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糊涂是一贴心理保健良方

 GXF360 2017-07-07
糊涂是一贴心理保健良方

糊涂是一贴心理保健良方

□钟芳

社区孙大爷喜欢唱歌跳舞,整天红光满面,笑口常开。今年他虽年近八旬,仍思维敏捷、身板硬朗、脚腿灵活、精力充沛。人家问他生活秘诀,他神秘兮兮地笑着说:“难得糊涂,健康无忧!”据了解,日常生活中,孙大爷从不计较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不参与无原则的争执和较量,随时随地用“难得糊涂”安慰自己,使心胸得以开阔,从而在一种清静、温馨、和谐的良好环境中益寿延年。

说到“糊涂”,足以让人引为座右铭的是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题写过的一个条幅。难得糊涂的郑板桥,心里如明镜一般。他说:“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报也。”字里行间蕴含着一种禅理。按现代人理解,就是一个人在非原则问题上不斤斤计较;在细节问题上不纠缠不清;对不中听的话或看不惯的事,装作没听见、没看见,以佯装的“糊涂”化解可能发生的种种矛盾。小事糊涂,让人一分,不仅是一种处世之道,更是一贴心理保健良方和健康长寿的秘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糊涂”可使人心胸开阔,宽以待人,即使遇到自己沉不住气的事情也能以冷静态度对待,理智控制好自己的感情与情绪,容得下,看得开,这对预防身心疾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环顾身边,近几年来,有不少亲朋好友罹患重病,甚至于英年早逝。每每想起,总是让人唏嘘,大家都说“是生活压力惹的祸”。可生活压力不可避免,只要采用正确方法应对压力,事过不挂心,就另有一番天地,使沉重的心境变得豁达开朗。医学研究表明,人如果常处于烦恼和忧愁状态中,性格就会变得古怪、任性、固执、爱猜忌,好发牢骚及不愿接受新生事物,不仅会出现焦虑,忧伤与失落等情绪,加速衰老,还会诱发或加重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对生长系统、免疫系统、抵抗炎症系统都会有消极影响。

“糊涂”可使人少添烦恼,少生气,天天拥有一个好心情。百病皆生于气,爱生气的人很难健康,更难长寿。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当人生气时,气流在体内处于一种紊乱状态,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造成头顶发热,可引起脑溢血、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和猝死;血气较差的人气往下沉,形成腹部胀痛,造成十二指肠或胃溃疡,严重的会引发胃出血,损害人体免疫功能,导致癌症。因此,养生的关键就要学会调神顺气,对人对事想开点、看开点,使精神超脱,让病魔远离身体。

“糊涂”还可让人际关系和谐起来。据英国心理学家一项调查,平均有三个朋友的人比没有三个朋友的人要多活三到五年。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与其他人发生各种联系,在非原则问题上,如不计较个人得失,乐于吃亏,多尊重和理解别人,就会让人感到可亲可爱可敬,赢得一份好人缘。人缘好到处有朋友,处处有知音,生活在这种祥和安宁的环境和氛围中,人自然轻松愉快,活得悠然自在,什么烦恼忧愁、疾病都与他无关,岂有不长寿之理?就如《黄帝内经·素问》上所说“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就是这个道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