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话主创——听作曲朱绍玉老师揭秘《狼牙山》音乐构造

 cxag 2017-07-08

      新编京剧现代戏《狼牙山》的作曲朱绍玉是京剧作曲界的大师级人物。在创作该剧的音乐和唱腔之前,朱绍玉老师深入采风、体验生活、翻阅大量资料,深思熟虑之后,创作了既有强烈战争震撼力又有人物内在深情的音乐。这次对话朱绍玉老师,他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剧中音乐唱腔的创作思路,一起来看看吧——

对话主创



 

作曲:朱绍玉

       

       著名戏曲音乐家,国家一级作曲,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副会长,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从艺50多年来,创作的戏曲音乐作品达百余部。在创作中,他大胆尝试、不断创新,是一位高产、多产的戏曲作曲家,为戏曲音乐改革做出了突出贡献。

1

唱腔设计吸收地域特色元素

       《狼牙山》从唱腔设计上主要有两方面的艺术构想。首先,是在挖掘传统京剧唱腔的基础上,吸收有地域特色的音乐元素,创作出符合这个剧目的唱腔,比如吸收了河北民歌《半斤荞麦搓窝窝》、《放风筝》的音乐,还有当地民谣“最后一碗米,送去交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也运用在剧中的唱腔上。另外,在开幕或是有强烈音乐效果的时候,还有河北梆子唱腔的人声呐喊。这处人声呐喊邀请河北梆子名家王英会演唱并录音的。这种吸收地域特色的音乐更能突出该剧的环境和戏剧情境,更能彰显戏剧张力。

2

尝试“以情带声”

      唱腔设计还有一个重要的艺术构想,就是“以情带声”。比如剧中有三段闪回的戏,这三段情感的段落是剧中的重要段落,每一段的情感又是不一样的,所以就要用不同的声腔渲染不同的感情。马宝玉与恋人枣花的唱段用的是“汉调”,葛振林与即将临产的妻子的二重唱用的是“反二黄”,还有一段是胡德林与母亲则用的是“二黄三眼”,这三段不同板式的唱腔表达了不同的情感,也丰富了剧中的唱腔,使这部带有武戏性质的戏具有更内在的感人力量。

       该剧的“戏核”,是马宝玉最后一段“反二黄”,必须要“以情动人”,所以在设计这段唱腔的时候,有别于传统,将传统的结构方式打散,并且吸收河北民歌和京韵大鼓的东西,写成了一段具有大爱情怀的深情唱段。

3

气氛音乐精准把握

      在气氛音乐方面,扩大了交响的作用,丰富了传统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层次。作为抗日题材的戏曲作品,通过交响乐的运用能把战争气氛烘托的更震撼、更准确,比如通过音乐形象和音乐色彩就能直观听出对我军战士和日本鬼子爱憎分明的感情色彩。

期待

      在采访最后,朱绍玉老师对此次演出十分期待,并表示:“我觉得排演革命历史题材的剧目必须做到好听好看,以艺术领先。希望《狼牙山》能唱响北京城。”

     《狼牙山》是一出具有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的革命英雄主义的作品, 主创与演员在不断地对作品进行最后的打磨,让我们期待7月31日、8月1、2、3日晚7:30,长安大戏院的正式演出,一同见证抗日英雄为革命谱写新篇章吧!

演职人员

剧中人…………扮演者


马宝玉…………张建峰、谭正岩、裘

葛振林…………王雪清、詹

胡德林…………孟宪腾、王瀛政

胡福才…………王宁、周恩旭

宋学义…………毕佳旺、李

王道士…………方旭、孟宪腾、王昊

花…………陈张霞、周美慧

兰…………周美慧、沙

亲…………沈文莉、侯

日军官…………黄

(注:演员以当天演出为准)


啊啊胡:高俊浩、秦勤、易小龙

啊啊鼓:刘洋、李

舞台监督:高云霄、沈嘉心



文字:白爱莲

编辑 |:王心怡

审校| 市场开发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