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匾额上有一根箭,为什么200年不摘?三种说法很奇特

 昵称413468 2017-07-08

对于北京故宫,有些人熟悉,有些人陌生。不过都不要紧,我们今天可以借着这篇文章,慢慢地去了解它。北京故宫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后修建的,作为皇家宫殿也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在过去,北京故宫是皇上住的地方,戒备都十分森严,普通老百姓都不能靠近。就连朝廷里大臣,想要进去,也不能带武器。否则,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刺客行动,到时候谁都担待不起。不过,今天要是各位到北京故宫去游玩时,却可以看到在故宫一块匾额上插着一根箭。

在故宫这样讲究气派森严的地方,匾额上插着一根箭,怎么看,都有些猥琐的感觉。从匾额上面刻的字我们可以认出,这个匾额是“隆庆门”的匾额。隆庆门在故宫里头,算是老一辈的建筑了。它在朱棣迁都时,就已经修建完成。别看名气不大,但处的位置非常关键,正是故宫里外朝和内廷的交界处。

故宫的外朝以三大殿为主,主要是皇帝跟大臣办公的地方,寻常时候看到的举办朝会,就是在外朝。而内廷是皇帝跟后宫嫔妃、太后居住的地方,也就是皇帝的私人住所。

在古代,内廷除了皇帝的特殊召见,所有大臣都不得入内,包括皇亲国戚。所以,一般人是不能私自靠近隆庆门,否则是要论罪的。

这么一个重要的地方,怎么插上一根箭呢?通常流传的,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这是明末年间,李自成率领闯军攻打北京时。李自成看到隆庆门时,抬手一箭,正中匾额。据说后来清军入关后,看到这个匾额时,就把箭留了下来。意思就是警告后来的皇帝,你们要是不好好干,下一个亡国的就是你们。

这种说法最不靠谱的地方,在于这个匾额上面写的可是满汉两种文字。在很多晚清民国时期的故宫老照片当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有两种文字的匾额。所以,总不能让崇祯皇帝提前把清朝的匾额挂到自己的家门上吧。

不过我们现在看到的匾额,很多都是老匾额被破坏后,新造上去的,上面刻的只有汉字。

第二种,讲的是清朝嘉庆年间,因为贪污腐败严重,各地起义四起。而在北京一支由天理教教徒率领的起义军,正杀向紫禁城。一路叮铃哐啷的,居然打到了隆庆门附近。结果在乱军之中,箭头射在了隆庆门上。起义军最后还是没能掀起太多的波澜,就被镇压下去。嘉庆皇帝为了警示后人,就让人把箭留了下来。

上面两个故事,其实相差不多,也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差别只是在于第二个有过正史记载。

第三个说法显得普通了很多,说是修缮故宫时,“隆庆门”上不止有一个箭头。可拔掉这个箭头后,工作人员发现不好修复,就又插了回去,所以就一直待到了现在。不过这三种说法,到底哪种是正确的,至今也无人知晓。

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订阅号:脑洞外星人,一个研究地球历史的外星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