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陈建芳医师医案

 医本万利 2017-07-06
陈建芳医师,师从黄煌老师,临床应用经方,多为原方加减或合方,颇多效验。今将陈师近日临床几则医案,略为整理如下。

第一则:漏尿
朱某,女,77岁。 漏尿已经30余年,先用尿不湿,但会造成尿道感染;后自行购买许多小毛巾,时时替换,甚为痛苦。历经许多中西医治疗,皆少效。既往有高血压、胃炎、房颤等,且进行过心脏瓣膜置换。
初诊(2013/11/05),胸中烦热,寐差,腰痛,下肢肿,皮下有紫癜。肤白体型中等,舌质暗,紫气隐隐,脉结代。
[转载]陈建芳医师医案
陈师认为患者的舌乃桂枝舌,且有瘀血。漏尿与遗精、盗汗同理。拟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桂枝茯苓丸。(免煎剂)
桂枝12 肉桂3 白芍20 甘草6 生姜9 大枣20 生龙牡各30,茯苓10 丹皮12 桃仁10 牛膝10 * 7
复诊(2013/11/12) 近一周未出现漏尿,夜眠改善,下肢肿除,上方去牛膝 * 8
三诊 (2013/11/20)近日家务繁忙,又出现一两次漏尿。用初诊方,牛膝20 * 7
后其家属来看病,询问其情况,言病愈。至今1月余,无反复。


第二则:静脉血栓、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成某,女,60左右。近日血管B超现实右下肢静脉血栓,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不能行走。西医建议手术,费用3W,且对于预后没有把握。患者退而选择中医治疗,由家人抱来看病。
糖尿病史10余年,血糖情况不理想(17),日常注射胰岛素。
初诊(2013/7/24)发热38.2,时怕冷,汗出,自觉右腿有热感。舌干苔光剥,脉弱。人瘦,面无华色。
陈师从病出发,认为属于柴胡带,且有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加之考虑其基础病情。拟小柴胡汤合四味健步汤、桂枝茯苓丸、葛根芩连汤,加连翘、石膏。7剂。
复诊(2013/8/2)下肢痛减,患者可以自行下地走动。舌苔渐生。口干,大便干结。期间内分泌科胰岛素加量。
以初诊方,加枳壳续进10剂。
三诊(2013/8/18)血管B超显示没有静脉血栓,患者自觉良好。刻下口干减,苔薄白,脉弱。
转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四味健步汤、葛根芩连汤、桂枝茯苓丸,10剂,调理血糖。


第三则:鼓胀
庄某,男,71岁。MDS/MPD综合征,第三次化疗后,肺部感染,不完全性肠梗阻。B超显示:肝脾肿大。胆囊炎、胆结石,门静脉主干内径16。腹腔和右侧胸腔少量积液。CT显示右肺中叶节段性肺不张。
初诊(日期不详):十余日来,在西医内科肠梗阻处理,不能进食,但腹胀大,渐如鼓,不欲按。无矢气,纳呆。下肢、足背肿,有眼袋。失眠,心悸,心率99。舌淡,脉弦滑略数。
照片如下:
[转载]陈建芳医师医案 [转载]陈建芳医师医案 [转载]陈建芳医师医案


陈师认为病患基础病较多,体质较差,从虚劳出发,用薯蓣丸(免煎剂)加减三剂,一剂服2天(因有肠梗阻,少量频服)。
山药30 党参10 白术10 茯苓10 甘草6 当归10 川芎12 白芍10 生地10 麦冬10 柴胡12 桂枝12 干姜6 防风12 厚朴15 枳壳18。
另有桔梗、杏仁、大枣、阿胶、神曲。

服药后照片如下:
[转载]陈建芳医师医案 [转载]陈建芳医师医案
病人服药3剂后,大便通,水肿消,自觉腹胀可以接受,下地活动。因为长期患病,负担较重,选择停止进一步中医治疗。

以上三则医案,皆为陈师遵循黄煌老师方病人理论在临床使用的经验,与诸同道分享。

陈建芳医师医案二则

第一则 手术后遗尿:
9/30日首诊:某女,60岁余,子宫癌术后,小便不禁,须每天用尿不湿,二月余,甚为痛苦。舌苔白厚腻。
            余思手术中受惊,兼有痰湿,故拟温胆汤合平胃散。二剂后,遗尿症状消失。
第二则 肠梗阻.兼 肌肤甲错:
      钟某,男,58岁173cm, 99斤,柴胡脸。食道癌术后,5个月内因肠梗阻6度入院,病人痛不欲生。胆囊炎、胆结石病史。
      初诊:大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一周后,能进食,气色佳。
      复诊时,病人示其手臂,严重肌肤甲错,希望同时调理。转用大柴胡汤与薯蓣丸(加枳壳、厚朴,汤剂)。交替服用共两周。肌肤甲错改善状况令人惊讶:见服药前后图片对比。[转载]陈建芳医师医案 [转载]陈建芳医师医案
        上两则医案为上周末,去陈师处,偶记之。
        陈老师最近忙于诊务和职称考试,甚是繁忙,其母念其出生于大灾之年,体质不甚强健,近退休之年还如此劳累,劝其减少诊务,多休息。而陈师以医为乐,以救助病人为乐,将第一个老妪病案诉于其母,希望母亲理解自己对医学的追求和对病人的感情!
        师者以其艺和德示于我辈,叹之!愧之!

陈建芳医师经方医案四则

陈建芳医师师从黄煌老师后,临床喜用经方,在西医院的中医科,每日应诊数十人,基本为经方加减合方。近日聆听教诲,得以分享其近期医案若干,整理如下:

1、丹毒

女,50余,体胖壮。因左下肢不明原因红肿痛,入外科病房治疗16天无效(药物不详),请中医科会诊。时见该女子,面色红,左下肢红肿胀痛,(后见舌殷红剥光苔,首诊不详)。入院前身体无明显不适,入院后检查有高血压。
拟方黄连解毒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牛膝、制大黄,三剂。复诊时,病人自言服药后非常舒畅,肿胀大减,原方续进。

2、咳血

男,70余,因肺炎咳血入院诊治,经治疗10余日无效。时见咳血,每日吐一痰盂,且多痰涎,每日近傍晚开始,由其子用筷子缠纸巾入喉咙处取痰,每日用餐巾纸三包方少舒。前用苓桂术甘汤等方无效,用三黄泻心汤加赤芍、生地,三剂后咳血止,痰涎消。后转方治疗咳嗽。

3、胃下垂

女,50余,素有胃下垂,胃痛、呕吐,食少(每餐只可用稀粥一小碗),大便细少。前经西医治疗无效,后经中医治疗年余,亦无进展,遂更医而诊。时见人干瘦,肌肤枯燥,腹诊见腹壁薄,有抵抗,自觉痛。病人言,先开三剂试试,此为试验医者也。
从体质腹诊出发,用炙甘草汤合四逆散三剂。复诊时,病人自言,吃中药年余,从未如此舒畅过,胃痛减,食纳增(每餐可用米饭二三两),大便调。守方续进。

4、腮腺炎

男童,4岁,因高热39.7寻医。时见脸部左侧有肿痛,疑为腮腺炎。舌脉不详,用小柴胡汤加生石膏、连翘(免煎剂,柴胡24g、连翘40g),日服三次。一天后热减,三日后热消肿退。后去石膏,日服两次。


此四则医案是我聆听陈师描述,凭记忆记录,若有遗漏差错,是我个人问题。就教于诸贤达...  

陈建芳老师医案二则

 一、MDS病人腹大案:患者男,71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既往病史有肝脾肿大,胆囊结石,胸腔积液(少量)等,曾多次住院治疗。其时苦于腹部肿大,但仅抽出10ml水,请求中医协助治疗。病人面容瘦弱,除了腹部肿大,腿脚皆水肿,陈老师处方:薯蓣丸加厚朴枳壳,7贴。一周后随访病人腹肿大消,腿脚水肿消退。用药前后对比见照片。

二、大腿淋巴肿大案:患者女,57岁,右侧大腿内侧淋巴肿大,有热,既往有糖尿病史,血糖控制不佳。陈老师处方:小柴胡加石膏合桂苓丸合四步健步汤合葛芩连,7贴;二诊淋巴肿大稍消,还有热,守方7贴。第一周药后改善见图。
   以上记录里没有舌,脉等诊断信息,只是我们聊天和照片资料的一个记录。仅供大家参考一个大概思路。(受图片数量限制,只能发这3张了。)[转载]陈建芳医师医案 [转载]陈建芳医师医案 [转载]陈建芳医师医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