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暑 |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何以消烦暑,窗下有清风

 江海报览 2017-07-06

    

?2017小暑节气


阳历:7月7日 

农历:丁酉年六月十四日 

7月7还是抗战纪念日(1937年)

 

?说文解字

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说文》


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小暑即为小热,盛夏来临,天气炎热,却还没到最热。但“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小暑正值初伏前后,空气湿度逐渐加大,天气由干热转为闷热。



小暑——农历24节气中的第11个节气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
第十一个节气,
夏天的第五个节气,
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古人言:应夏藏,闭门谢客。

小暑节气,最忌寒凉

空调、冷饮需要适可而止,

防止寒凉入侵,雪上加霜

导致秋季肺病,如咳嗽、哮喘多发



小暑三侯 

一侯,温风至。

小暑之日“温风至”,这“温风”是热风,此时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风中都带着热浪。



 二侯,蟋蟀居宇。

《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八月即夏历六月,小暑节气时,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三侯,鹰始鸷。

雏鹰离开温热地面,在高空学习飞翔、搏杀。



?2017小暑习俗


食新丨“吃新”乃“吃辛”



民间有小暑“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


“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




吃暑羊丨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舐牛丨舐牛喝了不淌汗


 


山东临沂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干活,不淌汗。有民谣: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晒伏丨去潮去湿


农历六月六,小暑前后,传说是龙宫晒龙袍的日子。此时气温高,日照长,家家户户都选择这一天晒伏。把存放在柜子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吃伏面丨头伏饺子二伏面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所以人们用新磨的面粉包饺子,或者吃顿新白面做的面条,就有了“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


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


吃黄鳝丨小暑黄鳝赛人参

 


俗话说“小暑黄鳝赛人参”黄鳝生于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最为滋补味美。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


根据冬病夏补的说法,小暑时节最宜吃的是黄鳝。它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防治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对食积不消引起的腹泻也有较好的作用。


吃藕丨小暑吃藕清热除烦


民间还有小暑吃藕的习俗,可清热养血除烦。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




?2017小暑养生



农历六月,是一年的中轴。

中轴(脾胃)转动,四维(肝心肺肾)有序。

《黄帝内经》说这个月是“溽暑至,大雨时行,寒热互至”。

 调养的关键在脾胃。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降雨增多,人体阳气在外,脾胃相对空虚,易出现上热下寒、外热内寒的状况。

《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中医养生主张一个“平”字。

所以小暑养生宜温补去寒、阴补降热。


防暑护阳


小暑暑湿交蒸,避免烈日下暴晒,预防中暑; 避免汗出后即吹冷风,寒邪侵袭而出现感冒、关节疼痛等疾病; 注意休息,适当午睡,保持精神充沛和心情舒畅。


以热驱寒


“热在三伏”,7月17日是入伏的日子,也是寒性体质调养的大好时机,可以到中医院去做三伏贴、三伏灸。此时人体处于阳气旺盛、气血通畅、皮肤腠理松弛的状态,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味清淡


《遵生八笺》曰:“是月肾脏气微,脾脏独旺,宜减肥浓之物,益固筋骨。”质地肥厚、味道浓烈的食物,往往失去食物的真味。


小暑时节,饮食宜五味清淡,可使人神爽气清、肠胃舒畅。可多喝热米汤、热粥、绿豆汤等养胃生津,益气消暑。

 




?2017小暑诗词




《小暑》

左河水
地煮天蒸望雨风,偶得雷暴半圆虹。
旱南涝北新天壤,总有荷塘色味同。
《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消暑》

唐·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文字&编辑:麦麦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