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暖花开,别让跟腱受伤

 GXF360 2017-07-06
春暖花开,别让跟腱受伤

春暖花开,别让跟腱受伤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运动中心教授 唐康来

春暖花开,是舒展身体的好时节,运动场上活跃的身影又多了起来。但是,大家在挥汗运动的同时,也要注意运动的方式方法,以免造成运动损伤。而运动损伤中尤以跟腱损伤最为常见。

跟腱位于小腿下段,连接小腿三角肌和跟骨,平均有15厘米长,是人体最粗、最强壮的肌腱,主要功能是负责踝关节的活动,对于行走、跑步、跳跃等动作的完成起着重要作用。

跟腱断裂损伤是指外力作用导致跟腱局部疼痛、跖屈无力、跛行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常常在运动中因小腿三头肌肌肉猛烈收缩或因跌倒、坠落、闪躲、扭转等间接外力造成。篮球运动最为常见。在跑步、跨栏等田径运动中,两脚肌腱活动频繁,也很容易导致跟腱损伤。

听声音辨损伤

跟腱损伤的发生率高,误诊率也很高。因为跟腱部位的神经和血供都不丰富,受伤后没有明显肿胀,很多人没有明显感觉。于是,患者以为只是脚扭了,回家休息几天就好,进而延误了治疗。

有没有一些细节,可以帮助大家尽早获知跟腱受伤呢?答案是有。

第一,听声音。很多患者说,他们在运动时,跑着跑着,听到脚后跟嘎嘣一声响;

第二,感觉被踢了一下。有人感觉脚好像被人踢了一下,可回过头来看,却没有人;

第三,没劲儿。跟腱断裂最常见的表现,是断裂后出现的脚无力,无法蹬地、跃动,患足的脚后跟提不起来,前脚掌没法着地站立。

尤其是第三种表现,是比较简单且精准的自我判断方法。

跟腱损伤是一个慢性过程。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存在慢性劳损。这类患者的跟腱会反复出现慢性疼痛,有人的跟腱支点会增粗、肥大。

日常生活中有了跟腱损伤,应注意一点,避免过度激烈的运动,做好运动保护,或许跟腱不会持续恶化。

但反复且逐渐加大的损伤,是隐藏的“地雷”。运动时不注意,某一次运动量过大,一个过度用力的弹跳,就是拉响地雷的“引线”。嘎嘣一下,跟腱就急性扯断了。很多运动员就是这样受伤的。

跟腱损伤不可逆

跟腱的慢性受损是不可逆的。

跟腱处的血管、血供不丰富,血管都是长在腱膜上。一旦发生损伤,这里就会慢慢增生出许多不该出现的血管,且这些血管会长进跟腱内部,从而出现增生、肥厚。

针对慢性损伤,我们一般采取保守治疗,但也很难达到正常的跟腱强度。

若发生急性断裂,就需要尽快手术治疗。若不及时处理,跟腱会挛缩,慢慢缩上去,断端越扯越开,甚至会扯开十几厘米以上,再缝合时难度更大。

跟腱断裂尽快修补

飞人刘翔曾在自己的退役声明中提到跟腱旧伤难愈。如果我们也发生了跟腱损伤,以后还能继续运动吗?

答案是可以。针对慢性损伤,临床有很多治疗方式。对于那些跟腱明显增生、肥厚的患者,如果没有症状,可以先不做任何处理。运动时,使用保护的支具、黏胶带等,限制跟腱的活动范围,避免加剧损伤。如此一来,热爱运动的朋友依然可以参加钟爱的运动。

如果疼痛和肿胀等症状严重,这类患者可能需要做跟腱清创,清除掉内部异常增生的组织,必要时会做增强缝合。即在跟腱上缝上特殊的缝线,起到加强加固作用。

跟腱断裂就医及时是可以治愈的。早期处理包括立即停止运动,让受伤部位静止休息,减少进一步损伤;其次是冰敷,降低受伤部位温度,减轻炎症反应和肌肉痉挛,缓解疼痛和肿胀;同时可采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后将患肢抬高,减轻肿胀。

根据跟腱断裂程度可将其分为部分断裂及完全断裂。对于跟腱部分断裂,可采取保守治疗,若是完全断裂,则需手术治疗。如果已经发生断裂,尽快完成跟腱修补,也能达到不错的效果。如果断裂一段时间后再做治疗,缝合后,跟腱的强度要弱于急性期直接缝合的效果。经过合理的康复治疗,这类患者仍能参加适合的运动,但不建议剧烈运动。

做好准备不受伤

对于任何疾病,都是防重于治。要避免跟腱受伤就要做好以下几点:

1.提高对跟腱损伤和断裂的认识

跟腱损伤及断裂的易发因素有:

(1)跟腱基础病变,如跟腱炎和跟腱劳损等;

(2)全身基础性疾病;

(3)准备活动不充分、不经常锻炼及技术动作不合理;

(4)跟腱封闭治疗及喹诺酮类抗生素不合理的应用;

(5)踝关节极度背伸时,跟腱的张力最大,最容易发生断裂。

2.做好准备活动,增加柔韧练习

在运动训练时应遵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准备活动的内容与强度应根据比赛情况、个人机体状况、气象条件而定,准备活动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自觉身体微汗为好。通过热身活动把各关节、韧带活动开,让小腿肌肉和跟腱充分放松,以便将身体调节到最适宜的状态,增加协调性。运动前应加强跟腱检查和保护装置的应用。

3.防止积累性损伤

根据个人的身体条件、年龄、身体的协凋性、运动能力等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平时如有跟腱慢性疼痛不适的应避免参加剧烈运动,或者缩短运动时间、减少运动对抗强度。

4.运动技巧要合理运用

运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跳跃后单脚着地,使双脚能够分担地面的反作用力,避免在运动中过多地在伸膝负重下做突然跳跃运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