精神是一个历史概念。

工匠精神是一个历史概念,在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时代,工匠精神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在现代社会大生产条件下,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不断发展,如果我们的头脑中的“工匠精神”仅仅只是瑞士手工制作钟表的形象,那是不合时宜的。当然,作为一种工匠精神,其灵魂的东西是不变的。因而从总体上讲,工匠精神必须具有坚定的信念,良好的职业操守,娴熟的专业技能和经济合理的工作方法,精神专一,开拓创新,为社会提供新产品或开发服务新业态。  

  第二,工匠精神是私有制、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具有世界意义。

人类社会出现私有制、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必然会产生工匠精神。因为市场经济存在着竞争,竞争会导致优胜劣汰。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生产者要优胜,往往是“你无我有,你有我优”。同时,生产者都想避免死亡性竞争,会通过“奇技淫巧”来制造产品差异,细分市场,形成垄断竞争的格局。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反对奇技淫巧,但对工匠精神的影响是有限的。因为奇技淫巧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而这种市场需求来自于权贵阶层,对奇技淫巧的反对是低效的。而在我国学术界,把“奇技淫巧”等表面问题看得过重,从而形成一些不客观的看法。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的工匠精神是密不可分的。

   在中国的“轴心时代”,中国文化趋于成熟,相应地,中国传统的工匠精神也完全形成。儒家、道家、法家、杂家对传统工匠精神的积极影响更多的是间接性的。而墨家对传统工匠精神的积极影响是直接性的。另外,祖师爷崇敬和行业禁忌对传统工匠精神的积极影响是显著的。这也是中国传统工匠精神与西方工匠精神存在的明显差异的地方。

第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工匠精神主要表现为创新精神。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传统产业分化重组不断加快,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迅速成长。“在信息面前人人平等”,因而,人人都可创业、人人都应创新。亚力克·福奇在《工匠精神》一书中介绍了三大成就工匠精神的方法,实际上是三个案例,即MP3之父勃兰登堡开发MP3、Rovio工匠团队开发游戏“愤怒的小鸟”和珍妮·甘的“创新工场”的故事。弗劳恩霍研究所提供了稳定的制度,保证勃兰登堡的研究环境不受商业化影响;Rovio工匠团队自由和坚持的精神最终保证了产品的成功。珍妮·甘的成功表明:“工匠和发明者可以与他们的员工一起致力于新产品的开发,展现不受约束的人类思维过程,同时允许不可避免的问题发生。”(福奇,2014.p.192)。这三个案例表明,工匠们是一群不拘一格,依靠纯粹的意志和拼搏的精神,做出改变世界或产业的创新发明人。

注释及参考文献:

[1]支那,亦作至那、脂那、摩诃至那国等。可能起源自梵文(cīna),与震旦同义,原为古代佛教经典对中国的称呼。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文学作品《摩奴法论》中已有该词。在印度古代,又有支那与小支那的区分,中国相当于支那、大支那、摩诃至那,小支那为中国的某个属国。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佛说灌顶经》卷6:“佛告阿难震旦国中又有小国,不识真正无有礼法,但知杀害无有慈心。” 唐朝日僧空海《性灵集》[28],是日本文献中,首次出现支那之名。在东南亚各种曾受梵语影响的语言自古亦对中国有同样的称呼,如泰语、高棉语、马来语、他加禄语:Tsina等,马来西亚马来语称中国人、华人为“Orang Cina”。古希腊人通过印度而认识中国,因而欧洲各语言中如“China”、“Sina”对中国的称呼也是源自梵语这一词。挪威、瑞典语中“kina”发音与日语中“支那”的发音完全相同。在俄罗斯,不少俄罗斯人也称呼中国为“Шина”, 俄文Шина就有中国或支那的含义。[来源请求] 俄罗斯语称中国为Китай,即契丹或鞑靼,莫斯科的中国城即被称为“Kitay-gorod”。

   英文“China”是梵文“cīna”(支那)的译名,与丝绸有关。在秦之前,丝绸已经向西扩散。说支那是秦的发音,或者说与瓷器有关,都是不正确的。

付守永,2013.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第一页

(古希腊)色诺芬,2014.苏格拉底[M].时事出版社。

(比利时)享利·皮雷纳2013. 中世纪的城市[M].商务印书馆。

沈福伟,1985.中西文化交流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家治.我国古代陶器和瓷器工艺发展过程的[J].考古,1978(3)。

(英)李约瑟,1999.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M].陈立夫,译.江西人民出版社。

陈徐玮.秦国手工业标准化建设[J]. 标准科学, 2016 (1).

王慎行.从兵器铭刻看战国时代秦之冶铸手工业[J].人文杂志, 1985 (5)。

余华青.略述秦汉时期的舟车制造业[J].青海社会科学,1985 (1).

万建中,2010.中国民间禁忌风俗[M]. 中央编译出版社。

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6)

刘志彪.要“工匠精神” 更要“工匠文化”[J].企业观察家,2016(8)。

(美)亚力克·福奇,2014.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M].陈劲,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