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报道】'究极三维,术由心生'——首例EnSite系统指导下全程零射线房颤消融术成功

 zhaoeliteD 2017-07-06

6月27日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导管室,一例56岁阵发性房颤患者,喻荣辉教授采用EnSite系统在全程零射线下为其进行了导管消融术。这是首例常规临床环境下(不使用心腔内超声)EnSite系统指导进行全程零射线房间隔穿刺术和房颤消融术。


该例男性患者,患阵发性房颤3年,近3个月来发作频繁,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遂决定求助导管消融术治疗。鉴于患者之前曾有肾功能不全和造影剂过敏史,不能耐受传统方法下的X线房间隔穿刺术,喻荣辉教授决定创新性采用EnSite系统下全程零射线为其进行房间隔穿刺术和导管消融术。

一. Ensite系统下全程零射线完成房间隔穿刺术和房颤消融
1. 零射线下构建右房解剖模型


常规穿刺右侧股静脉,使用SL1 Swartz长鞘,经此长鞘导入环状电极,快速解剖构建右房。因EnSite系统设计之初即具备高密度特性,同时具有常规标准电极快速多腔建模特性,任意导管进入血管即可有效显示,因此导管顺利进入静脉系统并通过下腔静脉到达右心房,并较其他系统更加快速地构建了准确的右房模型,光感压力导管对右房进行解剖补充建模,进一步标测并标记右房重要解剖标志,如上下腔交界、右心耳、卵圆窝、房间隔穿刺点、冠状窦、希氏束和三尖瓣环(图1)(图2)。


图1.标测右房重要解剖标志。


图2. 喻荣辉教授在零射线下'无铅无挂'构建右房解剖模型。

2. 零射线下房间隔穿刺术


三维指导下实时显示冠状窦走向,零射线下放置冠状窦电极;建模过程中清晰标测了希氏束等关键解剖结构,详细构建了卵圆窝形态,并标记房间隔穿刺点,应用EnSite系统电定位任意电极导管可视化原理,通过合理的针鞘匹配比例,可视化房间隔穿刺针,按照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提倡的下拉滑入法,零射线全三维下将可视化的房间隔穿刺针滑入卵圆窝并行房间隔穿刺术(视频1)。


穿刺后可清晰看到针在左房的空间位置,左房压力高于右房,至此判断穿刺成功。因EnSite系统建模更快,相较其他系统更加快速实现了房间隔穿刺,从股静脉穿刺至零射线下房间隔穿刺结束,喻荣辉教授全程仅用时15分钟。


视频1. 零射线下房间隔穿刺。

3. 零射线下构建左房模型及环肺静脉隔离术


房间隔穿刺成功后,应用肺静脉环肺导管快速解剖建模,结合光感压力导管'点云'解剖重建左房,确定双侧肺静脉开口位置、左心耳结构(图3),行双肺静脉隔离术(CPVI)。应用光感压力导管双侧肺静脉隔离用时30分钟左右。整个穿刺和消融的过程中,马长生教授指导和点评了零射线全三维房间隔穿刺术以及光感压力导管临床应用的技巧和体会(图4)。整台手术全程仅用时1小时(图5)。


图3. 双心房完美重建。


图4.马长生教授、喻荣辉教授应用光感压力导管进行房颤消融术。


图5. 应用EnSite系统进行T3D零射线下房颤消融。


二. 零射线消融技术不断扩大适用范围


自三维电生理标测消融技术问世以来,凭借其良好的临床疗效而不断发展。导管消融病例数不断增多,医生们凭借辛勤的工作和高超的技术,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病痛。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医生和患者不得不承受射线辐射带来的严重后果,即使为防护射线辐射而不得不'披挂上阵',其带来的劳累及不便,也让医生不堪重负。


基于此,喻荣辉教授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和理论创新,在马长生教授支持和指导下,首先提出全三维全程零射线(T3D)房间隔穿刺和房颤消融的理念,实践证明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更重要的是,该技术创新了方法学途径,使三维手术更加精准安全,完全符合马长生教授提出的'心随律动,安全倍增'精神。随着T3D全程零射线导管消融房颤的病例数不断增多,喻荣辉教授开始考虑是否可以在所有三维标测系统平台实现T3D消融房颤。


毕竟标测平台系统的原理不同,CARTO系统与EnSite系统各有所长,但后者基于电场,在全三维的操作基石——建模方面更加快捷安全。经过严谨论证、反复推演,喻荣辉教授这次采用EnSite系统成功实现了快速的全程零射线房间隔穿刺和房颤消融,证明EnSite系统在T3D技术方面的独特优势,期待未来可以造福更多患者。



心在线 专业平台专家打造
 编辑 王雪萍 许丰强┆美编 柴明霞┆制版 田新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