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盼到清明三月节——周作人诗丰子恺绘《儿童杂事诗笺释》

 有时直上孤峰顶 2017-07-06



扫墓(一)
扫墓归来日未迟,南门门外雨如丝。
烧鹅吃过闲无事,绕遍坟头数百狮。



扫墓(二)

牛郎花好充鱼毒,草紫苗鲜作夕供。

最是儿童知采择,船头满载映山红。



扫墓(三)

跳山扫墓比春游,岁岁乘肩不自由。

喜得居然称长大,今年独自坐山兜。



上学
龙灯蟹鹞去迢迢,关进书房耐寂寥。
盼到清明三月节,上坟船里看姣姣。




风筝
鲇鱼飘荡日当中,蝴蝶翻飞上碧空。
放鹞须防天气变,莫教遇着乱头风。




*     *     *



《儿童杂事诗图笺释》

周作人诗 / 丰子恺绘 / 钟叔河笺释 



· 一 ·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05


《儿童杂事诗笺释》初版,据知堂1966年写本影印。


封面:插图为丰子恺绘“丙之二 老鼠做亲”,采用了当年盛行的压膜工艺。书名题字为周作人手迹。 


腰封:正面图案采自“甲之二 压岁钱”插图。背面图案为“乙之十八 高南阜”的插图,右侧有笺释者所作的介绍文字: 


“《儿童杂事诗》原载一九五〇年上海《亦报》,丰子恺为每首诗画了插图。写诗人说他的“本意实在是想引诱读者进到民俗研究方面去从事于国民生活的史的研究,此虽是寂寞的学问,却于中国有重大的意义”。笺释即用心于此,从知堂著作及其他文献和社会生活中广泛采集有关风俗和名物的资料,以期对读诗观画的人有些帮助。全书双色套印,诗影印周氏手迹(原大),画则据《亦报》原图复制,均极富阅读和欣赏的价值。”



钟叔河还在《笺释后记》中交代:


“乙之二、五、七这三首诗,登出时注明了‘此诗无画’或‘今日无图’,这次便托戴文葆先生转求毕克官先生补画了三幅。” 




· 二 ·

中华书局,1999-01


《儿童杂事诗笺释》第二个版本。至2000年印刷三次。


| 版本改动:


初版的窄16开改为窄32开,因此知堂手迹为缩印。


封面“甲之一 新年”的插图。


卷首:初版本卷首的《笺释者言》变为《修订本题记》。增补了部分新发现的材料,并修订原印本的阙误。 


内页:底色亦从棕色改为淡绿色。毕克官所配的三幅插图,由丰一吟亲自补画的取代,“女承父业,也是天经地义的事”。(见《笺释后记》) 




· 三 ·

岳麓书社,2005-02


《儿童杂事诗笺释》第三个版本。


| 版本改动:


书名:由《儿童杂事诗图笺释》改为《儿童杂事诗笺释》。


封面:“丙之十八 活无常”的插图及诗稿手迹;书名题字“儿童杂事诗”为知堂手迹(与初版本不同);“笺释”二字为印刷体。 

卷首:《修订本题记》又恢复为《笺释者言》,文末加一句“附记”:“此为第五次印,经修订增补,殆是定本矣。” 

“乙之二、五、七”三首诗的配图变回毕克官绘图,“后印小本改用了丰一吟先生补画的。这次印的是大本,故仍用毕画。”




· 四 ·

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5


《儿童杂事诗笺释》第四个版本。简体横排精装本。


| 版本改动:


写本:以前所用知堂手迹为1966年写本,这次则用了1954年写本,据笺释者称66年写本不规范的省笔比较多。


插图:丰子恺画以前都做了放大处理,有些失真,这次是按原大影印。“丰子恺插图原作早已散佚,只有《亦报》刊载的六十九幅锌版图存世。原来勉强将其放大,反而失真难看,读者意见最多。此次改按《亦报》原大刊登,庶几少失原作的精彩。” (《笺释新序》)


笺释:笺释有所补充,《笺释新序》文字较多。


附录:书后全文附录知堂1966年写本《儿童杂事诗》


另外,“笺释后记”改为“笺释跋语”,新增了两段文字,叙述了周氏在文革初期向章士钊求救的故实。 




· 五 ·


后浪 | 海豚出版社,2017-2


《儿童杂事诗笺释》第五个版本。


收录最早与最晚两种版本的周作人亲抄《儿童杂事诗》全稿。





-END-

星汉文章微信ID:

 belight2016  


E-mail:xhwz2016@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