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卵圆孔未闭的介入治疗介绍

 随缘袁海林 2017-05-23

在胚胎发育至第6、7周时,心房间隔先后发出2个隔,先出现的隔为原发隔或称第一隔,后出现的隔为继发隔或称第二隔,原发隔自心房中线背侧壁呈半月形长出,向房室管生长与心内膜垫融合,与房室隔尾端部留一小孔,称为原发孔。在原发孔未闭合前,原发隔近头端部分形成一孔,称继发孔,是胎儿时期的血液的正常通道。同时在第一隔的右侧由心房壁上又长出一镰状形隔,称继发隔或称第二隔,此隔不继续生长分离心房中途停止,镰状形凹陷呈卵圆形称卵圆窝,卵圆窝处原发隔与继发隔未能正常自然粘连融合留下一小裂隙称卵圆孔,在两者间残存宽约1~6mm,长约7mm的裂隙样未闭的异常通道称卵圆孔未闭

    在心脏胎儿时期卵圆孔未关闭时,继发隔之自由边缘,成为卵圆孔的瓣膜,只允许血流从右房进入左房,起单向瓣膜的作用,胎儿出生后由于呼吸交换肺血流增加,左房压力增高,压迫卵圆孔瓣使之关闭,但在婴幼儿心导管检查时导管很容易经未闭的卵圆孔从右房进入左房,由此说明新生儿和小婴儿期卵圆孔瓣膜较薄,卵圆孔的闭合多数为功能性闭合,随年龄的增长,卵圆孔瓣膜粘连僵直,活动减弱,纤维组织增生使孔道闭塞形成不交通的卵圆孔,卵圆孔一般在生后第1年内闭合,若大于3岁的幼儿卵圆孔仍不闭合称卵圆孔未闭,成年人中约有20%~25%的卵圆孔不完全闭合,留下很小的裂隙,称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或探针可通过的卵圆孔)。PFO时出生后原发隔与继发隔未能正常自然粘连融合,在两者间残存的裂隙样异常通道,类似一功能性瓣膜,当右房压高于左房压时左侧薄弱的原发隔被推开,即出现右向左分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外科刘筠

  自从1974年采用双盘装置封堵房间隔缺损以来,各种装置被借用到PFO的介入封堵中。由于PFO与房间隔缺损在解剖上有所不同,在封堵房间隔缺损的装置的基础上,对封堵PFO的各种装置进行了必要的改进。Bridges ND等报道了经导管封堵有卵圆孔未闭合并矛盾栓塞的患者。至今已使用了多种封堵器封堵了卵圆孔未闭,用于PFO未闭封堵的封堵器有以下几种 :

  (1)、双面伞封堵器(Rashkind occluder) (2)、Sideris研制的钮扣式补片封堵伞(Sideris button device) (3)、ASDOS(Osypka) 双伞,需要建立静脉-动脉轨道 (4)、Angel Wings(Das)中心自膨性双伞(镍钛合金丝支撑)

  (5)、在双面伞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封堵器有Cardio-SEAL、 Star-Flex、(6)、PFO-STAR封堵器 (7)、序惯折叠封堵器(Helex occluder) (8)、Amplatzer间隔封堵器(Amplatzer septal occluder) (9)、Amplatzer PFO专用封堵器(PFO Occluder)。 Amplatzer 法PFO封堵器是目前常用的封堵器,现有18mm;25mm和35mm的三种型号。右房盘直径与左房盘直径一样大的封堵器用于幼儿的PFO未闭的封堵,中号和大号的封堵器用于成人和大PFO未闭的封堵。中号以上的封堵器右房侧大便于阻隔栓子。目前临床使用总例数在15000例左右,应用最多的是CardioSEAL封堵器和Amplatzer 封堵器。

  卵圆孔未闭介入手术只有在下面情况才能选择进行卵圆孔介入手术治疗。PFO伴或不伴房间隔瘤;Valsalva动作时TTE、TEE、TCD及ICE证实有右向左分流;PFO合并不明原因的脑栓塞;PFO合并不明原因TIA或颅内缺血性病变;PFO合并不明原因的颅外血栓栓塞;外科手术关闭PFO后仍然有残余PFO;多孔房缺合并房间隔瘤;房间隔瘤合并房缺;有先兆偏头痛合并PFO的患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