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人的“黄虫”,您还记得吗?

 柳星星h02xgxmd 2017-07-08

说不清楚从何时开始,在北京的大街上开始出现了周身涂着黄颜色的面的,与面的同时出现的还有天津生产的“夏利”轿车。

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北京街上跑着的面的主要也是由天津生产的,那车的品牌叫“大发”。

虽然那大发作为出租车来使用有些问题,比如没有后备箱,没有空调,跑长途稍显动力不足,也不太安全,但它作为一款在城市中使用的出租车还是有许多的优点的。比如:那大发车车内的空间比夏利等轿车的空间要大不少,满载一次可以装下六个人,这比普通的出租车能够多装一个人。另外,如果你随身带有大件行李什么的装卸也都十分的方便。

更加亲民的是,它的价格比乘坐哪怕是夏利一个级别的普通小轿车要便宜得多。当年打夏利车一公里是1.60元,还要加收几公里的空驶费,打桑塔纳就更贵一些,差不多要2元钱一公里。而打大发面的则不同,它的收费标准基本上是一次行驶十公里及10公里以内的距离,收取人民币10元,然后是每增加一公里,增加收费一元,不收空驶费。所以,那面的一经在市面上出现,立刻就受到了普通百姓们的欢迎。

你想呀?一辆面的,车内一共可以坐下六个人,跑上十公里,才收10元钱,物有所值!物有所值啊!

对于我们这样平时很少打出租车的普通百姓来说,打车一般都是因为有急事,或者家里出现了什么紧急的状况,坐公交车嫌太慢,也太挤,满足不了时间上的要求,因此,我们打车纯属应急,绝不挑选所乘坐的车型或舒适度什么别的方面的因素,因此,花费不多的钱,打个面的何乐而不为呢?

再说,那一个时期,街上跑着的大发车比正经八百的桑塔纳、捷达和夏利等牌子的出租车还多,在路边打个手势,基本上不用等太长的时间,就可以坐上。因此,我们一般出行时,专门在街边上截面的,看见有夏利或者桑塔纳驶过时就放过去,只有看见了大发车才截停它,既省钱,也方便。

我喜欢打面的,有时候虽然是为公家办事,那打的的钱公家可以报销,但我也宁愿打面的,也绝不愿意在这上面多浪费一分钱。所以,在面的在北京市内流行的时候,也是我打车最多的一个时期。

正如我说不清楚面的何时出现一样,也说不清楚它从什么时候消失的,比面的晚一些时候消失的还有天津生产的夏利车。

现在北京街上跑着的出租车已经更换了几代,并逐渐被北京产的现代——伊兰特所取代了。

哎!又一种经济快捷的出行方式消失了,至今我还有点怀念它!

作者:老刘001

办公室装修办公室设计上海办公室装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