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主播:张屏瑾(青年学者)

 柳星星h02xgxmd 2017-07-08

读者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是2017年7月8日

星期六

农历六月十五

读者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7月8日,星期六,农历六月十五。在本期微播报里,由青年学者张屏瑾与大家分享波伏娃的随笔《中国纪行》中的片段。

中国纪行(节选)

【法】西蒙娜·波伏娃

我对中国印象最深的,是我在40多天里所穿行的杭州和广州之间的农村。

踏上火车的时候是4点钟,太阳6点下山。在这期间,同样的景色不断重复。山远远地从两边围住列车,平原上一片广阔的金色稻田,狭窄而平缓的河流穿过其间,河上来往着小船和舢板,船帆是用方格架子撑起来的,村庄掩映在树丛当中。所有的村里都有一口水塘,屋顶盖着瓦,墙是砖砌的,涂抹着白色的石灰。这种白很强烈,但没有光泽。瓦片的浓黑让我想起讣告。在黄昏的光线中,池塘里的水似乎也是黑的。水塘中央,有个男人蹲在一个小木桶里采摘菱角;或是一个妇女,坐在一块石头上,把脚泡在水里。远方的山,屋顶摇曳的枝叶,这水,还有这无力的光线,最终组成了一个我们在石板画上见过的中国:宋朝的许多画家都受这种景色的启发。然而,最让我吃惊的是,每个人都那么封闭,却又和别人如此相像。总是同样的乡村,同样的妇女,在同样的水塘里洗去同样的疲惫。大家都互不了解,只有我短时间把他们汇集在一个独一无二的场景中:他们的真谛就是分离,这种孤独单调地重复,让人感到有些伤心。

夜幕降临了。我离开车窗,看起书来。蔡坐在我对面看一本译成法文的俄国小说。之前,由于他刚买了一架照相机,他一直在读使用手册。他对我们说:“老听你们谈文学,我也开始感兴趣了。”陈女士则在翻阅儿童刊物,她有些不安,因为她认为给年轻人写东西很难。

第二天早晨,我醒来的时候,景色变了。稻田与种植其他谷物植物的农田互相交错,农民们正在田里劳动。在这个耕地密集的地区,常常是稻子一收割,马上就种上燕麦、蔬菜或是蚕豆。在许多地方,稻子割完之后,田里便竖起一小捆一小捆金色的干稻秆,而人们则在村里的空地上打谷子。这里的房屋是用红土做的,屋顶盖着稻草。稻田的面积几乎全都很小,田与田之间用黄土小田埂隔开。许多男人在干活,牲口很少。我第一次看到水牛,长着灰色的长毛和漂亮的牛角,像是公牛和羚羊杂交的产物,人们用它们来拉古老的犁铧,但水牛的数量不多。一整天,我没有看见一头驴,也没有看到一头骡,所有的运输全靠人背。虽然今天是星期天,农民们还是去城里给国家交公粮。蜿蜒在田野当中的狭窄土地上,绵延着常常的队伍,大部分人都推着独轮车,这种车只有一个轮子和一条辕木,装粮食的口袋垂在轮子两边。没有马车,我注意到,田野里有许多长满青草的石堆,那是坟墓,数量很多,形成了一种特别的景象:平原似乎深受肿瘤的折磨。南京大学的学生计算过,它们吞噬了6%的耕地,有时甚至达到9%。

列车在中途经常停下来,流动商贩过来卖馒头、烙饼、水果和土产。在满洲里,也有人卖苹果。在一个小车站里,有人还向我们推销母鸡——全中国最便宜的母鸡。傍晚时分,出现了香蕉和橙子。黄昏没有昨晚那样让人伤感了:真的到了南方。夜幕降临以后,农民们聚集在自家门前的屋檐下,在外面吃饭。看到火车经过,他们都开心地笑着。

又过去了一个晚上。醒来时,景色真的很漂亮。雾气从珠江升起,把群山包裹了起来,就像画中一般。红色的土地上,长着一种茂密的青草,碧绿碧绿的,上面布满了蛛丝,而露水则像珍珠一般闪闪发光。然而,蓝色的天空却告诉我们,这将是炎热的一天。木筏和拖着树干的船队顺流而下,然后又是一望无际的稻田,看不见一个村庄和一间屋子,甚至看不到一棵树。稻田延伸到河谷里,在丘陵间蔓延,连一点点大的小山谷都不放过。它像野草一样狂热地繁殖,绿得如同草原。在杭州附近,稻子已经成熟,而这里每年要种三季,现在,第三季刚刚从土中长出。青苗出现在雾气缭绕的山脚时,让人觉得仿佛到了瑞士的高山牧场。

今日主播:张屏瑾

张屏瑾,出生于上海,文学博士,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著有《摩登·革命——都市经验与先锋美学》,译有《诗人与诗歌》。

文字编辑:丛子钰 | 网络编辑:小樊

《文艺报》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主办,每周一、三、五出版。创办于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25日,是展示名家风采,纵览文学艺术新潮,让世界了解中国文艺界的主要窗口之一。

文艺报1949

微信号:wyb19490925

办公室装修办公室设计上海办公室装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